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部电梯主要部件报废国家标准出台

2015-03-31

大众标准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曳引制动器钢丝绳

规定13项对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7月20日,国家标准委召开媒体通气会,邀请有关专家对新发布的GB/T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进行解读。该标准将于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介绍,电梯是模块化设计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截至2014年底,我国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350万台,其生产量、保有量和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电梯数量的增长,运行多年的老旧电梯也快速增多,电梯部件功能退化给电梯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由于受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电梯整机的使用寿命存在很大差异,难以制定电梯整机的判废标准。因此,通过制定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进行报废与否的判定,再决定电梯整机是否需要报废,是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可行途径,兼顾了经济性和科学性。

新标准规定了安全保护装置、紧急救援装置、井道安全门和活板门、驱动主机、轿厢、层门和轿门、电气控制装置等13项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标准明确将机械损伤(如开裂、变形)、非正常磨损、锈蚀、材料老化、电气故障、电气元件破损6种影响安全运行的失效或潜在失效模式作为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为存在风险隐患需要报废部件提供了技术依据。通过对存在失效或潜在失效风险的主要部件进行报废来推进电梯整机的更新改造,有利于提高电梯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

据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凤旺介绍,制动器作为电梯的关键部件,会因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导致制动器出现卡阻现象,容易导致电梯溜车、墩底、冲顶等严重安全事故。此次标准把“制动器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出现卡阻现象”作为制动器报废技术条件之一,将大大减低此类风险。悬挂钢丝绳作为电梯的曳引和承载部件,承载着轿厢与载荷和对重的重量,以及实现曳引驱动。悬挂钢丝绳变形或损伤不仅会导致钢丝绳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加速钢丝绳的损坏,还会对曳引轮和滑轮造成异常损伤并加速损坏。标准把“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作为曳引钢丝绳和液压电梯悬挂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之一,将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据了解,该标准由我国自主研制,目前国际上尚无相关的国际标准,发达国家也无相关标准。该标准填补了多年来国内外电梯行业缺少电梯报废相关标准的空白。国家标准委还将加快推进《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主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研制,完善电梯产品的报废国家标准体系,不断提升老旧电梯安全运行水平。

猜你喜欢

曳引制动器钢丝绳
单元制动器停放制动不缓解改进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曳引钢丝绳夹绳器制动减速度的计算
由一起自动扶梯制动器失效而引发的思考
电梯钢丝绳更换方法的探讨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定期检验制动试验探讨
曳引电梯层门的失效及预防措施
关于将Φ13导引用防扭钢丝绳替换为Φ15的研究
基于6:1曳引方式的载货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