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育

2015-03-30青铃铃

地理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文同学评价

摘要:地理教育在人文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途径,进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它是知识的化身。学生的地位是较低微的,他必须一切服从教师的统一安排,被迫接受教科书上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地位上两者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对教师、教科书在内的一切提出怀疑,而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学生也要学会宽容,包括对老师合理范围内的错误,其前提是教师是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等。笔者认为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在本人所教学生中有一位初一的女生努某,在开始接触地理的时候,讲到新航路的开辟,可能被所穿插的故事吸引和上课时回答问题得到了表扬,学习热情特别高,见到老师都很热情的问好。但当学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虽然我加了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并逐步分解讲解,其他同学上讲台用自选道具演示地球的运动,努某同学还是难以理解。下课后,在座位上摔书,表示学不懂,不学了。我到她座位跟前,轻轻地告诉她这些知识挺难的,一时半会难以理解,通过后面的复习和练习,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可以学懂的。努某同学这时平静了点,但很快又回到对知识无法理解的痛苦状态,并嚷道:“不学了,不学了”,但语气比之前要缓和多了。我告诉她,老师当年学这个也挺头痛的,周围学生笑了,她也笑了。我起身离开的时候,要求她课下进行再学习和练习,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退出教室后,在心里暗暗的责怪自己,同时赶快把教材重新梳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列出来,比较难的地方尽量化繁就简,同时减少知识掌握量,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原理,设置问题导学案。再一次走进教室,我将自己化身成地球,演示自转和公转,昼夜更替现象,并把经线和纬线也顺便复习了下。课堂上,我走在教室过道里,有个学生小声告诉我“老师我学会地理了”,我朝她微笑了下。努某同学也听得很认真,练习也能基本完成,有个别很简单的地方错了,想责备她一下,但很快冷静了下来,因为在之前也见到过这样的情况,知道急也没有用,指责更是起反作用。某日,努某同学,下楼去上体育课,刚下到一楼大厅,就使劲将一只足球向上踢了一脚,楼顶上的一块天花板瞬间掉下来。我刚好碰见了,把她叫了过来,她站在旁边不时的打颤,叫了一个男生和她一块才把掉落的天花板送回年级办公室。后来,她怕班主任老师知道,找到我。我告诉她没有给班主任老师讲,给她举了些楼道踢球造成危险事故的例子,使她认识到了错误。这事以后努某同学算是变了个样,课堂上的负面情绪也没有了,脸上总挂着微笑。

二、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调动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精神而言,是一种情感的基础。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笔者有个学生叫王某某,和努某同学一个班,她俩都理解力弱,容易自暴自弃,但其品性较好,心地善良,渴望表现,期待关注。刚开学的时候,她坐在讲桌边上第一个位置,那个位置一般给上课管不住自己的学生坐的,似乎她也很失落,上课老爱趴在桌子上睡觉,笔者用了不同的办法提醒她,效果不太好,提醒次数多了,还表现出反感情绪来。一次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些绘制简图的练习,不少学生觉得地理课有意思多了。我在教室里进行指导和纠错,一部分同学还完成得非常好,当走到王某某的身边,我看了下她做的,发现错得特别多。不过我只是无奈,没有任何偏见,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表现出有一点偏见的话,估计结果完全相反。我一点一点把错误的地方给她指出来,要她改,然后去别的地方督促其他有错误的同学。没两分钟,我眼睛一亮,她举手了!我快步走了过去。在之后的课堂上,我有意识地让她不断的更正自己的错误,克服懒惰,并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她,效果有了,她没有睡觉了,用她自己的话说“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她上课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慷慨激昂的给她纠正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都掌握了知识。王某某同学通过大量错误尝试后,最终获得了成果体验。

三、开展“真实地理问题”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地理实际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其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分析地理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地理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有较强说服力而学生又感兴趣的具体事例是开展科学人文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用一些身边发生的实例来让学生的情绪有所感,并促进情感的升华,让人文精神进到心灵深处。例如,结合时政渗透人文教育。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从2008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到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从赤潮到太湖蓝藻,从洪涝到旱灾,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电视、报刊所能了解,也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事件。我们在教学这些章节时便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讨论地震、赤潮、蓝藻、洪水等等的成因,还可进一步介绍我国目前对这几方面工作的重视与对策,以了解目前的一些问题,以激发起学生保护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在地理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精神

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评价主体的要求互动化,不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而强调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加强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即不仅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地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潜能;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在地理教学中,倾注人文关怀,让课堂有“教”有“学”,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及他人的关心,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树立人生目标和良好的世界观。

(上接第30页)

化”主题之前开展。

主题的非结构化的动态架构,还包括对教材架构体系的动态调整,如正午太阳高度主题的知识架构,鲁教版和人教版都是先开展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的学习,本文却采用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支架,先行学习本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从教学实践看,这样的安排学生甚是喜爱,教学目标达成度也甚好。

模块化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差异性和及时自评和互评,因此模块内部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架构,必然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已具备能力。

猜你喜欢

人文同学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