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选择
2015-03-31金子兴
金子兴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刍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选择
金子兴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因此要提炼出地理学科“固有的、独特的”核心素养显得相当困难。笔者认为确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不是考虑其独特性,而是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文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选择应体现选择性、普遍性和特殊性。
核心素养;选择性;普遍性;特殊性
一、背景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在2015年第9期《课程·教材·教法》中围绕“核心素养”发表了五篇文章。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将成为地理学科发展的未来,决定了以后我国地理课程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等问题,为此,在201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特推出专题策划——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问题。
不同的专家对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理解是不同的。常珊珊、李家清认为,“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各国普遍重视的素养内容,绝非是通过语文或数学等单一学科课程来获得……它与学科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会强化学科素养的养成,学科教学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实践途径,学科素养以核心素养达成为基础……”[1]。汤国荣认为,王向东、袁孝亭指出的“可分为地理学科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组成”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而是地理的基本素养。汤国荣还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不应随着时代、国界的不同而不同;应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属学科固有,无法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来替代……
此外,各位专家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看法。汤国荣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2]。吴岱峰认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空间与表达、地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四部分组成[3]。常珊珊、李家清认为“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这些素养是所有学科共同拥有的核心素养,理应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不能将这些素养排除在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外。汤国荣认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固有的,无法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来替代。”
那么什么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新华多功能字典对“核”是这样解释的: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物体中心像核的部分。因此核心就是指事物的中心。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核心就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中心。对于人类而言,就是指人类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围绕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提出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二、选择核心素养的原则
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应体现选择性
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素养很多,素养的内涵也十分丰富,这些素养我们称之为基本素养。王向东、袁孝亭指出的地理学科的素养包括“地理学科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组成”,这些素养的内容十分丰富,学校地理教育受到课时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涉及这些素养,因此必然要做合理的取舍。而核心素养则涉及到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所必须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素养的精髓与灵魂……是所有公民都应获得的素养,才能体现‘核心’的普遍价值”[4]。
因此地理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例如洋流教学,如果要体现地理学科的这些基本的素养,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五W”的形式来教学,但客观上会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湘教版教材选择了“什么是洋流”、“洋流的重要作用”、“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材编审人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细化、反映到教材中”[5],对不同的地理内容有选择地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核心素养要求。
因此汤国荣认为王向东、袁孝亭所指的这些素养应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而非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应该值得肯定。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应体现学科之间的普遍性
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内容,是各国制定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取向, “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素养(抽象、推理、模型、分类、结构化、对应)、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素养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发展、个人竞争力,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因此,“核心素养体系作为国家对于教育的顶层设计,需要凸现它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连续性,自然强调跨学科的共同素养”[6]。
可见,这些具有学科共性的核心素养理应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在学科中具有普遍性。在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力、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表达力,善于从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教学,不仅需要地理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形结合、不等式、方程)。再如对地球公转速度的教学,如果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开普勒第二运动定律)认识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的关系,那么学生便能从本质上认清两者的关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运用到数学的素养(数学知识、推理能力)。再如因为大气运动的规律具有复杂性,因此地理学科借助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建模),为大气运动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模式——热力环流,以便学生能从简单到复杂地探索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应体现学科内部的特殊性
(1) 地理学科特殊性的核心素养,能凸现学科本质,具有独特、重要育人价值
这与汤国荣老师认为的学科素养是一致的。因此从学科本位出发,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从学科视野入手,彰显学科个性。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哪些素养是学科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应从紧紧围绕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去总结、归纳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从地理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来看,空间能力应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看,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的特征,因此从这一视角上看,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包括综合思维的能力; 不同的区域地理要素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包涵区域认知;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上看,人地关系观又是一项重要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处理好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是人地关系最重要的表征之一。人如何去适应环境,去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都离不开人类的实践,因此实践能力应是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将其分离开来。例如人类填海造陆的行为,一度成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经过长期的实践,人类意识到这种行为对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非常严重,从而反过来对人类自身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荷兰等国家开始反思决定退陆还海。
(2) 地理学科特殊性的核心素养,也不完全是地理学科完全固有的
知识、能力与情感并不是孤立存在于单一学科中,在适应社会、发展自我时,需要个体运用学科综合知识来应对多种复杂情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必然要注重学科融合性。地理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因此要提炼出地理学科固有的、独特的核心素养,可能有相当的难度。
空间能力的视角,除了地理学科外,生物学科、物理学科也有一定的空间思想。从空间的视角上看,地理学科侧重于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解决的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而物理学科更多的则是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规律。例如地理学科在研究太阳系时,侧重于“八大行星在哪里”、“它有哪些共同的运动特征”,而物理学科只侧重研究“天体运动有哪些基本的规律”。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由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因此从区域的视角上,与历史学科有交叉之处,但侧重点不同。历史学科侧重于过去的时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地理学科侧重于当下与未来的区域认知。从时间的角度上看,发展变化也非地理学科独有,历史学科更能从这一角度去研究历史事件的时间变化规律。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应关注地理事物在时空中的发展和变化,否则地理课堂教学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例如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湘教版教材从现阶段出发,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应是经济发展的差异。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时间前提,那么在教学中,老师们就会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差异。事实上,在不同人类历史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在13世纪至二战前的人口大迁移,主要表现为海上大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则主要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和战争’”[7]。
虽然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综合思维。但是地理学科还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也离不开综合的思维。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注意时空概念,比较不同学科对同一知识关注点的差异。
实践能力是不是地理学科固有的核心素养呢?化学学科、生物学科等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是不同的学科,实践的内容有差异而已。如地理学科和生物学科都有野外考察,地理学科可能侧重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生物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而生物学科则可能侧重于生物的种类及分布。如达尔文在神奇之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做了大量的野外考察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三、结论
地理学科研究的地理事物非常复杂,兼跨自然与人文,因此要提炼出一个地理学科固有的独特的核心素养,显得相当的困难,充其量只能说根据地理学科的性质主要能反映的学科核心素养。可见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学科“固不固有”的问题,不是“独特不独特”的问题,而是是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除了汤国荣、吴岱峰老师认为的那些内容外,还应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常珊珊、李家清老师认为的那些具有普适性的核心素养理应列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围绕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地理课程,如何修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需要地理专家和地理一线教师共同努力,群策群力。
[1]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29-35.
[2] 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4-6.
[3] 吴岱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6-10.
[4]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 人民教育,2014(10):13-15.
[5] 李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0-14.
[6] 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8.
[7] 金子兴.让学生爱上地理教科书[J].地理教学,2015(1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