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利器”
2015-03-29杨彩霞宫先成赵永刚
□文/杨彩霞 张 婧 吴 峻 宫先成 赵永刚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当前,随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实现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而且能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具备更强的竞争实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和特征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力争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方式、掌握一定创业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创造性人才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质;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把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付诸实践,大胆进行尝试。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过大学生未来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的成败则依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强调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而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关注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胆略、智慧、知识与能力去实现创业目标。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与传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相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下列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引导,重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全面提升,重在意识观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区别于单纯的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更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对创造性意识观念的培养;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主动参与,重在搭建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所以高等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形式搭建广阔的平台,努力实现教育目标。
二、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中的问题
目前,经调研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当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在理念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都不清晰,教育价值和内涵严重缺失。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主动长远的行为,而不是救急、功利、被动的行为。我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建立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青年人才,能够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经济活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解决一时的就业之难或者变成企业家的速成教育,更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价值天平导向功利主义的一边。
(二)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实施不完善。表现在硬件、软件投入和资源供给上的不足:
1、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教育,探索前进阶段,教育工作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创业教育实施成功的关键,并且创业教育对教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创业知识结构,而且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阅历,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感性的创业理解。而创业教育和创业课程,担负着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训练创业技能等创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等重任。但许多院校的创业教育师资明显不足,普遍没有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的教师,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教学方式上,教师实践教学比较欠缺,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理论的教授,缺乏对于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指导。
2、实践环节欠缺,受益群体不够全面。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难免停留在各种比赛、报告会的单一形式上,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表面化、情绪化的教育,缺乏持续性的作用,很难在大学生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难以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教授和比赛这种浅层形式上。同时,伴随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变革,虽为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充满机遇的良好外部经济发展环境。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仅有少部分学生受益,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大氛围。创业教育开始于创业大赛,竞赛毕竟是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只能袖手旁观当看客,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业机构,如创业协会等,都是极少数学生参加的机构,多数学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远离了创业精神的熏陶和创业意识逐步形成的小环境。
(三)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成效、水平、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创业教育运行的信息反馈和调整纠偏机制,在创业教育的整个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没有定期的统一评价活动,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就得不到准确的评价和有效的反馈,不利于创业教育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之间的比较与交流。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很多仅仅停留在“师生互评”阶段,学生给老师的授课打分,老师根据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作业进行考核,考核分数高的并不一定就创办了企业或者准备创业,这种评价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企业这一主要标准。
三、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对策
第一,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中央高度重视和鼓励全民创业,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来活跃,可以不断学习与研究更新的行业知识,同时创业亦能解决更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年轻人毕竟缺乏经验,因此创造更好的环境来鼓励与激励大学生创业,非常有必要。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校内自主创业的实践基地和自主开展创造、创新的实验基地。通过提供创业场地及相关扶持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规范引导园区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实践,使大学生及其创业团队在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团队协作、开拓创新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与之相应,学校应从人力、资金、场地等多方面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寓教育于实践中,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理念。创业是高层次的就业,加强创业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家长和大学生主动适应变化的就业形势,在这一前提指导下,成功的创业教育也应建立在对创业阶段给予清晰定义的基础上,创业实体在初建或者不成熟阶段时,充满灵活性,容易改进,行为市场难以预测,因此在创业教育指导过程中,要强化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项目选择以及评估、创业资源获取三方面内容,并据此有意识的调整授课方式,让教学内容无限的贴近跟进创业过程。同时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
第三,强化技能实训和孵化项目实践。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是创业必须具备的基础。一方面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基础教学,对学生进行创业综合知识讲解,夯实基础。通过技能实训让学生真正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真正地进行有准备的创业;另一方面以实践完善理论,对学生进行重点项目评估实践培养,在创业孵化基地中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模拟公司运营环境,进入公司工作角色,承接项目、开展业务、制定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进行自我公司的管理和运营。对创业模式进行模拟训练,待公司孵化发展成熟后,可直接进入市场正常运行。
第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长远意义重大的人才培养工程,在研究实践、存在问题和经验的基础上,要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指导。其中,评价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挥棒”,评价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运用科学评价观和方法,系统的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对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出合理的判断,对学生此方面的信度和效度做出评价,规范创新创业教育行为,反馈教育教学,完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以创新创业型技术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及考试制度,建立学习研究、实践体验、自主创业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辐射惠及更多学生,以实习实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和社会实践为依托,持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 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
[2] 赵传志.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 张睿,王德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探索,2008.
[4] 韩梦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