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2015-03-30李前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李前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统战与文化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13)

文化认同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李前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统战与文化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13)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价值认同必须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从文化认同危机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困境、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文化认同的方向探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至关重要。

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尤为重要。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到各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民众对于 “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 “12个方面24个字”越来越熟知。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从认知认同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心灵认同,从心灵认同到行为认同的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认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内化践行的前提。价值认同必须以实现文化认同为基础,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实质,文化认同是价值认同的根基。因此,从文化认同危机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困境、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从文化认同的方向努力探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至关重要。

一、文化认同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困境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即 “我是谁”的问题,是人们内在心理和思想观念上喜欢、认可、接受某种文化,这种文化通过其潜在的影响力使人们形成共同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于是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形成非常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然而,多年来,我们一直面临

着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则是 “不知道我是谁”的问题,即人们对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现有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存在质疑与批判,从而丧失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信感和归属感,导致个人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的缺失。

从历史的维度反思,近代以来,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国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文化认同危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曾有的强烈文化自豪感,在闭关锁国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下却慢慢演变为盲目的孤芳自赏和狂妄自大。当侵略者用枪炮打开我们的国门之时,当我们仍坚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自信却遭遇洋务运动失败之时,当我们急于摆脱民族危机力求拯救国家探寻独立之时,很多人却将一切灾难的原因简单归咎为曾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并将西方的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制度文化奉为人类最高的文明,于是我们陷入了文化的极度自卑状态,全盘抛弃中华文化,开始拥抱西方。中国人原有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认同动摇了、颠覆了,国民集体陷入文化身份焦虑。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崇尚共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的新文化获得了民众的认同,成为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正是这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着积贫积弱的新中国战胜了敌对势力的一次次阴谋和挑战,战胜了自然灾难带来的生存危机,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但是缺少中华文化根脉的文化认同始终暗含着危机。因此, “文革”之后,伴随着反思 “文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开始产生质疑,重新建立的文化认同再次动摇。同时,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推进,于是产生了多种文化的碰撞,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以其强劲有力的势头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处世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理想道德信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进行消解,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并且日益加剧。文化认同危机使曾经的价值信仰系统被一个个的打破,符合新时代的价值信仰系统尚未建成,国民的信仰系统出现真空。而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处于流离失所状态时,人们的价值观必然走向多元化甚至分化,人们的社会行为必然出现无序和失范。

从现实的角度审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大国地位与国家形象的矛盾、国民素质与现代文明的背离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重建国民精神家园的紧迫性。只有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探寻价值观多元基础上的一元,实现价值观一元引领多元的发展,才会凝聚国人力量,提升民众文明素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引领我们重建精神家园之 “魂”。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仍是文化认同危机:在西方 “欲灭其国,先毁其史”的 “和平演变”攻势下,很多人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肆宣传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言论,很多缺乏文化底蕴、不清楚文化历史的民众盲目偏听偏信,对于传统文化淡漠和疏离,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又有很多人盲目热衷于彻底复兴传统文化,但只对其进行肤浅的只言片语地解读,希冀利用传统文化解决中国一切的现实问题;很多人越来越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怀疑和批判社会主义文化;又有很多人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极左”情绪希望中国重新回到文革时代;很多人 “言必称西方”,对西方文化盲目追捧和严重误读,甚至把中国目前存在的一切问题错误地归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有很多人视西方为洪水猛兽,否定我们历史上的学习和借鉴……总之,国民的精神世界一直挣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中。因此,突破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国际现代先进文化的融合,从而探寻实现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关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进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最大公约数

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因此,它是以增进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最大公约数。

从内涵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了文化认同的内容,体现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际现代先进文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核心价值蕴含着国家责任的价值目标: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心志、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之谋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与邻为善和平共处之邦交、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理想;蕴含着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理念、刚柔相济中庸和谐之哲理、上下有序尊老爱幼之伦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友情、侠肝义胆交淡若水之情怀、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之精神;蕴含着个人修养的价值准则:即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品质、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之意志、推陈出新敢为人先之勇气、淡泊名利清静超然之境界、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之修养、神游物外得意忘形之审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之风骨。这些深遂的思想精华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时要以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和开放视野面对现代世界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超越和升华。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更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具备社会主义属性、现代化时代特征和全球化视野。

从地位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文化认同的方向,体现了 “根、本、魂”的辩证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之 “根”,社会主义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之 “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合 “根” “本”基础上的 “魂”,它是国家和民族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遵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从而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并确定的价值观念,它是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基本遵循和价值导向。

从特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文化认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实现了 “人民性、实践性、规范性、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三个方面。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规范性,价值观属于一种思想体系,它对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指导性和约束作用,用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的开放性表现在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世界文明的吸收和借鉴,并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三、增强文化认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个体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而行为,个体的目的和需求又是多样各异的,那么如何使每一个体行动的价值和意义获得他人的接受和认可呢?文化的导向和传续功能使得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延续下来并得到人们的认同。因此,长期积淀的文化基因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差异、实现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即个体的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需求。作为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不同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整合,从价值层面为我们确定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以文化认同为支点。文化认同是由表及里、由外显认同到内隐认同的渐进过程,人们在过程中接受、分析、判断、选择。因此,增强文化认同必须要遵循文化认同的规律,一方面发挥教育宣传、文化产品活动的浸润作用增强人们的外显认同,另一方面注重 “教育宣传与实践效果相一致” “价值标准与人民需求相一致” “文化理念与制度政策相一致”,增强内隐认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首先,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增强文化认同的外显认同。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以 “实

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际现代先进文化相融合”为主要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其现代价值内涵,建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分析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实践中,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研究国际现代先进文化,对其价值理念进行反思与扬弃,从而批判地接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有效整合,推进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构筑教育体系,创新宣传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分阶段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分类别强化,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引导价值认知,增强文化认同,不断提高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同时,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拓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传播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文化生产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文化作品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判断,习近平指出,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3]。因此,文化生产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创造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

其次,宣传教育与实践效果相一致,增强文化认同的内隐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消除 “官本位”的价值观,将认同的基本理论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社会主义实践,并且在实践中真真切切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效果。否则,宣传教育与实践效果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只能让人们认为宣传教育是一种形式主义,最终不可能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对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如乡土文化、民约规矩等,我们要善于挖掘其现代价值,既要发挥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又要实现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在实践中教化,在教化中实现认同。

文化理念与制度政策相一致。增强文化认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理念贯穿到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措施保障的各个方面。文化理念与制度设计相一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文化理念与政策制定相一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在实践层面认真落实执行;文化理念与措施保障相一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势。

价值标准与人民需求相一致。增强文化认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要始终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利益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及解决问题的好的思路办法、好的效果真实地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要注重保障主体利益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主体作用、社会的参与作用,解决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需求矛盾,着力解决社会民生,均衡利益分配,实现公平正义。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其融入文化之中,在文化认同的视角下以理性的文化思维重新审视多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才能逐步达成共识,形成认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光明日报,2014-05-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光明日报,2015-10-15.

[责任编辑:江亚玲]

D64

A

1671-6183(2015)10-0046-04

2015-09-14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李前 (1974-),女,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统战与文化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