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关键在海陆统筹
2015-03-28
傅梦孜
“一带一路”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组成部分之一,陆海并重堪为重要。笔者认为,对比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海上丝绸之路有其特殊性,与陆路相比,海上丝路的“路”早已在脚下(水域),不需要开山移土辟路,需要的是由线到点,再由点到点的网络通道。它需要进行港口桥梁建设、设施配套、海洋科技、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关联发展,更需要内外统筹、海陆统筹、多面推进。
海洋强国的兴起要有陆上力量支撑,中国迈向海洋强国必然伴随内陆省份的发展。从历史上看,“美国从陆地走向海洋,以海洋驱动内陆,实现海陆一体化,最终成为世界强国,避免了欧洲殖民国家单纯依靠海洋支撑经济的不稳定情形。”中国具有海陆复合型地缘特性的优势,具备崛起为海陆强国的条件。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需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即中国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海洋发展模式、海洋主权宣示等层面,需要立足于陆地经济发展基础上积极开发海洋、开拓新的增长极,也需要海洋在能源供给、贸易通道、生存空间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国内各省份踊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央层面可以通过“牵线搭桥”,鼓励相关省份借助“一带一路”的走出去倒逼国内互联互通与资源市场的优化配置。此外,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要高度重视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衔接,处理好兼具海陆特征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其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机制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用足市场力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必须突破制约各国资源、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流通的瓶颈,也包括软性的规则和标准,需要与相关国家长期有效的政治沟通。中国可以借助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援助。通过这些机制,鼓励中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取得双赢局面。
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亚投行今年将投放的第一笔融资——为泛亚(海上)天然气管道建设提供贷款,就可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邻国在南中国海的共同开发。尤其是要抓住沿线国家的港口发展计划,推进国内港口与沿线重要港口的“友好港口”建设。软件方面,要完善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自由网络建设与人民币走出去,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
再者,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塑造中国的海缘经济战略方向,要坚持合作共建、共同发展、持久发展原则,既要与沿线国家寻求政治、经济共识,尽可能争取与有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也要争取与现有地区乃至全球性主导性大国的理解与认同,有效与现有地区安排或机制相互衔接,继续妥善处理好与个别国家的争端,战略延伸有度,避免盲目推进。
海缘经济是指国家或地区海洋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经济活动,一国和地区主导国家都会尽可能营造有利于自己的海缘经济环境。历史上,国际政治语境中的大国崛起往往伴随地缘拓展本性。美国汲取了早期欧洲殖民主义凭借武力攻城略地、最终遭拒被逐的失败教训,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认同取代领土占有。对中国而言,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定要坚持合作共建,共同发展、持久发展理念,使海上丝路建设形成的国际海洋秩序更为完善。▲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