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则“破坏者”:Uber

2015-03-29编译陈耕艺

中国信息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破坏者私家车专车

编译|本刊记者 陈耕艺

5月9日,来自《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Uber(优步)正在计划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融资。此轮融资额度将会达到15亿至20亿美元的规模。经过此轮融资,Uber的估值将有望达到500亿美元,从而将成为有史以来拥有最高估值的创业公司。在此之间,只有Facebook在上市之前估值曾达到过500亿美元。我们都知道Facebook可以被视为是近些年改变人类社交习惯的最大推动者,所以500亿美元的估值也是对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的一种认可。那么即将拥有相近估值的Uber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为什么它也能够得到投资人如此的青睐?

互联网用车鼻祖

说起Uber的来历,还要先从一个坊间流传的小故事说起。2008年,两位名叫Travis Kalanick和Garrett Camp的好朋友当时正在法国参加LeWeb年度科技大会,当他们走出会场,在风雪交加的巴黎街头等出租车时,竟然一辆车都没有。路边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俩人由此决定一定要推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应用来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于是就有了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大名鼎鼎的Uber。或许这个故事只是后来人们附加给Uber的,但是Uber确实解决了困扰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打车难的问题。

Uber是一家2009年创立于美国旧金山的互联网用车公司。在创业初期Uber被视为“为1%的人提供汽车租赁服务”的打车软件。这么说是因为在起步阶段,Uber的主营业务是高端汽车租赁业务,UberBlock便是这项服务的名称。2012年,Uber推出了名为UberX的第二项汽车租赁业务,新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为市场提供价格更为低廉的汽车租赁服务。2012年7月,Uber正式走出美国,迈进了欧洲市场,Uber在欧洲的第一站选择了英国。就在2012年间,Uber就已经将业务扩展到了美国以及欧洲的10个城市。Uber在美国和欧洲的成功为其寻求拓展世界市场积累了信心。2013年2月,Uber宣布登陆新加坡,意味着Uber正式踏入亚洲市场。同年6月,Uber服务在韩国上线。日本、香港、台北也紧接着迎来了Uber的落户。

Uber的海外扩张逻辑并非以国家和区域为单位,而是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扩张。Uber亚洲运营总监Allen Penn说到;“我们的目标是进驻全球每一个大城市。”截至目前,Uber的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约250个市场。在加大马力拓展全球市场的同时,Uber没有忘记发展除了汽车租赁之外的新鲜业务。近两年,Uber在自己的大本营——美国一直在尝试不同的服务以丰富自身的业务内容,现在与其叫Uber汽车租赁公司,倒不如叫它物流公司来的贴切些。比如在美国经常会有一些特别的节日,比如冰激凌月、猫咪节等等,Uber在这些节日里会推出特别营销,比如帮助用户进行冰激凌配送、猫咪配送等特殊的快递服务。Uber甚至还推出了3000美元从纽约到汉普斯顿的直升机加私家车租赁服务。除了这些假日短期营销,Uber也在尝试推出一些长期项目,比如送餐服务。Uber的送餐服务称为UberEATS,现在已经在美国的芝加哥、纽约、洛杉矶以及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展开了此项业务,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同。一系列的“额外服务”都表明Uber已经不再满足于仅做载人服务,而是要发展为多类型的服务平台。这一切恰巧印证了Uber所具有的硅谷精神,即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满足。

Uber在中国

以Uber为代表的互联网打车服务到底触犯了什么底线才导致了政府部门在此接二连三的调查。

说到亚洲,中国一定是各家公司在亚洲范围内最倚重的市场之一。那么Uber是何时以何种形式来到的中国?2013年8月,上海成为了Uber第一个试运营的城市。Uber在上海首先推出的产品是UberBlack即高端租赁服务。在2013年随后的几个月内,Uber将试运营的业务拓展到了深圳和广州等地。2014年7月,Uber在北京试运营两个月后宣布正式进入北京市场,北京也成为Uber全球进驻的第100个城市。由于UberBlack以及UberX服务均是由Uber和汽车租赁公司合作完成。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更接地气地与中国本土叫车软件竞争,Uber于去年推出了名为“人民优步”的服务,服务依托于Uber技术平台,将认证的私家车统一进行管理,提供最多四人的拼车服务。Uber的拼车概念正是依托北京市政府 2014 年 1 月出台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意见》让拼车的行为有法可依,但私家车不允许进行营利性的营运,于是Uber以非营利的形式将私家车资源利用起来,以拼车为契机切入市场,给用户提供了更低价的服务选择,同时迅速地进行了市场扩张,笼络了庞大的私家车资源。

虽然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在互联网行业,“外来的和尚”似乎并没有尝到太多的甜头。从eBay到亚马逊,国际上鲜逢敌手的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市场都栽了跟头。Uber为了摆脱外国互联网企业水土不服的问题,选择了与中国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扎根中国市场。2014年12月,百度宣布了与Uber签署战略合作以及投资协议。Uber接受百度的战略投资,双方达成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未来将在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化市场、拓展中国O2O服务三方面展开合作。通过与百度的合作,Uber将更好的了解中国市场、适应中国市场。Uber同时还可以享受到百度拥有的地图数据和智能算法。李彦宏在与Uber CEO Travis Kalanick共同出席的仪式上发表演讲称;“Uber与百度这次合作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中美互联网公司深入合作,要为大家探索一条可以效仿的路。”

遭遇与疑惑

Uber顺利的进入了中国市场,又成功的“牵手”了中国互此外,出租车管理部门还会利用手中权力对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打压。比如中国甚至把‘拼车’也定义成非法营运,这种行为显然超出了政府管理出租车市场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范围。许多城市的交通监管机构叫停了专车服务,并把专车定位成‘黑车’,明令禁止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运营和商务租车公司提供类似出租车服务。专车服务的出现打破了出租车市场原有的平衡,损害了现存出租车公司、司机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利益,因此必然会受到一些抵制。总之,随着新的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出现,政府对出租车市场旧的管理方式已经落伍。在如何处理‘专车服务’的问题上,政府应更多把‘简政放权’激发经济活力的承诺落实到实际行动,顺应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方向,而不是为保护暂时的局部利益而对‘专车服务’围追堵截。”联网巨头百度,Uber是否就能够高枕无忧地发展中国市场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步入2015年以后,Uber在广州和成都的办公室分别被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查封和调查。一时间,Uber成为了网络热搜词,大家开始纷纷议论,以Uber为代表的互联网打车服务到底触犯了什么底线才导致了政府部门如此接二连三的调查。

科技专栏记者尚吉刚评论道;“出租车行业的垄断由来已久,打破出租专营、扩大供给的两会提案和建言屡屡出现。交通部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肯定了专车服务的创新尝试,但再次强调车辆要具备合法运营资格。出租车专营的行政审批权力垄断,庞大的出租车行业既得利益群体,都将阻止互联网对于出租车行业的改造,我相信技术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但它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利益交织的中国出租车行业。”

经济学博士,美联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王建在分析专车此类业务频遭抵制时称:“政府的管理部门往往有动机限制出租车行业准入,从而保护自己管理公司的垄断利益。比如北京常住人口在过去13年增长了55%,但出租车数量却仅增加了0.04%。同样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主要城市,造成很多城市高峰时间打车难的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朱海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此类事件的看法:Uber借助互联网,创立了一种更先进的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但动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奶酪,于是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了干预。最常见的理由是说类似Uber这种专车是“黑车”。Uber等各种形式的专车更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的运力,解决了政府自身难以解决的城市交通问题,其实是帮了政府的忙。地方政府对新生事物总是会来个“一分为二”。对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创新比较有热情,给予各种扶持,比如能够带来政绩的项目,但对于有损于自己利益或对政绩没有帮助的创新,往往会找各种借口进行管制。一个真正为城市居民利益考虑的政府都应该欢迎它,而不是制止它。市场的创新总是会挑战政府的权力,比如当出现Uber这种服务时,原来的出租车牌照就不值钱了,管制出租车的权力也贬值了,因此会想方设法地维护它。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刘斌在评论中讲到:“专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政府对租赁运营的管制,极大满足了市场需求。由于现行法律规定专车只能来源于租赁公司,而汽车租赁牌照也受到政府规制,因而政府这种做法实际限制了专车发展。为什么私家车不能成为统一管理下的生产工具?问题显然不是私家车存在所谓的安全问题,要害在于,若放开私家车成为专车,很可能导致专车快速发展,不仅打破交通部门的权力管制,更会打破出租车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导致出租车利益集团瓦解,从而影响到官员寻租,以及资本与权力的串谋。”

Uber全球“封杀”血泪史

其实Uber在中国的遭遇并不是单独案例。虽然Uber所到之处,往往受到乘客的欢迎,但同时也会遭到出租车公司、城市管理者的抵制。除在美国本土部分地区遭遇阻力外,Uber还在韩国、印度、法国、西班牙等14个国家面临压力。Uber 所面临的争议大致有三个方面:当地法规、司机政策、安全问题。由于 Uber开启了公共交通分享经济的新模式,许多国家和城市并没有相关的法规,Uber 是否合法无法定论。另外,Uber 还会涉及到垄断嫌疑。

Uber 诞生于美国旧金山,在本地运营很顺畅,但在波士顿、纽约都分别因为触动传统租车行业的利益而遭到“封杀”,随后又分别解禁。

据悉,Uber刚刚进驻波士顿时,当地警方宣布Uber司机违规并扣车,原因是Uber使用GPS追踪来计算乘客的费用,即用地图计算距离,而不是依靠里程表。当地官员说,GPS还没有被授予执照作为商业衡量装置,不能被用来决定出租车费用。

2014年2月,Uber登陆欧洲,同样引发了当地出租车司机的不满。出租车司机抱怨Uber这类产品提供与自己类似的服务,却不必支付各类费用。

Uber 在亚洲国家同样遇到了不少阻力。印度警方逮捕了一名涉嫌强奸女乘客的 Uber 司机,同时表示他们将对这家美国公司采取法律行动,原因是 Uber 没有对司机背景进行审查。

2014年7 月,韩国首尔政府发表声明,称将会寻求一项法令,以禁止手机打车应用 Uber。声明表示 Uber 违背了韩国“禁止未注册的机构或私人车辆进行私人收费运输服务”的法律。早在2014年4月,首尔政府就对通过Uber 来招揽客户的司机给予罚款100 万韩元的惩罚。

总而言之,以Uber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以他们的方式颠覆着社会中既有的商业模式。无论最终的结果成功与否,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创新思维一定是值得所有行业学习的。

猜你喜欢

破坏者私家车专车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图说
检察版(十)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坐专车最划算的攻略
“破坏者”王巍
机器人“破坏者”
关于安全
我们在变,私家车也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