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015-03-29

关键词:不器忠信能动性

王 光 明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王 光 明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孔子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教育原则是其人格平等主张的例证。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为中心,重视人的能动性。孔子私学 “四教”内容广博,培养的理想型人才是“君子不器”,注重从多个维度和向度对学生进行培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教育思想;人道主义精神

孔子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位文化伟人,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范围之广以及内涵之丰富令世人叹为观止。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仍然有重大影响,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价值。所谓教育,就是教化培育的实践活动。诚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如此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1]教育作为一种关乎人的实践活动,其思想必然包含人道观念或者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是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和元哲学,探究教育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而在孔子遗传于世的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注重人的能动性,强调人要全面发展等教育观念便是其人道主义精神的确证。

1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主张人格平等

孔子创立私学,促进了文化下移,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文化教育体制。他广收门徒,培养出了诸多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弟子,历史上有“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之说。私学规模的庞大足以说明孔子对于弟子的身份地位不是特别重视,进一步讲也就是说孔子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人格平等的原则。

虽然孔子依据人的天分将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和“困而不学者”,但是同时他还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的思想践行在孔子广招弟子的实践中,“弟子盖三千焉”可谓是这一实践活动的确证。孔门弟子中既有“家累千金”的富裕之人子贡,也有“一箪食,一瓢饮,居在陋巷”的贫困之人颜回;既有出身于贵族的孟懿子,也有“卞之野人”出身贫贱的子路。孔门弟子身份地位的悬殊,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人格平等的人道主义主张。

孔子主张人格平等的观点还体现在他对前来求学的学生施以一视同仁、平等的教诲。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凡是略交学费,到了一定年龄的人向孔子求学,孔子没有不加以教诲的。同时,孔子对于学生“无所隐匿”。但是由于孔子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诲,因此学生怀疑孔子有所隐匿。当学生质疑他时,孔子发出了“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的感叹。这一感叹将孔子对学生“无所隐匿”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孔子不仅对学生一视同仁,而且对他的儿子和学生施加以同样的教诲,他的儿子孔鲤于孔子处也无“异闻”。《论语·季氏》篇记载了陈亢问孔鲤于父亲处是否有“异闻”的故事,陈亢从孔鲤的回答中得知了孔子并不偏爱儿子,这也反映出了孔子一视同仁的精神。孔子不仅对弟子一视同仁,对进行问疑的非弟子也是有问必答,甚至对“难于言的互乡童子”也加以教诲并赞赏其上进。

2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人的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进行启发式教育。作为人师的孔子在其弟子们的心目中也许处于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心地位,但是孔子却自觉地只是以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和身份自居。因为任何的教学活动,只有当学生处在积极主动探索求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状态中,教学才能得以最大程度地产生它应有的效果[2]248。进行启发式教育就是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确证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宋朝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如此解释这段话:“愤者,心求通而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3]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只有当一个学生内心急于了解而又不能了解的时候才能去开导他,只有当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才能去教育他。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防止出现学生过度依赖老师的流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基于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考量。

孔子对主观能动性的重视还表现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中庸》中的“道不远人”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对于孔子而言,“道”是其一生致力于的追求目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句话最能体现出孔子生存的终极目的。作为“道”的追求者,孔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于道”,可见“道”在孔子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却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足以表现出孔子没有将“道”视为中心,而是认为人是中心,充分肯定了人的能动性。诚如学者所述:“‘道’出自人类的经验,就像‘路’的比喻所表明的,‘道’最终是出自人。”[4]178学思并重可谓是孔子对正确学习方法的总结,这种方法也充分体现出孔子充分肯定人的能动性,即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孔子曾以自己作为范例来传达“学”的重要性,“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论语·述而》),并用“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来形容学习的急迫性。而对于“思”,孔子则有这样的论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是这并不是说孔子不重视思考,孔子欣赏的最佳学习方式是学思结合,他认为思维过程的能动性和整体性在“思”和“学”的范畴的相互依赖中暴露无疑[4]30,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

3 文行忠信,致力于学生的人格塑造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而且在私学教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其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孔子不仅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成熟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教育理想、原则,而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采用了灵活而极富成效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不仅明确树立并始终贯彻自己的教学宗旨和育人目标,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学内容[2]251。孔子的教学内容如同天之繁星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一言以蔽之,即“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清代学者刘宝楠如此释义“四教”:“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忠以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5]即孔子致力于从多种维度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

“文教”即“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化学生,就是说孔子所传授的主要内容是《诗》《书》等典籍和礼乐之教。孔子以《诗》《书》等典籍为教材,不仅重视教导学生文献上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学生在修身、处事、从政等实践中如何践行所学。《论语·学而》篇中子贡与孔子讨论做人的原则时,阐述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高兴地回答道: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因为你懂得通过已知来推测未知。”孔子对子贡的赞赏正是其重视学生践行所学的例证。孔子“文教”内容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教导学生礼乐。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并且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行”即躬行也,《论语》中有多处对“行”的论述,如“言忠信,行笃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论语》中出现的“行”主要有两种释义:一是作名词,即行为;二是作动词,即躬行、践行。孔子更多强调的是躬行、践行,躬行和践行的内容也就是其“文教”内容。“忠”与“信”在夫子的思想中多以结合体的形式出现,即“忠信”。“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如果人忠信的话,即使在边远地区也能够通达;相反,如果不忠信的话,即使在家乡也很难通达。在这段话中孔子以能否通达取决于忠信与否为例阐释了“忠信”的重要性。但是孔子并不盲目地“忠信”,诸如孔子蒙难蒲地时,被迫与蒲人订立盟约,最后却违背盟约,逃亡卫都。子贡不解,孔子说:“我们被强迫所签订的契约,即使神灵也不会认可,当然不必遵守。”(“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总之“文、行、忠、信”四教作为孔子育人的主要内容,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文”与“忠教”之学的教导可以使学生将诸美德内化于心,“行”则是将内化于心的美德外化为为人处世的方式、原则。“文”与“忠信”之教主要致力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而“行”则是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转变。

4 君子不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进行“文、行、忠、信”四教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为谦谦君子,并且孔子对君子进行了限定,即“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孔子所期冀的理想型君子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不是只限定在某一个方面。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篇。《论语》中的君子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具有才能和美德,即道德品质层面的“君子”;另一种是指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即社会地位层面的“君子”。“君子不器”中的君子应取前者,即道德品质层面的君子。“器”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六次,分布在不同的五篇五章中,具体如下:《八佾》篇中的“管仲之器小哉?”,这里的“器”作名词,是指气量、气度;《公冶长》篇中的“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这里的器均是指器皿,为名词;《子路》篇中的“及其使人也,器之”,这里的“器”作动词,为度量、考验的意思;《卫灵公》篇中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为名词,引申为工具之意。而“君子不器”的“器”应取名词器皿之意,其意思是说人不能像器皿一样,只具有某种单一的才能,引申之意就是要全面发展。

孔子的“人要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在广博的教育内容之中。孔子不仅教学生《诗》《书》等典籍,还教导学生礼乐之道;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忠信”教育,教以为人处世、治国理政之道,可以说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局限在单一维度,而是全方位的。“人要全面发展”的观点还在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中有所体现。因材施教就是指将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孔子对于学生相同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有时对同一人同一问题的回答又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异就是“因材施教”的例证。诸如《论语》中记载了樊迟两问“知”、三问“仁”答案各不相同。《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子路》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之所以对樊迟的同一问题有不同回答,是因为他的答案是侧重于不同的方面的。将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出发所给予的释疑进行综合,就会得出对该问题完整、全面的看法和解答。通过对学生相同问题的不同解答,将会促使学生以多种、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法的运用自如,不仅需要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先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亦最能体现以学生自身的不断进步与成长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动态特点[2]244。

5 结语

总之,孔子作为遗世独立的伟大教育家,无论是其教育思想中“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还是“君子不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的关怀之情都流露出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些熠熠生辉的教学观念、原则仍然适用于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发挥着当代价值。

[1]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29—474.

[2]林存光.孔子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104.

[4]郝大维,等.孔子哲学思维[M].蒋弋为,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5]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校水,点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274.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2.027

2015-02-05

王光明(1991—),男,山东曲阜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

G40-09;B222.2

A

1674-6341(2015)02-0058-03

猜你喜欢

不器忠信能动性
《“君子不器”钟表》
《论语》知多少?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君子不器”新探——基于先秦儒家“文”“质”关系的一种可能性解读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篆刻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