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工厂:中国家电制造业突围

2015-03-29姜红德

中国信息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长虹海尔工厂

本刊记者|姜红德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所有员工提出了一项核心要求:“与用户零距离。”互联工厂就是要“互联出用户的最佳体验”,实现大规模定制,这已经是海尔内部的共识。

在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分别引领了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被定义为以物联网和智能工业机器人为主导的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其影响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随着工业大数据、3D打印机、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智能工厂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中国,以海尔、长虹等为主的家电制造业企业纷纷推出互联智能工厂,打破了制造业原有的管理层级和生态体系,互联网+协同制造的模式将率先在家电行业引起新一轮变化。

家电企业“新常态”下突围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被锁定在家电制造业,近年来一些业绩不佳的家电企业倒闭的消息不断传来,剩下的都是千亿元级别的制造业大户,如今这些家电制造业巨头们也都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

创维集团总裁杨文东表示,“家电行业之前的高速增长(两位数)很难再现,专业化的品类老大普遍陷入增长的窘境,企业都在思考未来的增长空间在哪里。”他认为,多元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出路,但是企业同时也要面临多元化发展的诸多问题。

也许官方的明确态度给制造业指明了方向——未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结合会给自动化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中国制造的人力优势逐渐消失,而来自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压力,中国工厂转型升级已经势在必行。

今年,中国多地掀起了“机器换人”的热潮,机器人市场迅速放大。看到了机会后不少企业开始进军机器人产业,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大建机器人产业园,希望在未来的机器人革命大浪中抢得制胜先机。 “机器换人”是智能工厂发展的必要阶段,未来的智能将是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定制。

让家电制造业企业主动突围的还有互联网企业的渗透。也许人们还记得两年前格力董明珠和小米手机雷军的赌约,在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下,这些千亿元制造业大户的处境也十分尴尬。除了小米,京东、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都开始向传统家电制造业渗透,此举加速了美的、海尔和长虹等企业向互联网转型,也许未来纯粹的家电制造企业将不复存在。

作为“千亿元”俱乐部的重要成员,美的集团的优异表现得到了极高的关注。无论集团整体成功上市,还是内部精品战略调整,抑或与互联网+企业的高调“联姻”都在家电业2014年的史册上留下深深痕迹。

面对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思维产生

集体焦虑,也许不仅是中国家电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对整个中国制造业来说,突围已经是如箭在弦。

海尔互联工厂的破与立

海尔集团自2012年起进入网络化变革,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海尔在沈阳、佛山、郑州和青岛新建的四个互联工厂,已经能够生产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四大品类的定制化产品。在组织转型和搭建互联工厂的实践中,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所有员工提出了一项核心要求:“与用户零距离。”互联工厂就是要“互联出用户的最佳体验”,实现大规模定制,这已经是海尔内部的共识。

据悉,海尔互联工厂本质是将用户需求与工厂无缝联接起来,即前联研发,后联用户,把企业制造部门、研发部门、营销部门与用户、利益攸关方等并联在同一系统内,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内外互联、信息互联及虚实互联,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海尔沈阳冰箱工厂负责人孔庆堂介绍,内外互联主要是指工厂与用户、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互联。与用户互联,即用户可通过线上平台下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冰箱的颜色、款式、性能等,这些信息可直接传送到生产线工位,输入个性化定制需求;与供应商互联,即让供应商参与产品及方案的前端设计,交互出一流的模块、一流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今年8月20日,山东省“互联网+制造”现场会议在海尔大学成功举办,吸引了全省上百家制造业企业代表参加。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如果不能互联网化,制造业就没有出路。张瑞敏表示工业4.0不能把它局限地看作一个工厂,特别不能说机器换人,或者做一个智能工厂,这个不是最终目标。海尔互联工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对原有的企业全系统全流程进行一次彻底颠覆。这些颠覆主要体现在:第一是对企业的颠覆,第二是对顾客概念的颠覆,第三是对员工的颠覆。

张瑞敏表示,海尔互联工厂聚焦完成这三个颠覆的目的,实际上也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型和升级: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不仅要去中心化,也要平台化,在这个平台之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过去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有的只是平台主、小微主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关系能够更大程度上发挥网络的优势,实现为用户为中心,完成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生态价值重组。

海尔围绕互联工厂,提出了要打造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构建以U+智慧生活体验为核心,1+7平台,其战略目的也比较明确,就是期望实现工业4.0体系中的端到端集成,更进一步是为了实现横向集成,最终成为家电业的新工业生态的领导者。

对于海尔的互联工厂的大胆探索,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表示出一些担忧。据工业4.0研究院掌握的数据显示,海尔为了推动互联工厂的战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按照目前核算来看,大概要10年以上才可以获得收益,这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但他同时认为,海尔构建互联工厂为核心的创新模式,的确是中国不多见的工业4.0实践样本。

透明工厂让信息流动起来

除了海尔,另一家家电制造商也同时布局了智能工厂,它就是四川长虹。有消息称,长虹将打造“透明工厂”,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可视化,让消费者在定制家电产品后,可亲眼见证其诞生过程。

在不久的未来,你可以随心所欲、自由无度地“DIY”家电产品,包括尺寸、颜色、软件、功能等所有参数,甚至还能指定某个零件。而且,你与工厂之间再无障碍,从生产到运输,所有内容都是可视的,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观看机器人把一个又一个零件安装在自己定制的家电上,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以上种种,就是长虹基于进一步融入互联网的目标,根据工业4.0的特点,为用户精心打造的家电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消费者与工厂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当个性化定制愈演愈烈时,工业4.0的概念大行其道。这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客户、消费者而言,是个强调个性和定制化的时代。长虹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潘晓勇表示,长虹推动个性化定制的目标,是打破桎梏,为消费者打造舒心、舒适而且与众不同的生活,“比如电视的Logo一般是长虹标志,我不要长虹标志,用儿子、女儿名字可以吗?然后开机画面,加全家福可不可以?再比如配置,增加一些硬件和软件服务,还有售后服务,都是可以的。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他喜欢的定制内容。”

长虹规划的的工业4.0,是实现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升级制造,但成本相当于大机器生产的成本,并不昂贵。这也意味着大生产可以用新的方式进行,越来越多的低价值生产的产业方式会与高技术进行混合,可以用同一个工厂,来生产越来越多不同的产品。

在高度个性化制造方面,长虹的探索时间比较早,也有了更多的技术保障。目前,长虹的信息化已全面覆盖了制造、物流、财务、营销、研发等运营环节。在长虹“智能系统管理平台”中,从互联网、大数据、云到智能制造、智能研发和智能交易各个环节被相互贯通,生产设备不再是过去单一而独立的个体,信息在不同的设备之间“流动”。

猜你喜欢

长虹海尔工厂
化险为夷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新版《海尔兄弟》第一季有望暑假上线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植物工厂
长虹招蜂引蝶
谁丢了长虹的品牌资产?
长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