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资本论》中关于价值的三个视域——兼评史哉书与刘元胜关于李嘉图第二难题的争论

2015-03-30李淑文

当代经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等量利润率资本论

李淑文,张 维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思政部,北京 100024)

论《资本论》中关于价值的三个视域
——兼评史哉书与刘元胜关于李嘉图第二难题的争论

李淑文,张 维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思政部,北京 100024)

马克思对于生产价格的理论推导是建立在对理想的市场经济的抽象之上的,而均衡价格更关注具体的经济行为。《资本论》将价值范畴分为三个视域,即“价值、价格、利润率”视域、“市场价值、市场价格、一般利润率”视域、以及“生产价值、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视域。在生产价格的视域中,剩余价值的实现不是关注点。视域的非合理跨越会导致价值实现的双重标准问题。价值的实现一直以价值规律为前提,马克思已经完全解决了李嘉图第二难题。

《资本论》;生产价格;均衡价格;李嘉图第二难题;一般利润率;价值规律

李嘉图第二难题是指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学者刘元胜发表了《论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兼与史哉书教授商榷》(以下简称《刘文》)一文,该文就学者史哉书在其《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一书中认为马克思没有完全解决李嘉图难题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之后,学者史哉书发表了《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还是批判马克思?——就转形问题与刘元胜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史文》)一文予以回应,认为《刘文》是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观点出发进行阐述的。随后,学者刘建彬和高冠中也发表了《论价值转形问题的逻辑体系完善问题——兼评刘元胜和史哉书关于转形问题的争论》(以下简称《高文》)一文,认为“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均衡价格”。以上各位学者就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提出了见解,笔者愿参与探讨,通过探讨不断深化对价值转形问题的思考。

一、生产价格和均衡价格到底是什么?

生产价格到底是什么?马克思指出,“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1]468马克思对于生产价格的理论推导建立在以下假设前提之上:第一,忽略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的情况,例如良心、名誉等本身并不是商品,“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占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1]136第二,忽略了周转时间的差别;第三,假设劳动剥削程度相同,即剩余价值率相同。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以及“利润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可以推出: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因此,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之间就构成了线性关系。

均衡价格到底是什么?均衡价格应该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中所指的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均衡的价格。[2]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主要包括供给、需求以及供需两者的关系三方面内容。具体而言,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呈同方向变动。[3]均衡价格关注的是具体的经济生活,没有关注价格背后的价值,更没有关注在价值背后的劳动与劳动力。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生产价格与均衡价格是有严格区别的,它们有着各自的内涵和应用范围。然而学者史哉书在《史文》中写道:“《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再解决,就是从马克思对生产价格作为非均衡价格与社会再生产矛盾出发的。”[4]从中可以看出,“生产价格是非均衡价格”这一论断,是《史文》立论的前提。针对这一论断,《刘文》认为《史文》中的观点,“无视商品经济转化的历史条件,假想商品始终按价值出售,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否定均衡结果,用价值理论否定生产价格理论,不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的内在一致性”。[5]概括而言,《刘文》认为史哉书:第一,坚持商品总是按价值的尺度出售;第二,不能区分价值的表现形式与转化形式。

其实,商榷的焦点不应仅仅是谁更准确地认识了马克思所提出的概念与范畴,更重要的是挖掘分歧的出发点。正如史哉书自己所言,他并不是不能区分价值的表现形式与转化形式。问题的症结在于,在发达的、自由竞争的、理想状态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实现需要有且仅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必须或是价值尺度、或是生产价值尺度。史哉书认为,这是价值规律与生产价格理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没有解决李嘉图的第二难题。相对而言,刘元胜则从经济生活层面反驳史哉书的观点。随后,《高文》则基本从刘元胜的立场出发,进一步认为“马克思生产价格属于价值范畴,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是价格范畴”,得出“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均衡价格”。[6]其实,《高文》也没有解决《史文》提出的剩余价值实现标准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焦点,不是生产价格是不是“价格”,或生产价格能否表现为“价格”,而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是依据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这一标准,还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一标准的问题。

二、《资本论》中关于价值的三个视域

剩余价值到底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去实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商品是按照它们的价值来出售(即按照它们包含的价值的比例,按照与它们的价值相一致的价格来交换),还是按照那种使它们的出售能为它们的各自生产上所预付的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来出售,这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1]476,477也就是说,马克思承认确实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标准,生产价格已经相对地独立于商品的价值尺度这一层次。同时,马克思认为,“不同商品的价格不管最初用什么方式来互相确定或调节,它们的变动总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1]477那么,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因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才得以实现的吗?商品是按照它们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的价格来交换,还是按照那种使它们的出售能为它们在各自的生产上所预付的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来交换?

马克思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有关价值的范畴分为了三组。在这里,借用胡塞尔的“视域”将这三组范畴予以规定,应该较为贴切。《资本论》中关于“价值”的三个视域分别为:第一视域——价值、价格、利润率;第二视域——市场价值、市场价格、一般利润率;第三视域——生产价值、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三个视域的关系是:第一,从第一视域到第三视域,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逐次升高;第二,前一视域是后一视域的真子集,后一视域依靠前一视域才能得以实现。

具体而言,第一视域是价值尺度的视域。“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1]133商品的货币表现,如x量商品A=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货币形式或它的价格。[1]133这一视域关注的是商品的具体的货币实现形式,即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物物交换、物与货币交换、货币与货币交换等具体的交换关系;第二视域是资本流通的视域,具体是指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的变化。这一领域关注的是市场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资本的周转;第三视域是市场经济运转的视域。该视域并不关注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是按照“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这一等式进行,还是按照“商品价值=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剩余价值”这一等式进行。这一视域关注的是预付资本的量的多少。因为在理想状态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预付资本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获得的利润量。

那么,每个视域中的三个范畴之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下面以第二视域为例,分析市场价值、市场价格与一般利润率的相互关系。“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做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做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并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1]478从《资本论》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市场价值”是建立在“价值”之上的并通过市场而实现的“价值”。在非特殊情况下,“市场价值又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1]478一般利润率取决于部门内的利润率和“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1]471即部门之间资本数量比例关系。而这一比例关系直接受市场价格的驱动。

此外,这三个视域之间具有过渡关系。将三个视域串联起来的是“一般利润率”。在给出生产价格这一范畴后,马克思继而提出,“生产价格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而这个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分别化为同样多的平均利润率为前提”。[1]468这句话道出了,“一般利润率”具有将第二视域与第三视域连接起来的“桥梁”作用。

一般利润率的“桥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处于第三视域的生产价格要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一般利润率是相对市场价值这一视域而言的。视域级别越低,存在于该视域内的范畴越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这样,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要滞后于一般利润率。并且,就空间存在而言,二者应该是交织的。生产价格是存在于生产价值这一视域中的。生产价格必然要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市场是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商品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交换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市场的存在;第二,“这个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分别化为同样多的平均率为前提”。[1]468按照前面的论述,平均利润率应该是一般利润率的前提,为什么在这里马克思又将一般利润率作为平均利润率的前提?因为一般利润率相对于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而言,具有特殊性。它可以贯穿第一视域与第三视域,如同一座桥梁。马克思所认为,“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1]477“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分别化为同样多的平均率”,[1]468指的是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不存在人为垄断、竞争充分、劳动力自由流转的商品经济。这一经济环境同时孕育着市场价值和生产价值。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同一空间、不同视域中去分析经济行为。那么,《史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据此得到解答。

三、价值实现双重标准问题的症结——视域的非合理跨越

基于同样的经济环境下的两个视域的交错,的确不易区分。具体商品的价值实现是第一和第二视域内的过程,无论是《刘文》、《史文》,还是《高文》均将其纳入第三视域。这是与马克思的思路相违背的。在第三视域内,马克思所说的生产价格关注的是社会总资本与社会总价值,而非具体的商品价值的实现。

如前所述,视域的合理跨越需要通过“一般利润率”这座“桥梁”。如果没有通过“一般利润率”,而是直接在第三视域中去实现剩余价值,那么在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就会陷入价值标准与生产价格标准必选其一的两难境地。

马克思认为,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1]476商品通过交换实现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已形成了一般利润率的、理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商品价值的实现不断促成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结果,而不是相反。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规律的作用越发重要。资本在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和价值规律的支配下,不断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生产部门之间流转。这种流转以商品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实现为前提,而不是相反。正如《资本论》中所言,“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1]476即平均利润率是一般利润率通过动态的竞争而形成的结果,而不是相反。

“商品不只是当做商品来交换,而是当做资本的产品来交换。”[1]477生产价格处于第三视域内,即马克思所言的商品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的视域,而不是《刘文》、《史文》或《高文》中的均衡价格、非均衡价格所处的第二视域。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想不经过任何中介过程就直接根据价值规律去理解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现象,“就是说,根据某一个别行业的个别资本所生产的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来解释这一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那末,这就是一个比用代数方法或许能求出的化圆为方问题更困难得多的问题。这简直就是企图把无说成有”。[7]

商品作为商品本身来交换时,价值的实现是唯一的关注点。商品作为资本的产品来交换时,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唯一的关注点。其实,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始终。无论是关注生产价格,还是关注具体商品价值的实现,都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秀海,马亚平.试论劳动价值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J].经济与管理,2007,(10).

[3]杨新荣.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理论之比较研究[J].学术交流,2002,(5).

[4]史哉书.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还是批判马克思?——就转形问题与刘元胜先生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11,(5).

[5]刘元胜.论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论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兼与史哉书教授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10,(10).

[6]刘建彬,高冠中.论价值转形问题的逻辑体系完善问题——兼评刘元胜和史哉书关于转形问题的争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1,(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0.

F014.31

A

1005-2674(2015)02-032-04

2014-03-18

2014-12-21

北京市教工委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BJSZ2015ZC60);中国传媒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CUC13A39)

李淑文(1962-),女,山东烟台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思政部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张维(1988-),男(回族),河北承德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思政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黎贵才

猜你喜欢

等量利润率资本论
等量代换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确定等量关系的三种方法
等量代换
四招“锁定”等量关系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破解“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