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持续影响力基本特征及获得路径

2015-03-29金起文赵书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影响力文化产业文化

□文/金起文赵书昭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文化持续影响力基本特征及获得路径

□文/金起文赵书昭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提要]文化持续影响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但目前人们却很少关注或提及它,这不能不说是理论研究的缺失。本文分析文化持续影响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提出获得文化持续影响力的主要路径。

文化持续影响力;特征;路径

收录日期:2015年9月7日

在全球化传播时代,任何一种文化传播都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其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无论达到何种程度,获得广泛而持续的文化影响力都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人们很少关注或提及文化持续影响力问题。这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缺失,而且在实践上也容易造成重文化产品输出数量、规模,轻文化产品输出的质量和效果。中国文化只有具有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才能够真正“走出去”、“走进去”。

一、文化持续影响力基本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文化持续影响力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范围广泛、程度深远、时间持久的文化认同。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是一种可以改变他人的政治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力量。

(一)渗透性。文化持续影响力的作用方式是潜移默化的。从文化自身特点来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其影响力主要不是通过强制或收买而是通过吸引和认同,使其他国家或民族自觉自愿接受。从被影响对象的行为后果来看,文化持续影响力主要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形成自愿接受和追随仿效的结果。

(二)稳定性。文化一旦沉淀于个体的内部系统,就会成为相当稳固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而祛除旧有观念和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可谓“其来也渐,其去也缓”。当一个国家把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优秀产品,通过多种模式进行有效传播,被其他国家或民族接受和认同时,它就会释放出潜在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深远的影响,从而增强它的稳固性。

(三)扩张性。文化影响力一旦成为人们的内在心理构成,就会成为人们行为的促发因素,在人们的长期行为中产生持续效应,文化影响就会由点及面、由少到多、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调到丰富、由低级到高级,就像滚雪球似的,愈滚愈多、愈长,弥漫为大面积影响。

(四)持久性。从文化传播内容看,它传播给受众的是一种潜在的文化价值标准、一种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状态具有强大的渗透力量。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可以改变整个社会成员的精神面貌,改变社会主流的风气与习惯。从文化传播过程看,受众对文化信息达到较多的接触、较高的接触频率以及较长的接触时间,收到了融入其中的效果。从文化传播形式看,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文化特点,用本土化的、贴近当地人思维习惯的方式来构造信息,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并从满足人对娱乐的共同基本需要入手,增加文化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使接受者产生思想感染力、情感亲和力、精神震撼力,从而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二、获得文化持续影响力的主要路径

(一)要不断地提出被广泛认同的新思想。任何民族文化能否被外部世界广泛接受,主要取决于其价值观的普适性和吸引力程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和为主线,劝导人以和为贵,从而达到家庭团结、睦邻友好、社会协调。在和的理念下,一些中国青年学者提出了“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并获得了广泛关注。我们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新理念,它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是站在全球秩序角度,而非仅仅狭隘地站在中国自己的角度,来实现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建立民主的世界。我们致力于打破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逻辑,谋划与传统大国合作共赢、与新兴国家携手共进,提出了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上述这些思想的提出不仅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要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当今世界,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够广为流传,就能在国际舆论中获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要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传播技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强大的技术传播平台,用先进传播技术来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整合已有的传媒资源,打造若干在国际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话语权的新闻传媒集团,加快海外中华文化中心建设和对外网络建设,构建具有强大传播能力、覆盖广泛、多语种、受众广、信息量大的文化传播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宽带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新兴传媒,不断创新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和传播方式,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催生新的文化载体、文化样式和文化业态,不断创新话语体系,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三)要构建发达的文化产业。任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扩张和文化持续影响力的增强,都与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分不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所占比例比较低,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不足4%,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一是要加速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采取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带动文化产业升级;二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资本融合,鼓励更多的文化企业上市,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和经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扶植一批发展前景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完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项目融资贷款、信用贷款机制,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三是全面审视已有的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切实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理顺关系,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合作,着重抓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业的出口,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四)要不断满足国外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它的民族性,世界各民族都在自己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因此,传播民族文化必须有“量身定做”的意识,在国外介绍、传播中国文化,必须首先找到一个共同的点,即找到我们与外国人怎么开始接触这个切入点;文化交流不是一个你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情,是客观的、必要的,我们尽量在一种基本上互相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对方的思维方式的条件下,能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文化走出国门要根据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区别对待,给他适当的文化;要考虑国外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更要琢磨外国人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能看懂什么,满足对方的需要。同时要考虑怎么用最简单的语言能把它讲清楚。只有真正满足他国民众需求的文化才能在异国他乡具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乐黛云.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N].人民日报,2012.6.7.

[2]吴桂韩.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新探[J].理论导刊,2012.12.

[3]叶朗.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J].前线,2013.8.

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保持河北文化持续影响力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HB15SH019)

G124

A

猜你喜欢

影响力文化产业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