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和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03-30李向阳李瑞晴
○李向阳 李瑞晴
自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内,反复强调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于我们准确研判经济新形势,积极谋划经济新举措,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际经济大势下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国际经济大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场危机”。这场危机指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之所以强调这次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是因为它是一场全球性的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和破坏,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深陷泥潭,至今仍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而且,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仍会深度转型调整,经济低迷将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各国将为摆脱危机、重拾增长做长期努力。这就意味着,不仅过去的几年,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外部经济环境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出口形势仍然会很严峻。这要求我们必须要顺势而为、转变思路,适应这种世界经济新常态。
“一大转移”。这次转移指的是全球经济重心从大西洋地区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如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战略东移”、“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等战略。这都是由经济重心东移的世界大势决定的。西方国家已经着手部署,我们不能被动应付,更何况这对我们来讲是巨大的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取更大的国家利益。
“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指的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种新态势和特征,就是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化、精确化和绿色环保化。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网络、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对生产方式、产业布局和国家竞争力影响巨大。这要求我们必须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良机,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都是如此。在过去两百多年的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与历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这一次,机遇又来到我们面前,能不能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考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智慧。
从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要适应世界经济的新态势和新变化,外部经济压力大将成为常态。
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制造了中国震撼。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二,许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政界、学界还是普通群众,大家都十分关注,中国经济下一步还能不能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能不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从国际经验看,没有一个经济体连续4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增长只有中国的香港、新加坡和韩国三个地区和国家,这些都是比较小的经济体,大的经济体尚无前例。由此可见,从国际经验看,经济体连续快速增长难度很大,对于大的经济体更是如此。从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尽管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从近三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中,可以清楚看出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趋势。长期保持GDP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不会是常态,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的“换档期”,保持过去的高速度,做不到、受不了、也没必要。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中高速度增长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
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就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这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但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13年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从分配结构看,利益分配结构不合理,少数人很富,不少人很穷,行业、城乡、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看,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服务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过于庞大,不少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就区域发展而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较大。这些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内需扩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经济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然而,经济发展有路径依赖。调整经济结构,就是对现有惯性的打破,短时间内必然会难以适应。更为关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背后是利益的调整。这就意味着,短时间内,部分行业会衰落,部分城市尤其是传统重工业城市财政收入可能会下降,还会出现一定的失业。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显而易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前期刺激政策指的是2009年我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其中最明显的举措就是实施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实,早在党的十七大时,我们就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快有余而好不足的发展方式。它有着明显的特征,即“一个突出强调,三个主要依靠”。突出强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第二产业带动、增加物质消耗维持。这一特征决定了“四轻四重”的经济现象: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由此又带来了四难的缺陷:资源难支撑、环境难承载、社会难和谐、发展难持续。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还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八项举措。然而,正当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的进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出口、消费需求以及民间投资均呈现出萎靡态势的条件下,我国出台了4万亿政府投资刺激计划。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铁、公、基等重工业领域,通过经济杠杆,还有一部分投入到了房地产。这样带来的后果不仅是推高了房价,还进一步推动了这些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更关键的是它致使某种程度上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回归。尽管重工业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也带来诸多负面效果。出现了诸多的“两难问题”,比如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间的“两难选择”,保房价还是压房价的“两难选择”,汇率快升还是慢升的“两难选择”。当前,我国前期刺激政策还处在消化期。由于前期刺激政策还没有消化完,决不能轻易再使用刺激手段。因此,不轻易使用刺激政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处于的“三期叠加”,实质就是中国经济面临基钦周期(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资本支出周期)以及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的叠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既要承担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去产能化”的压力,又要消化长期依赖投资拉动经济而累积的财政、货币风险,同时还要挤压房地产泡沫。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老路是不可持续的。老路走不通,新的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这是身为大国的责任,也是文明大国的骨气。与此同时,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如果只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那么就永远不可能缩小差距;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毫无疑问,依靠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在新压力、新速度、新结构、新政策、新动力;常在心态,要有一颗平常心,摆脱速度情节,换挡焦虑,容忍速度的回落,要有信心,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常在战略,要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大势,解决根本性问题;常在政策,要保持政策稳定性,不因某一单项指标的变动而频繁使用刺激政策。
三、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在中国经济新压力、新速度、新结构、新政策、新动力下,心态、思路和政策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1.心态要适应
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理念对于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影响明显。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一种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可以照用,面对新的现实环境、发展条件和新的发展思路,如何保持平常心态,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当前,许多地方干部做了许多年的“规模发展大师”,一朝转变,“水土不服”,突然不知所措。有的担心犯错,不敢涉险滩、啃硬骨头,绕着问题走;有的依然倾心于“大投资=大发展”的“一招鲜”,甚至个别地方挂着深化改革的羊头,卖投资扩张的“狗肉”;有的一看到经济数据下滑,就频繁改变原有的发展规划,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心态上未能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在表现。
新闻媒体和民众要适应。新闻媒介长时间关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报道,使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形成了思维上、认识上的惯性:中国高速增长是可能达到的,也是必须达到的,经济增长上不去,不是经济规律自身的问题,而是政府、领导的能力问题。他们有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地增长,早日实现赶超,让民众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一旦经济速度明显下滑,心理上难以适应,认为会影响到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现实情况是,中国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以前那种廉价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劳动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中国依靠粗放型发展方式也难以为继,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1.6%,但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铁和54%的水泥,为此我们还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低迷是新常态,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面对这些情况,不顾环境、条件变化,新闻媒体和民众一味期盼经济快速增长,并无意之中对政府施压,是不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为此,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也需调整心态,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外国投资者要适应。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大环境下,许多国家的决策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看好,认为中国经济经过短暂调整还会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心理上对中国经济的“期望值”很高。然而,事实情况是,前些年动辄就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将很难成为常态,7%左右的增长速度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一旦接下来几年,经济不能回到原有的高速增长轨道,必然会影响到国外投资者、外国政府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从而引起外资的波动。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要让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事实改变他们的认识观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PEC会议”等国际平台传递释放信息,调整他们的期望值。要让他们清晰地了解,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调,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质增效,从而促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果,恰恰是为了更加科学持续地增长。相比世界各国,我们在资金、技术和发展潜力上具备较为雄厚的支撑条件,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有保障的。
2.思路要适应
中国经济新常态,从表层看,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深层看,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失衡和增长方式的落后。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阻力加大、可塑性变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的现状。从外部看,中国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总量排位迅速前移,这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高度警惕,它们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面对西方的遏制,我国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不多,核心技术的产品和装备不多,以前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对资源、环境的损耗获得表层化的竞争力,一旦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竞争力的弱势就会暴露无遗。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要明确思路,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一是要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速度会下降,但不会无限下滑;结构调整有阵痛,但不是过不去的关口;前期政策要消化,但不是不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各类风险的影响。只要我们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提前筹划、遇事不慌,就能牢牢把握主动权。二是要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基本思路。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改变的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总体向好的趋势,改变的只是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正视矛盾和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逐步解决问题;要创造条件把握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三是要向改革要动力。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释放的红利。改革就要破除思想僵化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就要从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入手,使我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四是要加快创新的步伐。一方面,从宏观加强和完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创新战略,积极鼓励包括体制、技术、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创新,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另一方面,从微观上更侧重于积极鼓励企业创新,为企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等各层次、各领域创新提供条件。这样,使我国不再是数量与规模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而是全方位、各层次特别是质量、技术、品牌、效益等方面与之竞争。
3.政策要适应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走向新常态的关键时期,要妥善处理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的关系,要保持战略定力,政策能否积极跟进、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实际至关重要,它是我们避免重回片面追求高速度的老路和避免增速急速下滑,从而实现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
政策的制定首先要充分尊重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当前,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放宽货币政策和增加投资规模的呼声不绝于耳。过去一段时期内,经济一旦出现了波动,我们货币、财政政策往往是步步紧跟,这使得企业很多时候不是考虑市场风云变幻,而是想方设法适应行政调控之手的舞动,时刻防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大起大落。这就要求我们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不能需要时如疾风骤雨,不需要时如大海退潮,必须注意政策的步骤、节奏和力度,在考虑政策灵活度的同时,更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而在产业政策方面,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去产能化的强烈需求,既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积极推动服务业的扩张发展,又要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在传统产业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中引入竞争因素,激励它们更新低层次的产业,还要推动产业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同频共振。
政府是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策能否适应市场实际,政策能否发挥应有的效能,政府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要做到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因此,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近两年来,国务院已取消、下放了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尤其是向民营资本打开市场准入空间、简化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等举措,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当然了,适应新常态,并不是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就以“新常态”为借口,无所作为,而是要建立经济调控的新手段,切实转变职能,改变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让市场的活力充分迸发。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对于我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尤其是不因某些单项指标的波动而频繁使用强刺激政策,从而,从深处着力,着眼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长远性、全局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做到认识上到位,思路上对头,政策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也就必然能够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