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衣物洗个“澡”——洗涤用品面面观

2015-04-24专题策划闫丽华

大众标准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去污力洗衣粉肥皂

● 专题策划/闫丽华

消费调查

1.8 成消费者选择洗衣液

近期,本刊对省城各大商场、超市的衣物洗涤用品消费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一改几十年来的消费习惯,像洗衣粉、肥皂这种传统的洗涤用品不再是购买时的首选。80%的消费者表示常选择洗衣液作为衣物洗涤用品,排在被调查人数的首位,其次才是洗衣粉和肥皂,更有18%的消费者会选择洗衣凝珠之类的新式高端洗涤用品。

调查中有3 成消费者购买衣物洗涤用品的价格区间为20 元~30 元。统计表明,高端洗涤用品的环保性能、洗涤效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超过6 成的消费者大约一至两个月会购买一次衣物洗涤用品,8 成以上的消费者经常更换洗涤用品品牌,体现了消费者愿意“尝鲜”的心理和消费升级的趋势。

2.产品需求多样化

当下,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对衣物洗涤用品的功能要求已不再仅仅是去除污渍。在对产品功能诉求的调查结果中,有64%的消费者首选了“去油污”,有56%的消费者选择了“不伤手”,有52%的消费者选择了“杀菌”,有48%的消费者选择了“清香”。此外,选择易漂洗、柔顺、不掉色的消费者均占4 成左右,认为漂白功能最重要的消费者最少,占32.61%。这说明,消费者对衣物洗涤用品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多功能复合型产品。

除了对产品大类功能的诉求外,人们的消费需求还呈现出日趋细分态势。例如,有58%的消费者喜欢具有“清香”效果的洗涤用品,有49%和35%的消费者喜欢“花香”或“果香”,另有21%的消费者选择“无味”。

在关于“购买洗涤用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中,虽然产品功效、品牌、价格居于前三位,但值得关注的是,分别有36%和21%的消费者将环保因素和节水作为考虑对象;另有56.47%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注意洗涤用品是否含磷。由此可见,洗涤用品的绿色环保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3. 消费存在误区亟待引导

(1)起泡多未必去污强

在衣物洗涤用品方面,消费者易存在认识误区。有近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液体洗涤剂泡沫越多越好。实际上,起泡性差并不等于去污力差,这是两个概念;而且过多的泡沫使衣物不易漂洗。

还有很多消费者不清楚洗涤用品的用量,完全凭感觉放。据了解,洗衣粉在使用一定量后,去污力不仅不会随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强,反而可能对衣物和皮肤造成伤害。

(2)忽略保质期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 成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洗涤用品时不会或者只是偶尔关注保质期,更有消费者惊呼:“洗衣粉又不是食品,还有保质期?”其实,洗涤用品也是有保质期的。例如,洗衣粉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一般可以保存两年左右;而添加了特殊成分的洗衣粉,使用年限可能达不到两年。另外,保存洗衣粉时,最好放在有盖子的塑料瓶或罐子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洗衣粉吸湿结块,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香气散发。

(3)对于浓缩环保洗涤用品缺乏了解

浓缩洗涤产品以其节水经济、去污高效、环保等特点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但在国内洗涤市场,其却是行业新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7.9%的消费者了解浓缩概念的洗涤产品。这表明,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消费教育和市场引导。未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浓缩型洗涤用品无疑将成为市场的热点。

这些消费误区的存在,需要相关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消费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并通过科学的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洗衣液PK 洗衣粉

简单来说,洗衣粉和洗衣液都是靠表面活性剂和特殊功能的添加剂来完成对织物常见污垢的清洗功能。

(1)两者由于形态的不同,所以配方结构有所不同。洗衣粉是固体的,可以加很多固体的填充物,这些填充物可以起到助洗涤的作用;洗衣液一般都是液体的原料或者可溶的原料,没什么摩擦剂。

(2)洗衣粉溶于水,碱性比较强,溶解过程放热,脱脂伤手;而洗衣液温和不伤手,溶解也快。

(3)沉积性。洗衣粉由于含很多固体助剂沉积在衣物上使织物发硬,而洗衣液的表面活性剂水溶解性好,易冲洗,沉积少。

(4)去污力。由于洗衣粉中含磷助剂、摩擦助剂、碱性助剂、酶助剂的存在,使得洗衣粉的去污力强于洗衣液,洗衣液如今也有很少的加酶,但去污力还是达不到洗衣粉的效果。现在人们的衣服由于洗得勤快,再加上本身也不脏,洗衣液完全可以完成洗涤功能,所以洗衣液取代洗衣粉也是合情合理的。

(5)方便性。洗衣粉使用过程中容易弄脏洗衣机周围家居环境,洗衣液则使用方便、清洁。

(6)高档性。洗衣液本身的定位就是高档的洗涤剂,对于优质的衣服人们都会选择洗衣液而不会选洗衣粉来清洗。

衣物洗涤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有关专家介绍,洗涤用品可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目前最常见的衣物洗涤剂有洗衣皂、皂粉、洗衣粉和洗衣液。“在这几种产品中,洗衣皂对人体的危害最小。”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院长万平玉介绍说。洗衣皂属肥皂的一种,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是由天然油脂经皂化反应制成,不仅去污能力强,而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洗衣粉则是健康隐患最大的一种。它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溶解在水里的洗衣粉,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长期积累易损害肝脏功能。天津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珠指出,人手经常接触洗衣粉,容易使皮肤角化和皴裂,如果漂洗不净,还容易刺激皮肤,皮肤敏感的人甚至会患上过敏性皮炎。“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皂粉和洗衣液,其中也添加了化学合成成分,虽然比洗衣粉温和,但也不宜长期接触皮肤。”李红珠说,手洗衣服最好用洗衣皂;机洗时,皂粉是不错的选择。

洗涤用品的选择

1.洗衣液的选择

● 外观

质量上乘的产品均匀粘稠,无肉眼可见杂质或分层,次品有下浓上稀的分层。

● 色泽

优质的洗衣液颜色稳定,长期放置不变色;质量较差的则会有色散、褪色现象。

● 溶解性

合格的洗衣液能迅速溶解于水,难溶于水或需长时间搅拌,只起局部清洁效果的是质量不过关的产品。

● 香味

好的洗衣液香味纯正、持久;差的会偏酸,带点涩味。

● 家用效果

添加优质多元复合酶的洗衣液综合效果明显,可以清除汗渍、泥渍、青草渍、奶渍、食物污渍等,pH 值接近中性,容易漂洗,不伤衣物;质量不好的洗衣液则会对衣物造成损害,还存在漂洗难、易残留等问题。

对于普通的成人衣物,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来看,使用全效护理洗衣液就可以,使用范围广,而棉、麻、丝等高档面料,则建议选择高效洁净护理洗发液,洗发液洗真丝等面料能深入衣物纤维,去除更多种顽固污渍。

2.正确选购洗衣粉

(1)认准“国标”

洗衣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洗衣粉具有一定毒性,如果侵入人体,会导致溶血、胸腺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还能引起腹泻、体重下降、脾脏萎缩等。所以只有选择合格产品才能用着放心。

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洗衣粉,包装上通常标有数字和文字两种性能标志:

表示性能的数字型号标志

数字型号标志是表示洗衣粉表面活性剂含量的,表面活性剂含量高低是去污力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如30 型,即表示其表面活性剂含量是30%,属高档洗衣粉,可洗涤毛料和丝绸;20 型表示其表面活性剂含量是20%,属低档碱性洗衣粉,适于洗涤麻织物等。

表示性能的文字标志

主要分5 类:①高泡型(普通型),适用于手工洗涤;②低泡型,含有聚醚和肥皂成分,效力高而泡沫少,易于漂洗,是洗衣机专用的 ;③漂白型,含有硼酸钠或过碳酸钠,在60℃以上的热水中有漂白作用,适于洗白色衣物;④加酶型,含有生物催化剂,可分解衣物上的汗渍、奶渍和血污,在45℃水中使用效果最好;⑤增艳型,含有荧光增白剂,白色衣物可增白,彩色衣物可增艳。

质检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洗衣粉最好认准“国标”。采用国家标准生产的合格产品其包装上会标有“GB”的标志。如果消费者无从判定该产品是否使用“国标”,则最好选择免检产品、品牌产品等有质量保障的洗衣粉,做到一要认明商标,对那些不印有明显地名或厂名的不买;二要注意外观挑选;三是不要在无证经营的小摊上购买,以免上当。

(2)鉴别优劣

从包装上区分,品牌优质洗衣粉包装袋印刷清晰,无错版及油墨污染现象;假冒名牌洗衣粉,包装多数印刷质量低劣,有错版及油墨污染现象。

从外观上区分,优质洗衣粉为类似小米粒的空心颗粒状,装袋蓬松饱满,手摸袋有滑松感,颜色纯正,颗粒分布均匀;假冒伪劣洗衣粉则夹杂粗颗粒或硬结块,装袋后不满,袋空隙较大,手摸袋有滞涩感,粉色灰黄。

从使用上区分,优质洗衣粉放入水中溶解快,手触溶液无烧手感,溶液清而滑爽,发泡量多,去污力明显,用量少而洗涤效能明显,气味不刺鼻。而假冒伪劣洗衣粉放入水中溶解慢,水溶液浑浊,盆底有沉淀物,手触溶液有烧手感,泡沫量很少,去污力差,加大量后,其洗涤效能仍很低,气味有刺鼻的碱性味。

3.肥皂的选购

肥皂作为洗涤剂,大多是在手工搓洗的情况下使用,所以,高品质的肥皂不但需要有优良的洗涤性能,还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便于手握。肥皂的品质可以从外观品质和理化指标两方面判断,但由于理化指标的测定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一般是通过对肥皂外观品质的检查来判断。

(1)色泽。洗衣皂正常的色泽应为淡黄色。淡黄色说明所用油脂较纯,并经过很好的脱色,松香油的品质好,用量适当。这种衣皂不易酸败,使用不发黏,泡沫力高,去污力强。

(2)外观形状。洗衣皂的外规形状要端正,表面字迹要清楚。要求收缩均匀,不得有歪斜、变形、缺边或缺角等现象。

(3)硬度。洗衣皂的硬度要求适中,用手指捏一下皂体表面,如果刚好能显示出手指印迹,说明软硬合适,否则就是太硬或太软。太硬的肥皂溶解度小,使用时不易擦下;太软的肥皂容易糊烂,不耐用。

(4)气味。洗衣皂应有淡淡的香味,不能有油脂的腥臭味。

肥皂的起源与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大约在公元前3 000 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 份油和5 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

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使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有千年的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 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 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823 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种。19 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让油脂溶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的分子形成肥皂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整个清洗掉。

猜你喜欢

去污力洗衣粉肥皂
生物不喜欢肥皂
pH对超浓缩洗衣液洗涤能力的影响研究
肥皂的来历
肥皂去污力
做肥皂真好玩
肥皂吊牌
洗衣粉用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对发展我国浓缩洗衣粉的几点看法
自制粉末香精及其在洗衣粉中的应用
关于洗衣液产品去污力评价方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