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

2015-03-31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区区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模块幼儿园游戏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区区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区区

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行幼儿园教育改革,《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给高校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质量和规格提供了基本规范。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教学策略的改革,必须在专业标准的视域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行为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革新。

幼儿游戏 教学策略 专业标准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水平与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等因素,从而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可见,教学策略不是具体的方法规定,它是动态的教学活动和静态的内容构成之间的优化组合及合理建构,灵活并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1年国家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幼儿园职前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中,“幼儿游戏与指导”是学习领域“幼儿活动与指导”建议模块的一部分。与《课程标准》一脉相承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把“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七大专业能力之一。“寓教于乐”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也是国家及地方颁布的与学前教育相关文件中必不可少的原则性规定。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标准》视域下,开展所执教课程教学策略改革。本文结合自身几年的从教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行为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技术等几个方面探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幼儿游戏与指导》的教学策略改革。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模块本是计算机术语,即指可以组合和更换的硬件单元,也指具有独立功能的软件系统。近年来,模块一词已被教育学界广泛运用,称为“教学模块”,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构的,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

在《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教学中,根据《专业标准》之“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第十二条的要求以及“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领域提出的四条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游戏观察和评价及基本指导”和“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五大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置若干个子模块,即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或掌握一种游戏理念或锻炼一项专业能力。

每个教学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积木式的多重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和教学层次需要编排,如学前教育美术方向的学生环境创设的能力较强,“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这一模块中就可以弱化大环境(走廊、地面、墙面等)创设,而强化美工区环境创设;对于学前教育体育方向的班级,在“体育游戏组织与指导”这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就做了特别深入细致的探讨,以突显其专业特点,强化专业技能。这种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调整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体现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思想,保证了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学有所长。

对幼儿园游戏中出现的新理念、新颖的游戏材料、创新的游戏玩法,也可以随时建立新的子模块;模块中的子模块也能与其他课程共享。如我们教师在去浙江安吉幼儿园参观学习之后,认识到户外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就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这一模块中加入了 “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 这一子模块,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实用;“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这一模块可以与“幼儿教育学”中的“幼儿游戏”这一模块共享,减少教师工作量,优化教学内容,夯实学生该部分基础。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专业标准》中把“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七大核心专业能力之一,这就决定了“幼儿游戏与指导”是一门实践类课程,相应地,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项目学习法。将课程学习任务分解为多个学习项目,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通过调查研究、操作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活动设计、观点辩论等多种途径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这一学习任务中,首先给学生一个“春天”主题,学生集体讨论这个主题可以生产哪些教学活动,如何通过游戏完成这些教学内容。然后,分小组布置创设环境相应的游戏环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幼儿游戏场景。最后发现问题,重新调整主题内容。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基本掌握课程与游戏相互生成的方法。

2.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幼儿游戏观察和评价及基本指导”等教学模块就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两组合作,一组游戏,另一组灵活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撰写观察记录,然后互换。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既满足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体现了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

3.案例分析法。教师和学习共同收集大量幼儿游戏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这一模块内容时,我们播放了几段教师指导游戏的视频,请学生分析指导的效果并总结出有效指导游戏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是让学生在幼儿园结合课上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本课程中关于“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内容,学生在幼儿园按教学要求,利用课上所学的知识,设计游戏环境或当场组织指导幼儿游戏活动。虽然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还稍显稚嫩,但实际的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学生现场活动之后的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讲评,使学生得到了实践之后再提升的极大收获。

除此之外,我们还综合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提高职前教育质量,落实《专业标准》精神。

三、师生行为程序双向化

现代教学提倡“双主”,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别对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而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突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低效教学模式。为了实现本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制定的《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标准,我们设计了“做·思·学·化”的学生行为程序和“评·导·教· 拓”的教师行为程序。

学生行为程序“做·思·学·化”。一般由这六个环节组成:接受任务——实践操作——评价反思——学习案例——理论探讨——调整内化。“接受任务”:接受教师下达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学习目标,知道“我要做什么”;“实践操作”:根据幼儿见实习及已有知识经验,创设游戏环境、组织游戏和观察记录等;“评价反思”: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方案和模拟游戏指导的实施情况,反思“我们做的怎么样”“怎样做才能更好”;“学习案例”:通过环境创设图片和游戏活动视频案例等,了解“别人是怎样做”的;“理论探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基本理论、探讨基本规律,弄清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调整内化”:调整自己之前的做法,消化吸收、巩固和内化,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教师的行为程序是“评·导·教· 拓 ”。一般由下达任务——愤启悱发——评价反思——指导练习——理论探讨——拓展延伸这六个环节组成。“下达任务”:教师营造学习情境、下达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愤启悱发”: 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适时开导启发;“评价反思”:理论指导实践,师生共同评价反思“我们做的怎么样”“怎样做才能更好”;“指导练习”:指导学生按基本幼儿年龄特点及各类型游戏特点布置环境、组织指导游戏和撰写游戏反思;“理论探讨”:由实践引出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总结归纳案例“背后的故事”;“拓展延伸”:教师布置类似任务,学生举一反三,做到熟能生巧。

四、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

教学组织形式即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加以运用。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沿袭了常见的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和个别学习,但在实际运用中有所创新。

1.班级授课。自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足见它生命力的强大。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理念,如“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与结构要素”“幼儿游戏的分类”等内容,我们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形式组织教学。基础知识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视频赏析、案例分析、观点辩驳等方法,理解并识记所学内容。

2.小组合作。在自学、模拟和实践环节,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不能适用教学要求,我们转而实行班内小组合作。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生自由组合与教师调整”的原则将学生分组,每组自己任命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内分工、角色分配、协调成员完成任务等职责。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有讨论问题、分工协作(如创设游戏环境)、相互支持(如互换练习游戏观察)、小组评议等几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相联系,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高职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习内容不再像中小学那样局限于课本,一些学生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会翻阅各种相关资料,通过自身思考,针对困惑向教师请教,教师直接解答或与之探讨。比如,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会与老师探讨“幼儿园教师特意创设游戏环境是否有必要”“幼儿长期重复玩某种游戏要不要干预”“教师指导游戏的度在哪里”等问题。

五、教学技术现代化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习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活化资料,比如通过影音、视频呈现幼儿游戏场景,分析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练习观察记录游戏的方法、学习游戏的指导技巧等;通过大量图片的呈现,学生直接感知优秀的游戏环境;通过出示网上资源(学科网页等),帮助学生进行某些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建立公共邮箱,上传共享课件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上传电子作业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参考学习。

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更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学生到幼儿园见实习,运用手机、相机拍摄录制幼儿游戏相关照片和视频,回到课堂上共享;在运用任务驱动法以及微格教学实践时,学生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影像制作、动画制作和网站制作等任务,教师主要通过辅助学习网站对学生进行指导所有材料都在经过整理后上传到网络协作平台中。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宋宝俊.“教学模块”及其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4]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李彦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9

[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

(此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与《专业标准》相衔接的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SJG429)

ISSN2095-6711/Z01-2015-08-0078

猜你喜欢

模块幼儿园游戏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