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2015-03-30青岛农业大学姜永超李永平刘瑞娟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业大学大学物理

青岛农业大学 姜永超 刘 杰 李永平 刘瑞娟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青岛农业大学 姜永超 刘 杰 李永平 刘瑞娟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然而,由于资金、师资等原因,高等农业院校的物理实验课面临诸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演示实验室,建设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措施。

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演示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

一、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农业高校的物理学科由于绝大多数没有开设单独的专业,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紧张、层次较低等诸多问题,经调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教学学时偏少,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农业院校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教学平台建设比较混乱。开课形式上,有些高校把物理实验作为课内实验,不单独开课;有些高校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课。整体上看,各高校教学学时偏少,绝大多数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课时安排为8~24学时,且以16学时为主,少有高校超过24学时,这导致高校无法有效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教学资源紧张,实验设备陈旧。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数量近几年快速增长,由于缺乏资金,实验室建设几乎停滞不前,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规模小且封闭;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少。

3.实验教学不能体现最新技术和方法。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加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但由于教学资源紧张,无法及时购置新的实验设备,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二、农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对策

造成农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较多,因校而异,共同的原因是各农业高校办学规模快速膨胀,资金普遍短缺。要想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现实,因此,从实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是解决或缓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1.自主学习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面对实验教学资源紧张,仪器设备紧缺的现状,采取自主学习式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说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对农业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把预备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各层次实验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划分为演示实验、实际操作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和设计实验,在现有条件下,增加演示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的数量,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

(2)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大力提倡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2013年教育部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把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推向新高度。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开发,以此改变教学模式和内容。

(3)自主学习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以演示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为基础,从时间、空间及实验方式上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实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演示实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操作实验在教学学时内统一组织实验教学,同时改革实验教学学习评价体系,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实验设备匮乏、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

(4)科学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考核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实验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认真做实验的学生与不认真做实验的学生得到的分数差不多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除了期末考核外,还要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特别是把演示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纳入考核体系,注重结果的同时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

2.基础实验课程教学“中心化”管理的模式。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分配实验教学设施、设备,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室管理“中心化”,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如华南农业大学组建了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组建了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这些学校通过改革使基础实验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教无定法,无法根本上解决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之前,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可行的。希望本文能为农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1]李永平,刘 杰,姜永超.应用型高等农业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2]郑 锐,孙茂珠.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

[3]刘淑娜,童 岩,王建玲.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化学教育教学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

(此文系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自我评估中的应用”,课题编号:2013GZ024;青岛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编号:1111018;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春季招生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的研究”(2014))

ISSN2095-6711/Z01-2015-12-0039

姜永超,男,汉族,1963.06,山东莱阳人,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业大学大学物理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征稿简则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