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志愿者激励计划

2015-03-29上海市闸北区文明办

党政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明办街镇志愿

○上海市闸北区文明办

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深化,城区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城区的文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志愿者工作也在蓬勃发展。一方面,广大志愿者在促进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面临如何使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更有效、更长久地发挥作用的迫切问题。对此,2013年市文明办确定闸北区为志愿者激励计划试点区。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广大志愿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他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肯定和关怀。在初始阶段,闸北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向志愿者致敬活动

为了做好做实,扩大激励计划的覆盖面和受益面,2013年上半年,区文明办在全区广泛开展向志愿者致敬活动,并召开涉及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的区有关部门领导会议,共同排摸社会服务资源。通过宣传和动员,首批14家单位正式成为“向志愿者致敬”的服务单位,今后他们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优先、优惠、免费”等激励措施,对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表彰的荣誉志愿者们开展致敬活动。如上海齐鼎餐饮发展有限公司拿出100万元的代金券,上海马戏城每季度提供一次免费观摩券,上海复大医院无偿提供500张检查和洗牙的服务卡等等。为了在社会上扩大影响,2013年年底,区文明办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评选出80位荣誉志愿者,2014年3月5日,在闸北公园地书苑广场举行的盛大仪式上,向荣誉志愿者代表颁发了“荣誉志愿者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着力制度设计,完善志愿者激励措施

区文明办通过街镇文明办干部例会,居民区干部和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对于激励计划的意见建议,并以之为参考,制定了“五大激励措施”。

——荣誉激励。即:每年区和街镇都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授予荣誉称号,如区级层面的“闸北好人”;街镇层面的“临汾好人”、“芷江民星”、“奉献天目”年度人物等等。不仅颁发荣誉证书,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临汾街道还在公共场所建起了“志愿者风采墙”,邀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群众公认的优秀志愿者画肖像,然后将装饰后的肖像连同事迹布置在风采墙上进行展示,强势烘托了崇善立德、无私奉献的社会氛围。

——认同激励。即:鼓励社区单位、社会组织认同优秀志愿者这一先进群体,有就业或提供服务时,给予优秀志愿者一定的优先权。优秀志愿者可凭区文明办颁发的优秀志愿者证,享受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以及赞助单位提供的项目优惠,如助餐、助医、理发、文体娱乐以及应急服务等,让优秀志愿者感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学习激励。即:整合资源为志愿者提供开展志愿服务所需的技能和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向优秀志愿者免费提供书刊、音像资料等文化产品,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服务本领分享会、志愿者论坛等,让广大志愿者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在志愿群体中的进步,真正成为促进志愿者成长的有效激励。

——情感激励。即:在传统节日以及“好心人节”、“国际志愿者日”期间为志愿者送上祝福;在酷暑寒冬季节为交通文明志愿者送上解暑御寒物品;在志愿者生病期间上门关心看望;在志愿者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一年多来,区文明办先后为16位家中遇到困难的志愿者申报上海市“关爱好心人”基金会帮困资金,累计高达12万8千元,并邀请区文明委领导或部门领导上门慰问,充分体现对志愿者的人性化关怀。

——快乐激励。即:倡导“快乐志愿者”的服务理念,一方面营造互相尊重、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依托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举办志愿者沙龙、志愿者联谊会、志愿者旅游等活动,增强志愿者的凝聚力。同时,区文明办和街镇文明办组织各类便民服务活动,由于贴近民生,很受市民欢迎,志愿者们在市民的称赞声中体会到奉献的快乐,不断增强志愿者的满足感和荣誉感,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

三、注重评估、评优,推动激励计划持续发展

志愿服务的成效评估,既是对工作质量的检验,也有利于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个人从事的选优,两者是工作激励的统一体。对此,区文明办主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依托区志愿服务网格化架构,分别在区相关部门、社区、居民区层面探索志愿服务成效评估机制。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进行记录,综合考虑服务质量、社会影响等因素,全面评估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的服务成效,相对客观地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考量,以此作为志愿者激励的依据。二是建立志愿者评优机制。每年,区和街镇两级层面均开展优秀志愿者的评选表彰活动。2014年上半年,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区开展2013年—2014年度“感动闸北”十大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同时,集中推出事迹汇编、宣传展板、专题片拍摄、事迹宣讲等系列活动,着力形成弘扬先进的强大声势和气势。三是建立志愿服务嘉许和回馈机制。为志愿者征订报刊,赠送志愿服务工具和衣服等。为了解决长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优秀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在许可范围内,帮助解决孩子入学和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问题,对有突出贡献和生病的志愿者,各级领导上门慰问。让“做好事、当好人、存好心、得好报”的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切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文明办街镇志愿
我志愿……
街镇总工会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优秀案例
南阳市文明办领导慰问新时代好少年
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
街镇资产管理探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当前街镇基层信访工作困境及出路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街镇建设独立运作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