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2015-03-28侯君邦侯志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供销社供销培训

□文/侯君邦 侯志赢

(1.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2.德州学院 山东·德州)

2015年4月27日至29日,课题组成员到德州的陵城区、临邑县、禹城县以及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等地区的供销合作社对综合改革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该地区合作社发展的现状、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并就下一步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应当说,通过这次调研,看到了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成绩,加深了对供销社发展的认识,提高了对供销社发展的信心,同时也看到了发展中的问题,受益匪浅。

一、供销社发展现状

(一)供销社组织体系基本健全。从调研的地区看,市、县、乡三级供销社基本健全,在枣庄、禹城等地区,基本保留了完善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各乡镇既保留了供销社的组织机构,同时也保留了供销社所拥有的基础设施,为供销社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在德州禹城市,基层供销社开展以粮食种植、收购、储存为主要合作社业务的设施设备保存完善,目前经过修缮更新,利用率大为提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从有些地区看,前几年经过改制、出租、出售等方式,供销社遗留下来的设备设施丧失殆尽,目前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匮乏的困难。

(二)“为农服务”的理念基本树立。从基层供销社发展的业务内容看,基本围绕为农服务开展业务活动。以陵城区的凯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专业合作社服务实现“四统一”,即统一组织采购种子,统一组织采购化肥,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技术跟踪服务指导,统一组织收割、储存、销售。并创造了农民点价销售新模式,即农民在合作社中存放的小麦由农民根据市场行情择机按市价销售,保证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操作给农民带来了超额收益,吸引了大量农户自觉参与到合作社中来,为农服务、惠农服务效果显著。

(三)专业合作社运行基本规范。从调查的德州、枣庄等组建的专业合作社看,从社员组织、机构设置、经营管理、资金筹集、收益分配等方面,基本按照专业合作制规范的要求运行。产权主体清晰,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机构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在制度执行上,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制度的严肃性、一致性。财务透明、清楚,账务规范。这些具有示范性作用的专业合作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可供推广和借鉴。

(四)党建带社建效果明显。在前20年期间,供销合作社职能被弱化、被社会淡忘,现在要恢复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推动。调查发现,地方党委、政府在供销社发展方面支持力度越大,发展成效越大。一些村办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兼理事长,村主任兼监事长,这一方面形成了合作社的有效治理结构,同时在组织社员、生产经营、资源调度、上下协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综合服务格局初露端倪。在滕州供销社看到一些基层合作社的职能呈现多样化、综合化趋势。除了为农业生产开展服务业务外,还具有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日用消费品流通服务业务,同时还具有代办储蓄、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其他社会服务,经营业态包括服务站、连锁店、农机站、仓储点等。枣庄供销社所创立的贵成集团,其下设的日用品超市遍及城乡,成为当地老百姓日用品消费的品牌店。供销社经营服务领域的拓展,使供销社的服务领域遍及农村的各个方面,供销社品牌深入人心,较好地贯彻了中央提出的“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宏伟发展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意识有待增强。合作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来已久,但从目前看,远没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那么深入人心。许多70 后、80 后、90 后的人对合作社不知所云、不知何物。由此带来合作社的社会参与度不够、推进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重视。

(二)供销合作社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调查发现,目前供销社的从业人员基本还是改革前供销社的在职人员,平均年龄在40 岁以上。领导层基本也是原先的老同志,这些老同志对供销社感情深厚,业务熟练。但带来的问题是这些人容易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在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目标要求缺乏长远规划,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农业已不是传统农业,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匮乏,具有知识与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更是凤毛麟角,以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状况发展合作社事业确实力不从心。

(四)合作社发展不平衡。目前,各县、市虽然发展了一些规范的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没有推及多数乡镇、村庄。这与政策引导力度不够有关,也与缺乏有能力的组织者有关。中国农村包产到户30 多年,农村适度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合作社模式就目前来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由示范到推广应是基层供销社乃至政府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否则,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发展的骨干力量、生力军作用将难以有效发挥。

(五)资金匮乏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农村资金大量进城,传统农业效益低下,政府补贴面窄量少。在此背景下,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包括设备、人力、技术受到严重制约。一些基层社的人员即使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发展规划,但由于资金缺乏难以实现。有限的资金互助也是杯水车薪,难成大器。为此,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植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资金回流应当成为农村深化改革的重点。

三、几点建议

在目前党和政府对供销社发展高度重视、供销社发展势头良好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肩负起为供销社提供人才培养、培训的职责。结合调查情况,作为承担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的职业教育,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一)提升对合作社的认知。在目前职业院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涉及合作社的知识很少,学生对合作社的概念非常淡薄。建议在有关专业中开设诸如合作社发展简史、合作经济概论、党和政府有关合作社政策等课程,普及合作社基本知识,使毕业生均能对合作社有所认识,为他们从事合作社事业奠定基础。有条件的话,增加合作经济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合作经济专业人才。

(二)开设合作社急需的专业课程。调查发现,目前合作社急需的专业人才包括:良种培育、种植技术、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合作金融、电子商务等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可在相关专业中通过开发课程、课程改造等措施培养适应基层合作社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加大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人才培养着眼未来、兼顾当前。针对当前合作社急需人才,可通过社会培训解决。调查发现,上述急需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有些县、市自己开办了培训机构,但由于缺乏师资难以有效运转。首先,学校应培养部分师资满足社会培训需要,师资培养可通过自学、派出培训等方式解决;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培训、上门培训、专题培训等。通过短平快培训方式迅速提升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解决当前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在培训过程中,利用供销社的政策优势,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开展免费培训,减轻基层供销社负担。

(四)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促进合作经济健康发展。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误区,比如合作社定位、政社关系、发展模式、运行管理、技术创新等,应鼓励高等院校在这些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提出思路、策略,为供销合作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2015.3.23.

猜你喜欢

供销社供销培训
温存记忆的供销社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