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语言研究

2015-03-28苗德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方法论语言学

苗德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语言研究

苗德成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研究语言的方法常常决定着语言研究的方向及效果,研究语言的方法的选择及更新对语言研究的成效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方法的得当与否关乎到研究工作的方向、进展及研究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后现代主义语言研究从语言观、语言研究方法论和语言研究的科学态度等多方面与现代主义语言研究存在着既有继承更有突破发展的关系,转变和革新语言观和语言研究方法论,对现代主义语言学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改进和补充,为语言研究开创了更宽、更广的新局面。

语言观;方法论;后现代主义视角;语言研究

一、引 言

语言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产物,通过研究认识语言的本质, 促进语言与人类其他学科研究的紧密结合,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同时,也是揭露人类自身奥秘的很好的途径和方式。对语言进行研究,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作指导以便进行操作。研究的方法决定于研究的内容和对象,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也反过来影响着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效果;对语言认识的程度也决定着语言研究方法的选择及革新。研究方法的得当与否关乎到研究工作的方向、进展及研究目标能否最终实现。现代语言学研究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算起,历经100多年的辉煌发展,无论是对语言的认识程度,还是研究语言的方向、方法都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语言学研究范式从结构转向解构、从普适转向具体、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静态转向动态”①,这些至今已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元化局面,可以说语言学的研究正在步入现代语言学之后的一个新时代——“后现代语言学”时代。

二、概说现代主义语言观与语言研究方法论

对语言的总体认识就是“语言观”,一个人的语言观是在思考语言中其世界观的一种具体体现,世界观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对具体事物的看法。所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相应地大体有什么样子的语言观,世界观制约着对语言认识的方法论的形成,语言研究方法论是在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时体现出的思路的总体取向和体系。研究语言时持有的一种带倾向性的思路和方法的定势,成为语言研究的方法论。

(一)结构主义的现代语言观

现代主义语言学发端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一套孤立、自足并可以独自运行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最重要的工具,其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具有符号性,语言符号性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语言是用语音来代表语义的,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还具有任意性、稳固性、渐变性、线条性。

现代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有从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内部构成方面进行研究的,也有从语言的功能、语用的环境、语体修辞等外部使用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的。现代主义语言学的语言研究更加愿意把语言“纯粹化”二分,把语言二分为语言和言语,二分为形式和意义、二分为共时和历时等等相对对立的范畴,以现代语言学为代表的语言观里,语言研究的重点在语言上、形式上和共时上,这都体现了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为主要特点的语言观。

(二)现代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方法论作为思维方法的总结,又是认识论的灵魂。方法论帮助研究者把握理论思维取向、更新研究逻辑等观念,在语言观、认识论等方面给予研究者原理上的指引和提示,研究者据此开发或选用研究方法。②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是对语言客观规律的反映。现代主义语言学在其语言观的指引下坚持采用归纳或演绎或实证的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和论证,主要从哲学、数学、计算机、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中汲取方法元素,对具体语言现象做出论证和解释,为语言学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

三、试说后现代主义语言观与语言研究方法论

对语言观和语言研究的方法论的认识离不开对语言基本特征的认识。语言观决定了语言研究方法论的形成,语言研究方法论又影响着具体语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反过来,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发展革新也促进着语言观的改变和更新。

(一)后现代主义语言观

后现代主义语言观更加强调语言是人类的文化现象,语言不应再仅仅被视为孤立的、自足的、独自运行的系统,对语言、言语的二分,共时、历时的二分,语言“内部”与“外部”的二分都过于直观, 对于语言本质构成的认识可以结合语言的社会交际属性和语用环境并根据研究的内容、目标、根据、目的和方法进行多分,后现代主义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及语言的运用所涉及到的一切相关的东西都应该纳入语言研究的视野。后现代主义语言学认为“对话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语言是植根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之中的社会行为规范”(Bakhtin,1981)③,语言研究不应再就语言而研究语言,而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从重视语言内部符号间的关系转向重视语言外部的语用环境,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把握语言的本质和内涵。

(二)后现代主义语言研究方法论

后现代主义语言学的语言研究强调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究,认为研究方法不再是唯一性的、普遍性的,而是多元化的,要求语言研究方法多元化使人们对语言及其使用的研究从哲学、心理、社会、文化、交际、文学、历史、经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角度不同维度进行探索。以范畴化作为方法论构建的基石,以特定的语言系统和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为根据,对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类;摈弃原有的二元分类论,采取多元化和普遍联系的角度对语言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四、后现代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态度

(一)发散的眼光开放的态度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是语言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人类自身本质特性的一个体现形式,都是人类观察世界的一个角度。要抓住语言的本质,如果只研究一种语言或研究几种语言,最多是无限逼近语言的本质,只有尽可能多地关注语言种类,才能达成揭示语言本质的目的。每一种语言都会有其独特之规律,不必强求每种语言规律的完全简单统一,而应在语言普遍共同性和共同规律上多做努力。在做好各种语言的本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更易获得解释人类语言的本质及揭秘人类自身的奥秘。

(二)纯粹的眼光严谨的态度

世界上的语言数量众多,因为世界交流的频繁和社会融合的加深,语言的交互影响由来已久,有一些语言因为地域相距遥远,形成很多方言;与此同时,很多语言因为各种社会原因,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的结晶,智慧的集中体现,我们有必要对每一种语言都进行记录、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多角度对人类语言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和研究,才有更多机会早日实现对人类语言本质的认识。语言作为社会集团的交际工具,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说语言的人分属不同的地域或国家,所以也会受到国家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当今人类的发展阶段,人类社会还存在着民族和国家的分属界限。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也很难避免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多少会存有对语言的喜好程度不同。其实,任何语言都是语言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它们在科学研究上地位平等,没有优劣难易之分,至少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说是被完全研究清楚解释明白的。所以,在现阶段的语言研究工作中,语言研究工作者应该持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当然,先研究哪一种语言或重点研究哪一种语言,肯定会受到语言研究工作者自身语言水平的限制,也会受限于语言研究工作者的民族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着重关注和研究自己的母语。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如果抱着民族属性和国家属性不放,对不同的语言持有不客观不公平的科学研究态度,这肯定是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也很难在人类语言研究道路上走得更远,也很难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发展的眼光联系的态度

人类在研究语言的同时,语言自身也在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人类对语言的运用也在不断发展着。未来,人类运用思维的形式可能不再单单依靠有声语言,或者说语言的形式载体也许会发生质的变化,如语言载体有可能质变为电波或粒子等其他物质形式。这一切都不会等待人类在语言研究方面取得彻底的成功才出现。因为人类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人类自身的奥秘,而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途径却并不只是语言这一个。人类还有可能从有思维的生物生命运作的其他角度进行突破。已有例证明:2002年3月,英国外科医生将一枚硅芯片植入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教授的左前臂中,这项技术让沃里克教授能够通过互联网利用思维来控制电动轮椅和在某些实验中仅仅利用思维而非语言来远程操作实验室中的一只假手。④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必须展开多维度、多元化的研究。语言研究跳出现有现代主义语言观的格局和局限,重新解读语言和思维、语言和社会、语言和人的自身等多种多层关系,联系人类其他科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语言研究要时刻抱有和重视语言研究的紧迫感,才可能跟得上人类发展的需要,因此,后现代主义语言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五、小结

以哲学的视角为研究方向,指引范畴化语言的“生存环境”;以发展联系的科学研究态度,思考语言本质特征;以科学的表述方式,多元化表述语言的规律和特征;以超前开放的心态,推设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转变和革新语言观和语言研究方法论,对现代主义语言学的客观主义哲学做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否定,使得语言研究真正打开了后现代主义语言研究的新局面。

注 释:

① 黄春芳:《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向》.《外国语文》,2010年4月第26卷第2期.

② 徐盛桓:《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1-10-20,05期.

③ 许力生:《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38卷第5期.

④ 《揭秘英国神奇电子人:用思维控制轮椅》.《新浪科技》,2011年02月24 08:44 http://www.sina.com.cn

[1] 杨永林,庄元莉.了解范畴化现象促进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2] 许力生.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3] 潘文国.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4] 张瑾.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自然科学精神[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6).

[5] 刘海涛.计量语言学的现状、理论与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6] 许罗迈.语言学研究中的形式化方法(上)[J].现代外语,1996(4).

[7] 许罗迈.语言学研究中的形式化方法(下) [J].现代外语,1997(1).

[8] 司富珍.语言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J].外国语,2006(4).

[9] 桂诗春.语言学研究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10] 徐盛桓.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5).

[11] 徐盛桓.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上)[J].现代外语.1992(4).

[12] 吴文.语言学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转向:乔姆斯基近期语言学思想述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6).

[13] 黄春芳.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向[J].外国语文,2010(2).

[14] 王宁.谈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自主创新[J].南开语言学刊,2006(2).

2015-03-16

苗德成(1982-),男,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方法论语言学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UAF的方法论意义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