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启动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

2015-03-30

大众标准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环保部红线环境影响

环保部近日在京召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

规划环评是加大国土整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手段。目前一些区域国土开发过度,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壤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突破环境承载力等问题;一些区域国土开发低效,仍然是外延式扩张,大拆大建、削山填湖。迫切需要以规划环评为手段,从区域、流域宏观层面,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配置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建成经济、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环评也是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目前环保产业与环保守法企业的成本仍然比两高产业和环保违法企业要高得多。如果通过规划环评,以区域限批、负面清单为手段,严格重点行业的环境准入,倒逼高污染企业、环保违规企业的淘汰退出,就能促进企业生产工艺升级、加快产品更新,推进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环保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规划环评还体现了环保的公共属性,可以使公众能提前对关涉他们切身利益的发展决策享有知情权与发言权。总之,规划环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制度,它所提供的不是对个别项目的技术性意见,而是绿色化转型方案系统的重要抓手。

目前,环保部启动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三大地区的战略环评中,将用空间红线来约束无序开发,守住生态底线;用总量红线来调控开发的规模和强度,根据环境质量来分配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使重点产业发展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用准入红线推动经济转型,强化产业准入源头控制,明确资源型、风险型、污染型和行业差别化准入管理要求。

同时,环保部最近已经启动了大量法律法规的配套工作。正在全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来推动《环评法》《规划环评条例》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的修订。城市建设、新区、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正在完善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环评区域限批办法》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另外,环保部将配合有关部门,严肃环评违法行为责任追究。过去规划“未评先批”、项目“未批先建”现象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现在,环保部将依据新《环保法》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规划环评责任追究办法》,让违法责任人付出代价。环保部正在对河北、内蒙等16个省的化工园区涉危涉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评专项检查,尤其是检查化工园区(港区)是否开展了规划环评,环评要求是否落实,是否有环境风险和整改计划。

猜你喜欢

环保部红线环境影响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环保部有机食品基地名录(十四)
环保部有机(食九)品基地名录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环保部将发四项新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