浅议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015-03-31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韦功淑
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 韦功淑
在大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深度,很独特,学习中也显得很轻松,很容易将新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学活用”。而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为什么其他学生却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经过观察与交流,笔者认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长期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甚至已初步显现出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若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需要不断借鉴和摸索,教师此时应该站到一个领航者的高度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为学生创造了解新事物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兴趣时,自然而然便会产生求知欲。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电子表格EXCEL 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面对从未使用过的电子表格时无从下手,教师应由易到难,逐层讲解。例如,笔者提供给学生软件的名称,让他们在“开始”→“程序”中找到并打开它,然后认真观察打开后的电子表格。通过菜单栏中的中文意思,学生体会电子表格的功能。一部分具有冒险精神的学生已经开始在工作区中尝试地输入一些内容、文字、数据。此时,学生在强大的好奇心下接触这个软件,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作一个简要说明,在学生的好奇心没有消退之前乘热打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实践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只有亲身体验解决困难后的成就感,才能树立通过努力解决、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信学生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的潜能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战胜心理的畏惧感,不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督促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即可。
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用途后学习兴趣大增。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在表格中分科录入自己某次测试的成绩。这个任务完成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一些学生对数据进行了求和、求平均分的处理。别的同学这些同学的操作后,都不甘落后地去尝试,有的学生用计算器算好后数据填入总和栏里;有的学生用快捷按钮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用单元格相加的公式得到答案。这些方法有的是通过看书学会的,有的是通过网络查询学会的,有的是在菜单栏中发现的。这个时候,学生之间的差距完全显现出来,而教师需要做的是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仔细观察,巧妙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后,教师要使他们都得到进步,训练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使不会计算的学生学会计算,已经会计算的学生找到更多的方法进行运算。当一些动手能力稍强的学生率先找到解决办法后,就会得意炫耀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下他们的炫耀心态,引导他们对学习基础稍差的同学进行讲解,让他们当一回“老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学生都掌握了解决办法后,教师就要巧妙地告诉学生:“你们的方法不是最好的,还有更好的办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利用各种途径寻找帮助,以求用更多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此时,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交流讨论,甚至会结成小组共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个别学生还会另辟蹊径地寻找独特的办法。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打开了创新思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想法随之产生。
随着学生探讨的深入,接触的东西也逐渐多起来,遇到的问题也更多,当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就会在心理产生一种满足感,并在内心承认自我的存在价值。同时,积极思考克服了学生惧怕困难的心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学生从对电子表格一窍不通进行摸索录入,到能够计算和、平均分,再到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操作,并不断思考Excel的其他功能。一个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长期具有针对性地训练后,学生完全克服了惧怕心理,形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将来遇到其他问题时会迎难而上,形成一种好的学习品质,自然能在人群中出类拔萃,更好地、轻松地投入到复杂的学习生涯中。
[1]云彩霞.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2]古兆丽.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谷 裕.中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