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专利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3-29霍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

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专利现状及对策研究

霍 原

(哈尔滨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摘要:企业的专利创新能力是企业科技研发实力和产品实力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基础,提升企业的专利创新能力。通过对哈尔滨市各重点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和拥有数量的分析研究,找出哈尔滨市重点企业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企业专利能力的对策和建议,以增强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专利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5.019

中图分类号:G306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6-30

基金项目:2013年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专利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2013AC9CT070)的成果

作者简介:霍原(1978—),男,辽宁辽中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法学、医学法学。

1哈尔滨市重点产业概述

1.1四大产业

1.1.1装备制造业

作为我国著名的东北老重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市具有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优势,尤其在汽车、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及控制系统、农机、工程机械、专用设备、智能装备产业等方面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受到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作为政府投资来说,重点扶持乘用车、货车、特种车辆、火力发电设备及配套、燃气轮机等装备制造。

1.1.2食品产业

食品产业是哈尔滨市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食品产业的工业产值增加值每年大约占到哈尔滨市工业产业增加值的25%左右[1]。由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哈尔滨市在食品和绿色食品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粮食深加工及副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肉类加工、啤酒和饮料、功能食品、山特产品等食品产业方面更是在我国享有广泛的知名度,包括稻米、玉米深加工、液态奶、生猪屠宰与深加工、高档啤酒等生产方向将得到政府资金的大力扶持。

1.1.3医药产业

哈尔滨市拥有多家全国知名的医药企业,三精制药、世一堂制药厂等均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哈尔滨市医药产业在化学药、现代中药、医药研发等三个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可以在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政府和其他投资主体可以对医药企业的抗病毒、抗肿瘤药、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药物安全评价中心等方面进行优先的投资考虑。

1.1.4化工产业

化工产业是传统的工业产业,也是哈尔滨市东部地区的集中产业。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在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储量。因此,哈尔滨市的化工产业应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尤其是石化产品深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现代煤化工产品,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等方向是政府投资的重点。

1.2其他产业

除了上述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之外,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都是哈尔滨市重点扶持的产业。在这些产业当中,政府也明确了多个重点投资方向,并给予重点的扶持。

2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专利发展现状

2.1重点产业企业专利拥有情况

哈尔滨市重点产业拥有发明专利965件,占全市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总数的85.8%。其中四大传统产业中装备制造253件、食品69件、医药173件、化工33件;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民用航空36件、生物105件、新材料132件、新能源装备23件、电子信息141件,分别占重点产业专利总数的26.2%、7.2%、17.9%、3.4%、3.7%、10.9%、13.7%、2.4%、14.6%。

2.2重点产业企业专利构成情况

2013年全市重点产业企业专利分布情况为:四大传统产业中装备制造107家企业申请专利1 725件,食品42家企业申请529件,医药29家企业申请226件,化工15家企业申请52件;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民用航空4家企业申请305件,生物34家企业申请581件,新材料27家企业申请148件,新能源装备13家企业申请60件,电子信息59家企业申请579件。

2.3重点产业企业专利实施情况

2012年企业专利现状调查显示,重点产业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比例在75%以上的占46.7%,50%—75%之间的占19.7%,25%—50%之间的占13.9%,10%—25%之间的占8.0%,10%以下的占8.8%,没有产业化的占2.9%。企业专利自行实施的占92.2%,进行过转让或许可的占7.8%。受让或被许可使用他人专利的占33.8%,有专利出资、入股情况的占10.6%。调查结果显示,在重点产业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其专利产品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专利产品的销售收入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收入保障。

2.4重点产业企业专利管理和保护情况

根据2012年企业专利现状调查显示,重点产业企业中设有专利管理机构并有专人管理的占38.7%,有机构无专人的占6.3%,无机构有专人的占40.8%,既无机构也无专人的占14.1%。建立企业鼓励发明创造专利激励机制的占84.5%。在专利保护方面,重点产业中企业主动采取手段积极发现专利侵权的占17.6%,随机发现和群众举报的占27.5%。

3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重点产业专利拥有量不足

2013年重点产业中仅有330家企业申请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仅为2 183件。截至2013年底,重点产业中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仅有280家,平均3.4件/家,重点企业中拥有专利的企业严重不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哈尔滨市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有700余户,拥有发明专利的只有49家,2013年申请专利的只有59家。食品、化工、民用航空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仅几十件。

3.2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大多身兼数职,无暇顾及专利管理。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没有设置知识产权跟踪、预警、监控机制、激励制度和保密制度。

3.3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最基本条件。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重点产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仅为4.5%,有65.5%的企业认为缺乏资金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专利创造的障碍。一方面哈尔滨市多数企业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科技资金的投入也很难满足企业科技研发的资金需求。

3.4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专利的产出能力及水平的发展和提升主要依赖于企业中拥有的创新型研发人才的水平和数量。根据对哈尔滨市重点产业中企业的调查,平均每家企业研发人员48.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为5.7%,中级职称的比例为10.1%,而初级职称比例则占到了84.2%,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明显偏低。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哈尔滨市重点产业在专利方面还存在诸如:成果多、专利少,技术流失严重;专利增长快,但专利申请受理成功率低;科研能力弱、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都影响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提升,直接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哈尔滨市推动重点产业专利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强化重点产业领域专利布局

加大对重点产业专利获取和运用的资金扶持力度,创造一批支撑和引领哈尔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发明专利。将重点产业企业专利作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优先考虑范围,并在项目验收和成果评价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在科技奖励上给予必要的奖励倾斜,进一步提高对重点产业企业的专利扶持,提高企业利用专利项目进行产品生产和制造的能力。

4.2推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发核心知识产权产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开展专利优势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工程,每年创建30家专利优势企业。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专利发展战略。

4.3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专利知识产权作为专利权人享有的一项具有财产权利内容的民事权利可以作为质押担保的标的。以专利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金是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政府和相关金融部门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专利知识产权的科技含量,制定相关的投融资政策,开展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搭建企业的投融资金融平台,有效满足重点产业中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4.4增强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利用能力

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分析及战略研究,指导和帮助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专利技术信息,把握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发展动向,建立符合哈尔滨市主导产业、重点行业的分类专利信息数据库,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专利信息服务。帮助重点产业企业建立相应的专利预警和专利分析系统,帮助重点产业企业建设专利数据库,使企业具备相应的专利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提高企业利用专利的产品生产能力,同时使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避免专利纠纷风险。

此外,还要在统筹规划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战略、经贸、科技活动中强化知识产权导向,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专利制度建设,推动哈尔滨市行业和企业的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加强地方法规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重点产业的专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熙.哈尔滨市建设食品工业强市的优势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1,(11):26.

责任编辑:卢宏业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发明与专利
专利文摘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专利文摘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