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 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的研究

2015-03-31杨健承

科技与创新 2015年4期
关键词:过电压避雷器绝缘子

杨健承

摘 要:结合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的特征,建立并分析了感应雷跳闸计算模型。阐述了10 kV配电线路在3种方案下感应雷跳闸频率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10 kV配电线路;不平衡绝缘;避雷器;保护间隙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4.1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配电线路的建设任务也越来越重大。由于配电线路常设置在雷电频繁地区,使雷击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措施,是降低配电线路跳闸率的重要方法。下面对该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1 10 kV配电线路的感应雷跳闸频率

由于我国≤60 kV电压等级的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方式。一相绝缘闪络后,接地电流很小,电弧很快自熄,不会引起跳闸,线路可继续配电;如果发生两相绝缘闪络,则会形成相间短路、线路跳闸,导致配电中断。

图1为雷击10 kV线路附近大地时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示意图。其中,雷击点与10 kV线路的水平距离为S. 此时,A,B,C三相将同时产生感应电压。当A,B两相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大于绝缘子串冲击电压耐受值U50%时,A,B两相将同时对地闪络,造成相间短路,最终使线路跳闸;当A,B,C三相的感应过电压大于绝缘子串冲击电压耐受值U50%时,三相几乎同时对地闪络,造成三相短路,最终使断路器跳闸。

在我国规定中,雷击大地时在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为:

很多研究表明,雷击点距离线路65 m以内时,一般会直击杆塔和线路。因此,笔者认为,65 m是10 kV配电线路发生感应雷过电压的最短距离,即S≥65 m。

在线路上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的雷电流幅值临界值应满足以下表达式:

式(2)中:I0为在线路上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的雷电流幅值临界值;hc为线路的平均高度;U50%为线路绝缘子串冲击闪络电压。

当雷电流幅值为I时,造成线路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的最大距离Sm应满足:

因此,10 kV配电线路的感应雷击跳闸频率为:

式(4)中:ρ(I)为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函数,我国规定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函数为lgP=-I/88.

发生双回的同时,因感应雷过电压而跳闸的频率为:

式(5)中:l为两相水平排列导线之间的距离。

10 kV配电杆塔如图2所示。杆塔上、中、下三相导线挂点高度分别为13 m、12 m、11 m,横担长度为1 m,采用瓷横担绝缘子,绝缘子串闪络电压U50%=250 kV,干弧距离为0.38 m。将上述参数代入式(4)和式(5)得出,NSFFOR1=11.11,NSFFOR2=10.65.

2 绝缘配置

绝缘水平低下是10 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绝缘能够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目前,国内外对10 kV配电线路的绝缘配置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①更换冲击电压耐受性能更高的绝缘子;②采用不平衡绝缘的配置方式;③采用绝缘横担或绝缘塔头。

表1为几种不同绝缘子U50%、雷击跳闸频率与双回同跳频率的比对。

目前,该地区10 kV配电线路直线塔已用瓷横担绝缘子S-185替换了绝缘水平低下的针式绝缘子P-15.

在同塔多回输电网中,采用不平衡绝缘能够降低双回同时跳闸的概率,能明显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的概率。

针对10 kV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低的问题,采用绝缘横担代替铁横担,并通过一系列雷电冲击实验等电气性能实验和机械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绝缘横担可大幅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且满足耐污、机械性能的要求。但随着10 kV配电线路绝缘水平的提高,雷电波会在线路中传播至线路终端,使线路终端避雷器动作过于频繁,进而导致损坏事故频发,一旦变压器被烧坏,则会造成重大损失。

3 避雷器

安装线路避雷器是10 kV配电线路降低跳闸故障频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由避雷器具有的动作特性可知,当安装相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使避雷器动作,冲击电流入地时,该相导线与其他相导线存在耦合,耦合部分的电压与其他相导线自身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相互叠加,使绝缘子两端的电压变低,从而使耐雷水平得到提升。

在同塔双回线路的上、中、下相分别安装1组2个避雷器,能使线路的防雷性能提高至55%以上。在中相导线安装1组2个避雷器时的防感应雷效果最佳。

由于10 kV配电系统一般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后,才会造成线路调整事故。因此,在一回两相安装避雷器时,理论上的感应雷跳闸率为0.

避雷器在10 kV配电系统防雷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具体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避雷器的损坏主要表现为内部氧化锌电阻片炸裂和绝缘筒爆裂。因此,10 kV配电避雷器的检测和日常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 其他防雷措施

4.1 加装保护间隙

当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况时,保护间隙处于工频电场之中,但电场强度较低,无法将空气间隙击穿,其对线路正常运行无影响;当导线发生雷击时,在导线与大地之间出现较高的雷电过电压,此时由于间隙的放电电压低于绝缘子串放电电压,雷电过电压通过间隙放电,工频持续电流在间隙间燃烧,受到电弧电动力和风的作用会逐渐熄灭,进而使绝缘子串得到保护而免于损坏;如果导线为绝缘导线时,间隙防雷装置可有效保护绝缘导线,避免发生雷击断线事故。由于空气绝缘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且间隙放电属于瞬时性事故,从而可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但在加装保护间隙后,会造成线路耐雷水平降低,进而增大跳闸事故发生的概率。

4.2 降低接地电阻

降低接地电阻可大幅降低输电线路反击跳闸率。这是因为10 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主要是由感应雷引起的,而降低接地电阻有利于雷电流冲击波的泄放,从而避免设备被雷电冲击波破坏。此外,降低10 kV配电线路的接地电阻可降低雷击大地时杆塔的电位,从而防止雷电波通过地面反击配电线路。

4.3 架设避雷线

雷击大地时,由于避雷线和导线之间存在耦合,作用在导线绝缘子两端的电压将降低。因此,避雷线能提高配电线路对感应雷的耐雷水平。但在引雷作用加强后,会使更多的雷击打在配电线路上,进而可能引发更多的雷击灾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用绝缘水平更高的绝缘子能直接提高10 k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同塔双回线路中的一相安装避雷器,能明显提高线路的防雷效果。对于绝缘子等配电设施容易损坏的配电线路,应在跳闸率允许的前提下安装保护间隙保护,以确保线路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琳,齐秀君.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计算[J].高电压技术,2011,37(5):1093-1099.

[2]陈浩,姜建勋.10 k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分析及防雷措施仿真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1(04):73-77.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过电压避雷器绝缘子
基于Mask RCNN的绝缘子自爆缺陷检测
供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500kV输电线路玻璃绝缘子劣化对V串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仿真分析
10kV配网避雷器的运行状态与实践探究
110kV线路避雷器缺陷的检测与分析
10kV架空配电线路带脱离装置的跌落式避雷器应用探讨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切断过电压组合式保护
10kV绝缘线路过电压保护器故障原因及运维要点分析
线路型避雷器在35kV线路上的推广应用
广西某500kV线路绝缘子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