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独狼”不是小混混,而会开客机(社评)
2015-03-28
德国之翼坠毁的航班是被有患抑郁症传闻的副驾驶恶意操纵撞山的吗?法国警方披露了黑匣子内容的细节,令人惊悚的猜测随之充斥媒体。
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在迅速缩小,副驾驶员在机长离开驾驶舱后将之关在门外,独自一人制造空难的情形渐渐完整。如果最终结论就是这样,那么除了恐惧,我们能感受到的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对“独狼”式袭击防不胜防的无奈。
“9·11”之后,民航飞机驾驶舱门全面加固,增强了安保功能。那次袭击导致人们把驾驶舱变成可以从里面完全反锁的“堡垒”。这一设计在特定条件下从最安全变成最不安全,颇具寓意。
这些年很多国家为防范恐怖袭击投入大量资源,与此同时,难以向恐怖袭击归类的“独狼”式袭击不时发生。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前者有意识形态的支配,并常伴随政治意图。后者则大多是激情式或情境式的,原有的心理隐患未及时排除,被某些偶然因素触发。
恐怖袭击除了直接损失,还会带来一定范围的政治震动。但恐怖袭击的线索相对容易发现,它们被提前制止的概率也比较高。“独狼”式的非恐怖袭击有逻辑,但缺少规律,它们发生的过程更加隐蔽,预防起来几乎无从下手。
比如要预防德国之翼的这起空难,航空公司就要提前发现那位副驾驶的心理异常,确认他不适合飞行。不难想见,要让这样的干预和排查机制做到严丝合缝,难度很高。这实际意味着大幅提高飞机驾驶员的心理强度标准,它必将以“错杀更多”作为“堵住个别”的代价。
我们处在现代化登峰造极的时代,速度和复杂渗透进生活的大多数层面,我们空前强大,也空前脆弱。如今一个
人所能拥有的破坏性力量是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可能产生犯罪冲动的不光是“小混混”,还有在重要岗位的人。自由的社会环境也使他们策划犯罪更容易。
媒体大规模报道“独狼”式袭击,扩大了它们的社会效应,同时可能会对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形成刺激和启发。模仿既可以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互联网在无意间成为恶性犯罪传播、蔓延的媒介。
当然,正确的社会治理还是会对“独狼”式袭击产生抑制。增加社会关怀,让每一个想不开的人有更多释怀的机会,会让一些以极端方式报复社会的动机自我化解。同时,对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常态化的心理辅导与干预机制。需要指出,由于这是一项需常备不懈,有广泛社会参与的工作,而且它们的效果常常是无形的,如何把这一工作坚持下来对很多社会都是挑战。
就中国的实际来说,前些年发生“独狼”式袭击时,互联网上出现同情袭击者、甚至为他们叫好的极端声音。这太不应该。对一些人悲惨境遇的同情决不能让我们对谴责极端报复社会的行为产生任何犹豫,二者必须分得一清二楚。
德国之翼的空难调查再向整个世界敲响了警钟。然而极端破坏很少有简单重复的,我们必须具备举一反三的认识及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