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农业院校STTR“学做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5-03-30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洪章夏跃军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人才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刘洪章 夏跃军

一、关于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1.关于模式(Pattern or Model)的概念。《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模本、样本的样式”。换言之,就是人们可以借以进行模仿的样本。《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中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助于你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人才培养模式(Pattern/model of talent training)。国内最早使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是1996年八届四次人大全体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该文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自此,“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新概念频繁见诸报端,各大学也由此掀起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但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莫衷一是,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来讲,目前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主要有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和机制说等。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作过阐述,他认为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基本方式。多数研究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

3.中西方人才培养上的差别。中国和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西方是讲成长,把成长作为终极目标,中国是讲成功和成才,把成功成才作为终极目标;西方是按照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志愿和选择,自然的养成,不受外界的干预。而中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按照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塑造孩子。这种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一块原材料,放到生产流水线上,在一个标准的模具当中生产出规格一模一样的统一产品,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按同一规格进行评估。小孩接受父母的塑造,各类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统一标准的塑造,其结果就导致我们的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这就是“钱学森之问”的根源所在。

二、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人才(lnnovative talents)内涵的定义

1.国外关于创新型人才内涵的定义。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只有“creative mind”,“creative man”和“critical thinking”等一些类似的概念,并没有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

德国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及其代表的大学理念为学界所公认。这一理念被称作“洪堡大学理念”,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思想独立与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大学的办学方针,培养完人是大学的教育目标。这一理念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理想主义色彩浓厚。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

英国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四十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二十多位首相。

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技术、学术、政治和富于创造性的领袖”。美国有许多大学其实都在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70 多名师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2.国内关于创新型人才内涵的定义。我国的现代大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比西方高等学校的创立晚了800年。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至新中国建立前,大学基本上是仿效欧美模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的学生不过8000,而且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却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因循守旧的陋习,缺乏创新拔尖的精英氛围。由于建国后向苏联的“一边倒”和“左”倾思想尤其是“十年动乱”的冲击,我国的创新教育没有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步。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高教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孙晓芳认为,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李远贵等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健全的人格。张秀萍认为拔尖的创新人才是指科学研究型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用研究型的高技术创新人才和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刘宝存归纳比较了国内外创新人才后提出,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有博、专结合的充分知识准备的人;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智能的人;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以及强健体魄的人。

由此可见,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型人才,对人才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品质关注不够。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是高层次的专业性教育,而当今社会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做到一专多能、专博结合,即:基础扎实、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适应性好。下面将我们提出的STTR 模式与KAQ 模式和SSR 模式进行一下比较。

1.KAQ 模式。浙江大学最早提出KAQ 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中的K 是Knowledge(知识),A 是Ability(能力),Q 是Quality(素质),是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KAQ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能力是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素质包含着知识和能力,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的前提。这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模式,属于一种宏观的通才教育模式。

2.SSR 模式。这种模式由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提出,又称“创造教育三部曲”。第一个S 是“Study independently”(自学或独立学习)的缩写;第二S 是Seminar(课堂讨论或讨论式的课程)的缩写,指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的一种方式;R 是“Research”(研究探索)的缩写,它是由“Re+Search”组成的,也可译为再寻找。总之,SSR 分别代表三种学习的方法,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同时,SSR 又代表三个学习的阶段,由初级到高级,它属于一种微观的通才教育模式,比较适用于“985”或“211”院校。但因受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和体制的影响,实行起来困难和阻力较大。

3.STTR 模式。作者参照“SSR 模式”,提出STTR 模式,称为“学做创”模式。它的第一个S 与SSR 中相同,即“学”;第一个T 是英文词组“Tutorial system”的缩写,可译为“导师制”,ST 组合即为“自学+导学”,这里指的是理论课学习,每名导师每年带一个小组,由5~6人组成并开展讨论式(Seminar)学习;第二个T 是英文Training,可译为“实训”,即“做”,采用分组制和项目导向进行,由导师负责;R 是“Research”的缩写,意思是研究探索,它是由前缀Re 和词根search 组成的,因此也可译为再探索,即“创”,通过创业项目来实现。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训为主线,创新为主旨。我们提出的这种通才教育模式更适用于地方院校,操作起来容易,与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相适应。

四、地方农业院校STTR(学做创)模式的构建

生命科学的发展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正由分子生物学向系统生物学过渡,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系统生物学研究整合了各种生物信息的实验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并完善模型,最终预测生物系统的行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危机: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污染,将通过生命科学的新的发展模式来彻底解决。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农作物新品种来解决粮食和食品问题,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柴油等绿色能源解决能源危机,利用生物技术制药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因此,基于生命科学发展模式的转换,我们提出了STTR 创新模式。在STTR 创新模式实施中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步骤,其中理论教学通过“自学+导学”来完成;实训和实践教学通过“导师科研项目+过程指导”来完成,再探究则通过创业项目和竞赛来实现。

1.学(Study)

(1)自学——网络学习+小组课堂讨论式学习。首先,进行自学加网络学习。自学时由教师推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同时建立各门课程的QQ 群和任课教师博客。QQ 群以学生团队为单位,由学生创建,任课教师可以作为成员加入某个群体进行网上在线交流。学习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指点迷津”或老师实时指导时,向教师提出预约邀请后,教师定时与学生在线上交谈,这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解决了现在普遍存在的由于高校教师不坐班、交通或其他原因大学生在课后很难见到老师的实际问题。教师博客是由授课教师创建的,主要功能是发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辅导及参考材料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技术路线及创业案例的分享、问题的咨询等,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图文并茂,也可以视频浏览。

其次,讨论式学习(Seminar)。主要是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师生之间随时可以就某个学习问题进行对话与交流。例如《生物资源学》课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基因工程》课程中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同时建立了导师学术讲座制度、学生读书论文报告会制度、学生社会实践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发现和培养学生科研骨干,吸引和推动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促进学生课外学术氛围的形成。

第三,建立学习型小组。学习型小组可以在业余时间延伸课堂学习,扩展专业课学习内容;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互动学习,取长补短,借助小组之力达到成员能力提升的效果;通过学习型小组的各项活动和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待事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

通过上述形式,打破“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旧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了“以学为中心”,为学生架起由“学会”到“会学”的桥梁,学生不仅收到“猎物”,而且学会了“狩猎”方法。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了“认知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的两个转变,同时减少了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实现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从“临帖”到“入帖”直至“破帖”,即“破茧化蝶”。

(2)导学——导师制是STTR 培养模式的核心。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15世纪初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色之一。本科生的导师称Tutor,研究生的导师称Supervisor(英国)或Advisor(美国)。导师是学生所选择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学到的。导师指导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取得进步。首先由导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提出申报计划,包括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课题名称和所需学生的具体要求,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和兴趣爱好及课题内容选择导师。学生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去参加一次例会,由导师进行单独辅导 。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名导师每年指导1 个学习型小组(5~6 名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导师。低年级时,由导师进行“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高年级时,导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项目+实训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导师制也促进了教书育人,找到了一条让学生个体和潜能得到发展的成才途径。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创造性被抑制、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才同出“一个模子”、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的局面。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重在“教”,即传授知识、技能;“导师”则重在“导”,重在为学生的学业、品德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二者虽一字之差,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本科生导师制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并激发出学生的潜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使本科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考研率和就业率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等人才培养指标得到提高。

2.做(Training)——导师项目+实训过程。本科生通过导师项目引领,参加实训过程,打破传统教师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了解学科前沿,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养成主动求知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化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综合等能力。在导师指导下,本科生还有机会与研究生、博士生一起研究同一课题,从而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单向运动,创建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交叉往复”的教学新环境。

为了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实行了“实训七环”,即实验课、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平台实训七环相联的全学程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训在增强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针对特别优秀学生,增设“平台实训”,大四时分批(小班)进入学院“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个高水平平台及科研基地,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学生们在高水平的平台里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会操作多种现代化的高精尖仪器,兴趣盎然,其主动参与、创造求知的精神都充分体现出来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适应生活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顽强的创造精神。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创新知识程序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让学生敢想、能做、会做、会说、会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

3.创(Research)——小组组队参加创业项目和竞赛。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为大学生开设讲座,通过典型的创业实践和一般的创业教育两种形式激励引导大学生创业。由原来的学习小组组成团队,教师帮助进行内部工作分工,主要是从任务内容上、个人能力上帮助其进行目标的设定和任务的分解。在创业项目计划书完成之后,将各团队集中上台进行“演练”,用数分钟时间讲解创业方案,由其他团队和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作为答辩评审组给予评分,作为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市创业大赛的依据。学校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增加校级项目;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提升项目的综合效能。因此,在整个项目进行中,注重过程参与、注重实践创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和探索,这是一般教学方式无以达到的效果,这也正是STTR 模式的核心思想与目标所在。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得以激发和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五、小结

STTR(学做创)模式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是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原则,重视包括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精神、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素质教育,重视传授宽、厚、新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培养过程是“自学+导学+讨论+实训+再探究”;培养制度以“导师制”为核心;培养评价的标准一是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通过人才培养评价我们能够有效地监控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突破了旧的教育观念的“三型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和记忆型,专制性、权威性和统一性。在知识上做到业务精、学识广,在能力上做到适应强、转型快,在素质上做到作风实、口碑好,从而保证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按照预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从2012年项目实施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创业大赛上有37 个小组、154 人次获奖。其中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国家级优胜奖1 项,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 项,吉林省第二届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2 项。由学院“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老师指导的团队获得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的吉林省第七届“创青春”挑战杯竞赛最高奖——金奖。在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中,学院的《吉林牧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作品获得大赛银奖。这是我校参加此项赛事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1]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王金华.论大学教育与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9

[4]高田钦.“洪堡大学理念”确立的文化背景及其历程[J].煤炭高等教育.2011

[5]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M].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7

[6]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

[8]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抉择[C].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9]袁祖望.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7

[10]孙晓芳.科技创新团队各类人才特质的研究[C].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7

[11]李远贵.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

[1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

[14]邓一飞.浅议构建高校KAQ人才培养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15]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

[16]张金秋.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研究[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

[17]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

[18]于 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

[19]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

[20]江 萍.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价值与运行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6

[21]张彩霞,孙国平.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人才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人才云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