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井音乐生活中的“剧场”与“舞台”
——兼论粤剧传承与茶楼经营的共生性发展
2015-03-29居地希
居地希
(星海音乐学院 声乐系, 广东 广州 510006)
广州市井音乐生活中的“剧场”与“舞台”
——兼论粤剧传承与茶楼经营的共生性发展
居地希
(星海音乐学院 声乐系, 广东 广州 510006)
通过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从广州荣华楼个案上演粤剧、粤曲的演出情况入手,并从广州地区有着较长历史的“赴茶楼品茗赏曲”这一市井音乐生活方式日渐式微的现状出发,引发了对粤剧传承与茶楼经营的共生性发展的思考。
广州; 市井音乐生活; 粤剧传承; 茶楼经营; 共生性发展
“赴茶楼品茗赏曲”——是在穗居民颇为偏爱的生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也是广州市区较为普遍的社会音乐生活,亦或称为“市井音乐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样的“剧场”与“舞台”悄无声息地从人们的视线中褪去了往日的色彩。目前,粤剧、粤曲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如出现了人才匮乏、观众断层、市场萎缩等问题[1]。两者在某个时代的共生发展,而如今两者的日渐式微现象,让笔者不禁产生了对于粤剧传承与茶楼共生性问题的思考。
居住在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东路一带的,或是距此地路途较远的居民都会慕名而来,某些居民成为了茶楼的熟客,不少人将其视为自身的“情感支撑”,将此处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精神寄托。而笔者与一位学生作为“体验者”于2013年4月的一天初次踏入这座“剧场”,观看了一场粤剧、粤曲表演。这可以视为民间自发性的伴随着维系商业运营的,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一种保护行为。本文以这场演出为出发点,引发了如下思考:
茶楼是如何兴起而兴盛的?粤剧、粤曲等传统音乐品类是如何登上茶楼舞台的?基于以上的提问,在“赴茶楼品茗赏曲”这一市井音乐生活方式日渐式微的现状下,如何再实现两者共生性的延续与发展?
一、剧场中的人与事:在穗居民何以赴茶楼“品茗”
从广州荣华楼这一市井音乐生活中的“剧场”中的人与事入手,初探在穗居民赴老字号“品茗”之形成的缘由。
1.广州荣华楼的基本状况
谈到广州老字号,十有八九是说广州的餐饮业。广州餐饮老字号大多数创建于清代并得到蓬勃的发展。
截止2011年,广州的陶陶居、莲香楼、云香酒楼、荣华楼四家餐饮老字号,撑起了广州餐饮老字号悠久的品牌。
荣华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至今已有138年的历史。原址始建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东路708-712号,位置一直未变更。最初为一栋砖木房,店庆60周年时,改建为层混凝土楼。现今分为酒楼、西饼店、西关小吃三个铺面。西饼店和西关小吃店位于一楼,酒楼位于二楼。沿着楼梯上二楼,便可到达“剧场”。
剧场内放置了二三十张园型桌,每张桌可围坐三五人。剧场中间的两旁是酒楼结算用的方台。正对面正是粤剧舞台。茶客三五人围坐于圆形桌旁,点上传统的“一盅两件”,即一壶茶,两件点心,等待着舞台上粤剧、粤曲的上演。这一连串的“动作”似乎成了赴荣华楼的居民的习惯与常态。可以说,是茶楼的“一盅两件”与舞台上的粤剧演出塑造了观众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茶客,又是戏迷。
2.在穗居民“赴茶楼品茗”
据《广东新语》,岭南人种茶始于唐代。由于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经济商业发展状况等,使得该地渐趋形成了好饮茶的生活习俗。广州属于热带气候,多湿热天气。广州人爱“叹”茶,由来已久。朋友见面便以“饮左茶未”(饮茶没有?)相互问候。明代末年,在广州就出现了茶楼。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唯一出口茶叶的通商口岸,茶市极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州成为唯一通商口岸,人口急剧膨胀,贸易额激增,贸易主要商品由丝绸变为茶叶。清光绪、清同治年间,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出现了“一厘馆”、“二厘馆”等茶楼,一天分三市:早市、下午茶及晚市,三市都极其热闹,尤其早市最为热闹。随之,茶楼数量激增,形成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状况。上茶楼的茶客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茶楼作为待客的场所。饮茶时配有点心,广州茶楼的点心品种繁多,茶客一般点上一、两件点心,便形成了“一盅两件”的这一茶楼饮食传统。
二、舞台上的演出:粤剧、粤曲表演何以在茶楼得以呈现
从广州荣华楼上演粤剧、粤曲的演出情况入手,初探粤剧、粤曲表演在茶楼出现并盛行的缘由。
1.广州荣华楼的演出情况
粤剧演员像往常一样,随着茶客的掌声及欢呼声登上舞台。该场演出由“云峰粤剧团”进行演出。演出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粤曲演唱;下半场是演唱粤剧折子戏。
上半场演出时,演员未着戏服,脸上着淡妆。舞台上的演员与剧场中的茶客,更多是一种呼应与互动。表演中既有对唱,也有独唱。演员在演唱过程中,不时传来茶客跟唱的音调。还设置了茶客演唱环节,茶客任意登台献唱。粤曲《边个说我傻》将演出推向了第一个小高潮,“剧场”中的茶客仿佛无人不晓这支粤曲。演出中间,部分茶客会手着红包献给舞台上演出的演员。每首粤曲唱毕,演员都会从舞台来到剧场中间,与茶客握手、致谢。笔者在“握手、致谢”这一场景上“定格”了良久:台上、台下的距离如此之近,或许是茶客乐于驻足于此的原因之一。
暂歇之后,茶客们等待着当日粤剧折子戏的上演。当日上演的粤剧折子戏是粤剧《范蠡与西施》中的《别馆盟心》。演员的戏服与装扮,舞台道具、场景布置、演员对角色的细腻刻画与演绎,将人们带入了中国古代纷繁的春秋时期,带入了范蠡与西施为复国仇而舍儿女私情的情感矛盾之中(西施对身赴吴国的种种迟疑与不舍,范蠡对国家危机的种种感慨与忧虑)。粤剧折子戏的上演带给茶客们更多的是艺术上的熏陶。下半场演出中,茶客们不能如上半场间或品茗,间或跟唱,亦或登台演唱,而是专注于舞台,继而渐入情境。茶客们以各自的欣赏经验与生活阅历为基础,通过想象完成了观赏体验。台上台下的距离愈发靠近。演出毕,演员们像上半场一样谢幕致意:走到台下与茶客握手、致谢。
2.在穗居民“赴茶楼赏曲”
茶楼成为粤剧、粤曲等传统音乐品类的存在空间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传统音乐品类在传播、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传统音乐品类自身的发展与成熟;传统音乐品类从业人员的生存需求促使。传统音乐欣赏者接受习惯的形成。
粤剧最早诞生于广东佛山,早在明嘉靖年间已在社会上流传开来。20世纪初,从农村流传至城市,从中州音改为粤语;由假嗓演唱改为真嗓演唱。唱腔中加入为群众熟悉的广东曲艺(如南音、龙舟、粤讴、木鱼)等音调,地方特色日益浓郁,倍感亲近,使粤剧逐渐根植于广大的市民阶层,拥有广泛的欣赏群体。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出现“薛马争雄”的局面,提高了粤剧的艺术创造。粤曲艺术经历了“八音班时期”、“师娘时期”、“女伶时期”的发展过程。“师娘时期”,众多师娘为了生计,登上茶楼唱曲;之后女伶取代师娘登上茶楼舞台演唱。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茶楼,如越秀、荔湾一带,惠爱路(今广州中山路)、长堤一带的茶楼,几乎每天都有粤曲表演。省港女伶之间交流也渐趋频繁,广州女伶小明星与港伶张月儿在穗茶楼轮番搭台演唱,形成粤曲发展史上的“星月争辉”。可见当时“赴茶楼品茗赏曲”这种市井生活的兴盛。可以说,当时粤剧表演与茶楼经营的联动效应达到了“高峰”阶段。
粤剧、粤曲等在历史长河中,形成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也增强了其传播形式多样化的可能性。演唱场地从农村戏棚、戏台到城市戏院、剧场,随着广播、电影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兴起,并与之结缘,生成了促使传统音乐品类得以呈现的不同存在空间:或通过登上舞台进行现场表演,或通过电波进行传播,或通过银幕进行展现。其中,茶楼(剧场)中舞台上的演出,在同一时间轴与空间维度中,形成了互动、共融的“观与演”的关系。欣赏群体形成了对于传统音乐较为固定的聆听方式与接受习惯。几种不同的存在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并行不悖地前行并保留下来。
“老字号”(传统茶楼)是在历史长河中建构起来的粤剧、粤曲等的存在空间,也影响着它们的风格特征。在这个特定的存在空间,艺人、茶客、茶楼经营者也赋予了戏曲(曲艺)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一存在空间的演出也进一步提升了粤剧、粤曲的文化价值。上世纪80、90年代,广州的演出粤剧的茶楼将近50家,而至如今只剩5家[2]。
而今,如何维系传统音乐文化与老字号昔日的辉煌,如何将往日关于“叹茶”、“赏曲”、“观剧”的集体记忆,从“过去时”维持至“现在时”并延续至“将来时”?
三、粤剧传承与茶楼经营的共生性发展
通过“赴茶楼赏曲品茗”的这种市井生活形态在广州荣华楼剧场中、舞台上的具体体现,笔者引发了关于粤剧传承与茶楼如何实现共生性发展的思考。
传统音乐文化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老字号也有其特殊的经营模式。上世纪30年代,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随着广府音乐文化与广州茶文化自身发展因素,两者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获得了“联合”。历史发展到当下,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在穗茶楼,继续维持着这两种文化的“联合”,继续维持着两者之间的共生性发展。笔者认为,当代社会实现粤剧传承与茶楼的共生性发展,应该做到:粤剧、粤曲艺术与粤剧团、曲艺团自身的革新;保持粤剧艺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粤剧艺术演出环境的人文调适;“经济自救”、“文化自救”、“经济自救”的联动。
1.粤剧、粤曲艺术与粤剧团、曲艺团自身的革新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自身革新与发展的。粤剧、粤曲在唱腔成分上经历了本体音乐文化与外省音乐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演唱语言上都经历了由“戏棚官话”到“广州方言”的转变。人才的不断涌现与相互合作,加快了传统音乐文化自身革新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音乐多元化发展是外因,而文化自醒是内因,外因推动内因,实现中外古今各种音乐文化协调相处,多元并存,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在保持戏曲固有特点,保持“粤”文化色彩。保持固有特点,注重剧目题材、内容的革新,舞台设计等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深入群众,走近青少年;并不断挖掘本土传统音乐文化色背后所蕴含的与“粤”文化相关联的深刻内涵。
粤剧剧团、粤曲曲艺社可以说是粤剧、粤曲等传统音乐品类的传播载体。传播载体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拥有独立的经营权。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载体,不仅是商业性的组织,而且承担着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宣传、教育任务[3]104。因此,既要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识到剧目的上演、呈现是一种“艺术生产”,符合艺术生产的规律。也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从本质上起到“引导”、“宣传”、“教育”的作用。
2.保持粤剧艺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粤剧艺术的“生态系统”是指粤剧、粤曲等的生存状况与其周围注重文化脉络(因素)的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区域,茶楼是粤剧剧团、粤曲曲艺社上演粤剧、粤曲表演的载体之一。由此,茶文化、饮食文化和粤剧团、曲艺社成为粤剧艺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文化脉络(因素)。
上世纪30年代,在粤剧发展史和粤曲发展史上分别出现了“薛马争雄”和“星月争辉”。“薛马争雄”期间,薛觉先领衔“觉先声剧团”踞广州演出,马师曾领衔“太平剧团”踞香港演出。两者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了粤剧革新与发展。“觉先声剧团”与“太平剧团”只是当时众多粤剧剧团中具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粤剧剧团。这些剧团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粤剧)的传播载体,也为戏院、大型商店天台戏曲演出场地增添了更多的人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载体与演出场所持续发展的统一,维持了这一“生态系统”的稳定。
“星月争辉”期间,广州女伶小明星与香港女伶张月儿在广州永汉路(今广州北京路)“拱北茶楼”轮番上场献唱。如上文所述,众多女伶“两两搭档”,登上茶楼舞台,或自弹自唱;到女伶时期,加入乐队伴奏等,促进了粤曲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粤曲欣赏群。设想,有更多像云峰粤剧团的民间粤剧团驻足于茶楼这一剧场,形成擂台式的“争雄”抑或“争辉”。将提高传统音乐文化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活跃度,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前音乐多元化背景下获得重生、发展、复兴。
“赴茶楼品茗赏曲”作为一种社会音乐生活,可以说,当时的茶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传统音乐教育的功能。设想,有更多的像荣华楼的百年老字号在继续广州特色“一盅两件”式服务的同时,与粤剧团进行合作,为其营造剧场,搭建舞台,将推动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载体与老字号持续发展的统一。
3.粤剧艺术演出环境的人文调适
粤剧艺术演出环境的人文调适,实际上是“人”与“环境”的协调、融合关系。
传统音乐的呈现与传播离不开适宜的演出环境。从这场演出来看,茶楼的空间为粤剧演出(粤曲表演)提供了特别的“剧场”和“舞台”。茶客席(观众席)与舞台是整个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出于茶楼经营,抑或是粤剧团维持生计等方面的因素,茶楼营业者、茶客(戏迷)在剧场内自由“穿梭”,势必会影响到演出的听赏秩序。茶楼作为市民餐饮品茗的公共场所,相对嘈杂的环境,势必影响演出质量。舞台后面的乐队相对“高分贝”的伴奏音响也会造成听赏上的不适感受。茶楼的演出环境,相对于在戏院、剧院等剧场等演出环境,就显得略有些“无序”。如何正确处理茶楼演出环境与粤剧、粤曲听赏的关系,在于观众保持“戏迷”与“茶客”双重身份的统一。在“听赏”与“品茗”中,保持同样的心境,体味历史悠久的“赴茶楼品茗赏曲”市井音乐生活的内在意义。也在于茶楼经营者对“赴茶楼品茗赏曲”这种精神生活的认同,对驻足于剧场的演出团体的认同,对茶客、戏迷双重角色身份的认同。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4.“经济自救”、“文化自救”、“精神自救”的联动
“赴茶楼品茗赏曲”这一社会音乐生活,包含了“经济”上的成分:茶楼经营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也包含了“文化”上的成分:茶文化与戏曲、曲艺文化的交融;同时包含了“精神”上的成分:市民走进这种音乐生活,就是一种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前提下,所追求的精神生活。面对茶楼经营面临困窘、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自救”成为“改观”、“进步”、“革新”的原动力。“经济自救”“文化自救”、“精神自救”看似三个独立的词语,在当代社会维持“赴茶楼品茗赏曲”这一市井音乐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了串联与联动。百年老字号维持其经营保持经济效益,视为“经济自救”;粤剧团设台表演,满足茶客(戏迷)们的精神需求,视为“精神自救”,粤剧、粤曲艺术从业人员、茶楼经营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传承、传播延续茶楼文化,以及“赴茶楼品茗赏曲”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使命,视为“文化自救”。这一连串的“自救”行为形成一个“连环扣”,维系着茶楼“老字号”特有的“百年味道”,相互生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荣华楼于2013年8月内部维修暂停营业。2014年1月,荣华楼重新开业,内部装修一新,却少了“百年味道”。常以此为演出阵地的云峰粤剧团离开了荣华楼的剧场,移师至广州海珠区凤安龙胜酒家,继续着传播、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事业。如今能听赏粤剧、粤曲的茶楼屈指可数。这种社会音乐生活的日趋式微,必然引发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思虑与担忧。
戏曲艺术、曲艺艺术的起源、形成与成熟也历经了峥嵘岁月。2006年5月,粤剧被中国国务院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继昆曲之后,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中国戏曲剧种。
“老字号”最珍贵的是那背后所凝结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的缩影、文化的记忆、特定的地理标识。“老字号”品牌的形成需要历史的积淀;在老字号“品茗赏曲”记载着当时的市井生活状态,记录着城市人的一段生活轨迹,保存着城市人的一段集体记忆,折射出城市文化生活的繁荣。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老字号”曾经是传播粤剧、粤曲等传统音乐品类的阵地之一,应对“老字号”重新定位,探寻“老字号”青春常驻的良好机制[4]。探讨传统音乐文化与老字号的共生性发展,或者是探讨对两者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在保护一段历史,延续一种文化。笔者认为,两者不能分离,讨论两者“共生性”问题将有助于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粤剧的共生性的发展,除了上述粤剧、粤曲艺术与粤剧团、曲艺团自身的革新;保持粤剧艺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粤剧艺术演出环境的人文调适;“经济自救”、“文化自救”、“精神自救”的联动等,也需要政府、民间、学术界等社会各界的多方面、多层保护。
[1]余勇.粤剧的生存状况及传承与发展[J].南国红豆,2013(1):15-16.
[2]郭权.百年荣华楼焕发新姿[J].南国红豆,2012(6):37-39.
[3]杜池祯.剧团改革刍议[J].戏剧文学,2004(10):103-104.
[4]郭庆生,戴青森.中国老字号忧思录[J].发明与革新,1997(7):29-30.
Theater and Stage in Guangzhou City Music Life——And Discussion on the Symbiotic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Drama Heritage and Tea House Operation
JU Di-xi
(DepartmentofVocalMusic,XinghaiConservatoryofMusic,Guangzhou,Guangdong510006)
Using the method of on-the-spot investigation,beginning with the performances of Cantonese operas and songs staged in Guangzhou Rong Hua Lou and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living style,going to the tea houses to enjoy the operas and songs,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for Cantonese,is fading in Guangzhou City nowadays,this paper triggers the thought on the symbiotic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operas and tea house operation.
Guangzhou; city music life; Cantonese drama heritage; tea house operation; symbiotic development
2015-06-17
居地希,1986年生,女,湖南长沙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J6
A
1671-9743(2015)07-0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