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3-31湖北工程学院金春郊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大众

湖北工程学院 金春郊

一、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现状

1.舆论借助于网络新闻传播成为主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已经成为了传播的重要手段,舆论借助于网络新闻进行传播依然成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人们陪伴互联网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已经从一家独大的时代过渡到与网络媒体平分天下的时代。更甚者,网络媒体在有些方面的传播力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由于受到发行量、广告利润等方面的影响,有很多报纸都已经停止发行纸质版,转而发行网络版。可见,网络传播手段在当今新闻行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将来的新闻传媒行业必定会有更大的使用空间。

2.网络新闻传播舆论成为大众的心理需求。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需求心理,就一般传统的传播手段而言,由于更新速度较慢、新闻形式过于陈旧,画面感、声音等各个方面都较为欠缺,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心理。而网络传播则大大弥补了这些缺陷,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和多渠道的新闻获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对于新闻的获取,声音、视频、画面等极具视觉效果的媒介方式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到各种信息。这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势和心理需要,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的受体数量,长此以往,新型的网络传播方式必定会进一步革新,这样使用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大众越来越多,而传统媒体的使用人数则大大减少。可以说网络传媒和受体数量这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它们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这是新媒体时代必然出现的结果。

3.过量的网络舆论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网络信息具有较强的视觉感和画面感,借助于声音、视频等形式来呈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大众带来了感官上的放松,但是过量的网络舆论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让人们在网络新闻面前几乎无所适从,变得被动。尽管网络新闻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但是过渡依赖于网络新闻,人们开始迷失自我,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几乎淡化,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娱乐至死”现象的产生,人们只是一味地追逐感官的刺激,造成人生观、价值观偏颇的现象。同时,大量假新闻的出现,在社会大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总而言之,过量的网络舆论不应该是网络传播的初衷,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变这一局面,不断营造健康的网络新闻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

二、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特点分析

1.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优点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最大优点就是时效性、无限性、可储存性和互动性。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传播极大地方面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人们可以从中获取想要的信息和资源,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极为有利的影响。

2.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缺点分析。在网络化时代,过多的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了负面的作用。网络新闻传播渠道的去中心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造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象。各种各样的网络假新闻随之出现,网络新闻的恶俗化倾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媒介素养。快餐化、个性化、私秘化、猎奇化的阅读方式让人们的心态趋于浮躁,人们不再重视个人素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现象,这些都是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负面影响。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过渡泛滥,让人们曲解了对于新闻的认识,不利于提升他们的新闻素质。因此,只有大力发挥网络新闻传播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才能够让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呈现出健康的状态,这正是新闻行业的目标所在。

三、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对策分析

1.相关工作者要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对于网络新闻传播舆论而言,要想实现健康化的发展,就首先要求相关工作者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和科学性。这对相关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个人的责任心和判断力,学会辨别和处理相关的新闻信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发展。在新闻发布的之前,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整合,考虑到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对虚假信息进行筛选,尽可能给大众提供科学、真实的信息,这是至关重要的。要考虑它们在社会大众之间有可能产生的舆论心理,如何有效地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这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总之,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从媒体的源头来对新闻信息进行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新闻秩序,为网络新闻的传播打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2.加强对于网络新闻的监督力度。要想实现真实、可靠的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就要加强对于网络新闻的监督力度。要完善立法,制定并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并给出相关的处理和解决办法,通过法律来约束网络新闻的传播。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步骤。首先,必须要对网络传播环境进行监控和净化,对发布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的网站、论坛及个人进行警告和处理;在网络新闻传播舆论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大监督力度,整治不良的谣言散布者,提高网络新闻的质量。提倡大家发布真实、可靠、科学的新闻信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于网络新闻加强监督不仅仅是网络传播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大众的内心需求,只有不断加强对于网络新闻的监督力度,才能够从整体上优化网络传播质量,提供给大众积极向上的可靠信息,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及和谐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提高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实现真正健康的网络新闻传播舆论,还要不断地提高社会大众的媒介素质。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媒介素质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从根本上决定了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鉴别力和吸收能力。相关的媒体工作者应该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鼓励并建议大众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怎么正确使用媒介;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会相关的技巧和知识,有力抵制错误、虚假信息对自己有可能造成的损失。作为媒体的受众,应该准确鉴别和分析媒介信息,提高个人的信息防护能力和信息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媒介受众要提高个人的文化内涵,在网络时代不应该随波逐流,一味地去寻找感官的刺激,最后成为“娱乐至死”的牺牲者。而应该自觉提高自我媒介素养,同时还应该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合理地利用网络传播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不至于迷失自我,在网络化时代下更好地生存。

四、结束语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点。网络新闻在带给社会大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诸如舆论化明显、快餐化等现象,这对于社会舆论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在认清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两面性之后,要对之采取一定的措施:相关工作者要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加强对于网络新闻的监督力度、提高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够在网络新闻传播背景下,实现舆论的合理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金春郊.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报业,2012

[2]陈 念.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走向分析[J].中国报业,2015

[3]卢广婧璇.网络新闻议题舆论引导的差异化[J].青年记者,2015

[4]胡 娜.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分析[J].新闻传播,2015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舆论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