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5-03-30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赵华艳张海川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思政微信政治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 赵华艳 张海川

新媒体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一般都是通过数字报刊或者网络搜索的渠道。而在和外界进行沟通时,大学生又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交流思想、缓解压力。当前大学生更向往一种自由、平等的生活,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新媒体以动态形式存在,它不断发展和演变,也是继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媒体形态。新媒体通过各种新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新媒体以它独特的优势,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主流传播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它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即时性和隐藏性,同步化和交互化,还具有个性化和群体化等特点。

二、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高校领导及思政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当前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也运用了一些新媒体技术,但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将学生作为客体,对学生直接灌输思政知识和思想,更谈不上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相关法规还不完善。新媒体虽然给学生注入了活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但新媒体平台上所发布的一些不良信息也给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也是难以被家长、老师接受的原因。国外有些国家对网络运营上及青少年监护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都制定了相关规定,网络运营商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必须安装一个可以过滤不良网站的软件,监护人则要对未成年人的上网情况进行监管。我国在这方面虽然也发布了相关文件,但由于监管不到位,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硬性要求和法律责任,那么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所获取的信息是没有经过过滤及筛查的,这些不健康的信息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扭曲了他们的思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加大了难度。

3.缺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平台。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增加了平台种类,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普遍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建设还不完善。首先,高校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重视,很多高校都无法实现全面覆盖网络,让学生的上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且很多高校网络运行十分缓慢,不能为学生的学习、交流提供便利。

(2)思政教育的新媒体平台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有创建思政教育的专题网站,但一般都是依赖软件公司创建后使用的,没有日常专业的维护人员,网站往往会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没兴趣点击浏览和阅读,也就让新媒体平台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3)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表现低效性。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逐渐被大多数高校受到重视,所发布的内容也在渐渐活跃,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服务。但在这个平台中,缺乏专职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导致这个平台失去了交互性,无法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措施

1.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相关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认清当前的形势,不可麻痹大意,应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大胆创新,寻找一种在新媒体背景下,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这就要求首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其次,要勇于创新,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第三,要借助新媒体创建一个学生“三自”教育平台;第四,要尽量排除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负面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重视,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进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想彻底消除这些不良影响,提升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整体素质及媒介素养才是最关键的。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媒介素养出发,提高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让新媒体的应用更加科学性和实用性。只有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方向,才能增强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抵制能力,人格才不会轻易被扭曲。

2.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我国政府应该对相关法规进行完善,加强监管新媒体平台。从当前我国相关政策看,立法机关在这方面法规的制定还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相关的法规都侧重在互联网这方面,而手机作为新媒体载体移动设备却不被重视,在手机使用方面的规范非常少,而且缺乏针对性。因此,对新媒体采取立法监管,不但是提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必然之路。

3.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新媒体中,微信、微博被大学生广泛使用,因此,高校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这些移动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微博作为新媒体重要途径,通过这个平台,扩大影响范围,以分级的形式建立一个思政教育工作体系,让全校师生互动、交流。还可以对资源进行整合,对高校各个媒介的传播途径及新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做好微博及校园文学社、记者站的资源整合,在校内形成一个良好氛围,产生整体效应,扩大影响力。另外,微信也是一个重要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可以传播视频、图片、语音和文字等,微信内容条理清晰,方便阅读,还更具有人性化及隐蔽性,在传递信息时操作简便,准确直观,只要对平台进行关注,可让关注者快速接收。因此,在高校可以创建一个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个微信平台,将这些信息和知识传播出去,可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4.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辨别能力和传播信息能力。新媒体信息量非常大,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但它传播的不一定全部是真实的信息,很多信息都是被人为夸大或者扭曲的。大学生在辨别这些信息时,要是非分明,有自己的判断力。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消除他们的疑惑,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辨别力。随着新媒体使用频率的提高,很多触屏手机也产生出很多的应用软件,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下载些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软件。可以在同学之间开展讨论会,分享一些优秀的案例,在良好的氛围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社会,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效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也是需要长期摸索的课题。思政教育内容具有阶级性特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强化教育,但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思政教育的传播内容及需求,除了遵循传统思政教育基本观念,还要将文化素养、心理咨询、诚信教育等纳入教育范畴,思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

[1]蒲彦羽.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大家,2011

[2]宝 奎.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

[3]孙 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思政微信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