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及我国的实施建议

2015-03-28顾维国黄常海白响恩席永涛彭宇

航海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冰区极地北极

顾维国,黄常海,白响恩,席永涛,彭宇

(上海海事大学 商船学院,上海 201306)

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及我国的实施建议

顾维国,黄常海,白响恩,席永涛,彭宇

(上海海事大学 商船学院,上海 201306)

为保证极地(冰区)船舶航行安全、保护极地环境、履行有关国际公约以及基于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需要,分析国际公约对极地航行船员培训要求,研究国外有关国家极地船员培训现状及中国极地船员培训现状,提出中国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实施的建议。

极地航行;国际公约;船员培训;北极航线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层逐渐融化,冰区范围缩小,北极商业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目前,挪威、冰岛、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正在积极开发利用北极航线。我国的中远“永盛”轮已成功首航北极航线。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北冰洋第二层位的国家,同时也是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我国理应加强对北极航道开通的研究,及早为航道的开通做准备,尽快开展极地(冰区)航行船舶船员培训研究。然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困难,对船舶、人员、技术和管理形成巨大的挑战,培养能够胜任极地航行的高素质船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极地航行船员培训和航行安全研究方面,文献或侧重于极地航行船员培训专项装备的提升,或侧重于极地航行经验的总结,都没有从国家极地航行船员培训要求的角度进行探讨。[1-6]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极地船员培训现状和分析我国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实施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极地航行船员培训的实施措施。

二、相关公约对极地(冰区)航行船员的要求

目前,船舶在极地航行时需要遵守的主要公约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STCW公约、SOLAS公约、MARPOL公约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内容界定了各个国家使用极地海洋空间的权利和义务;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相关内容为极地航行船员培训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SOLAS公约规定了船舶在极地航行的安全要求;MARPOL公约在附则I、附则II以及附则V中规定了船舶在南极区域必须做到零排放,且2011年8月1日以后禁止携带和使用重油。[7]

2009年12月,IMO通过了决议《极地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要求船舶在冰区航行时配备冰区驾驶员,其中冰区驾驶员应具有能表明其合格地完成冰区航行的培训课程的书面证明。《极地水域内船舶航行指南》还要求冰区航行船上始终配备规定的船舶操作手册和培训手册,以供所有冰区驾驶员使用,并提出了认为必需的附加规定,主要包括航行、通信、救生、主辅机、环境保护和破损控制,安全航行要求特别注意人的因素,以及人员培训和操作程序。[8]

2014年11月21日,IMO通过了具有强制性的《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则》,覆盖了与极地船舶航行相关的众多内容,包括船舶设计、建造、设备、操作、培训、搜救和环保等,在对与极地航行安全及防污染有关的法规、公约和指南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针对南北两极水域冰、低温、偏远、高纬度等特殊风险,提出了极地水域船舶操作安全和环保附加要求。同时,采纳了SOLAS公约第XIV章关于“船舶在极地水域营运的安全措施”的规定草案[9-10]。

三、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现状

因极地航行环境恶劣,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极地航行安全往往依靠数量有限的、富有经验的船员。过去数十年里,只有少数的国家拥有具有极地航行经验的船员,他们接受的培训一般仅限于岗位培训,除了常规的航海课程,几乎没有受到过规范的冰区航行系统教育[11]。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北极航运量的增加,对训练有素的极地冰区航行船员需求增加。世界上各类海事培训机构已开发(或正在开发)冰区航行课程,在课程中引入全任务航海模拟器和相关配套软件。IMO制订了示范培训计划,协助相关机构开发满足STCW公约要求的冰区航行课程。包括芬兰、俄罗斯、挪威、阿根廷等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开发了相关课程,加拿大在纽芬兰省圣约翰市的一家海事机构开发了使用模拟器的示范课程[11]。

1.俄罗斯

俄罗斯有关冰区航行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课程设计结合其地域和行业特性,海军马卡罗夫学院的海事培训中心(MakarovTrainingCentre)是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极地航行船员培训机构,其培训课程经过俄罗斯海事管理局和DNV认证。其极地船员培训分为熟悉培训、专业冰区航行培训、高级冰区航行培训、实用冰区航行培训和冰中航行的船员资源管理培训等类型[12]。在培训时根据培训分类的不同选择理论教学、船上实操训练和模拟器培训等方式完成。

虽然俄罗斯在其2013年新修订的“北方海航道水域航行规则”中未对经过北方海航道外籍船舶的船员提出强制培训的要求,但在其“俄罗斯领海冰覆盖区航行指南”的5.3-1部分规定:“冰区航行人员必须有书面证明,表明其圆满完成有关冰雪航行的官方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必须提供知识和熟练技能用于操纵船舶航行在冰雪覆盖的海域,包括识别冰雪的组成和特点、冰雪策略、冰雪预警的使用、冰情图及其代码、因冰雪造成的船体压力、冰中护航操作、破冰操作和冰雪的积聚对船舶稳性的影响。”(中远集团《极地船员培训讲义》)且船舶必须携带《操作手册》和《培训手册》以供查验。

2.加拿大

加拿大将国内涉冰区工作人员分为三种:

冰情顾问(iceadvisors)。具有科学或工程学位,向海洋设施管理者提供冰情咨询在区域冰情分析中处于主要岗位的人员。

冰区航行人员(icenavigators)。具有冰区航行经历经验丰富的航海人员和引航员,在冰情管理活动中为海洋设施管理者提供冰情咨询的主要操作人员。在其国内法规《北极航运防止污染管理条例(ASPPR)》的第26章,对冰区航行人员的资历和配备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冰区观察员(iceoberservors)。向船舶、海洋工程的勘测站和冰情顾问提供冰情数据的技术人员,通常是船上的驾驶员或勘测人员。

加拿大极地(冰区)航行船员的培训内容涉及海冰的基本形态和动态、海洋气象动力学基础、冰情图、数据的获取和解释、预报、报告、冰区航行、冰情管理、安全和应急程序、工作场所环境等11个专题。冰情顾问培训所有11个专题的内容,冰区观察员也培训所有专题,但在内容上较冰情顾问培训简单,而对冰区航行人员培训11个专题中的大部分专题,较冰区顾问培训有所删减。加拿大极地(冰区)航行船员的培训方式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13]

3.中国

目前国内尚没有对外开展极地船员培训业务的船员培训机构。中国极地科考船船员培训是国内历史最久的极地船员培训项目。2013年开展的中远“海豹项目”培训是国内首次对商船船员进行的极地航行培训项目。

(1)极地科考船船员培训。1984年中国进行首次南极科考,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进行了30余次极地科考,在开航前一般都会对船员进行极地航行的知识培训,从早先更侧重岗位适任的知识培训到系统性的冰区航行教育,我国的极地科考船船员极地航行理论培训逐渐走向成熟。以2012年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前的培训为例,在科考船开航前,船上制订了细致的科学考察实施方案和航次计划,并组织高级驾驶员针对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助导航设施、海图资料、气象保障和冰区航行等几个部分进行学习和讨论[14]。

(2)中远“海豹项目”培训。2012—2013年,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广州、上海召开了“海豹项目”研讨会,邀请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船级社、劳氏船级社、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商船进入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相关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其内容包括与船舶航行安全有关的图书资料、水文气象、地理环境、冰雪低温、破冰引航、应急救援以及有关国际公约、地方法规和船员专项能力的培训等各个方面,并于2013年6月5日按照要求完成了符合俄罗斯相关要求的《北极水域船舶操纵手册》和《北极水域航行培训手册》。

四、我国极地(冰区)船员培训实施建议

1.试行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

组织有极地航行经验的船长、轮机长及管理层船员、航海院校资深教授和船长、大型航运企业的优秀船长等,先期开办小规模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班。积极探索并试行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制度,对培养极地航行人才非常必要,也有助于提高极地航行船舶操纵技术和船舶管理水平。通过试点,积累经验,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同时,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的试行,也会对国内其他特殊用途船舶的培训及国际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的开展提供重要借鉴。

2.加强相关国际公约的跟踪与研究力度

加强对相关国际公约的跟踪和研究,及时把握极地航行相关的信息。跟踪和了解相关国际公约的执行程序、执行内容、应尽的权利和义务, 做好应对准备,避免出现被动局面。熟练掌握IMO涉及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的公约,加大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为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提供支持。

结合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实际需要和各部门的优势,成立公约研究机构,加强对相关国际公约、新生效的法律法规和公约及其最新修正案的跟踪学习与研究。

推进与高校海事研究、公约研究、科技查新等机构的合作,持续跟踪公约及公约研究方面的进展,共同对有关公约展开研讨,信息共享。

注重利用国际力量。邀请公约制定参与者、公约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举办讲座,条件许可时,共同申报公约研究方面的课题;派员到国际上知名的公约研究机构进行考察和交流,把握国际公约研究的进展和动态。

通过跟踪国际公约的动态和履约要求的变化,对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工作提供指导;通过关注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国际发展趋势,寻找自身差距,同时结合我国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创新,促进我国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履职能力的提高。

3.推进极地(冰区)船员培训

联合高校、培训机构、航运公司、极地研究中心等单位,推进极地航行船员的培训,探索联合极地航行经验丰富的国家开展船员培训研究,将极地航行船员培训研究成果尽快转化到培训实践中去,推进极地航行船员培训的实施工作。针对我国极地航行船员培训经验不足的问题,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有效化解培训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必要时引入国际力量。鉴于目前航海院校、培训机构的师资大多没有极地航行经验,针对极地航行所具有的专业性、特殊性,积极引入极地研究中心、航运企业中有极地航行经验的高级船员参与到极地船员培训中。

极地航行环境复杂恶劣,中国领域内尚不具备相似的海洋环境,也不具备大规模模拟极地航行物理环境的条件。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极地航行环境,借助大型船舶操作模拟器开展极地船员培训。

在极地(冰区)船员培训的评估考试方面,突出对极地航行应急能力的评估、提升实操科目的比例,招集有极地航行经验的高级船员尤其是高校中有极地航行经验的专家和专任教师制作题库。题库设计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极地航行的实践要求和应急应变要求。

五、结语

北极航道开通后,将会引起全球航运格局的改变,培养满足极地航行要求的船员具有战略意义。本文梳理了国际公约对极地航行船员培训的要求,分析了国际和国内极地船员培训现状。我国在极地船员培训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提出试行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制度,加强相关国际公约的跟踪与研究力度,推进极地(冰区)船员培训的建议,旨在推进我国极地(冰区)航行船员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1] 孙昱浩,尹勇,高帅.航海模拟器中冰区视景的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2(1):49-53.

[2]宋巍.国际海事组织极地航行规则的发展历程[J].中国海事,2013(9):56-59.

[3]李文平.冰区航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航海技术,2003(6):4-5.

[4]吕宝刚.北极航行的环境因素及冰区航行安全措施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5]顾维国,张秋荣,胡志武.北冰洋冰区航行的船舶操纵[J].航海技术,2011(1):10-14.

[6]席永涛,耿鹤军.船舶极地航行及操纵方法探讨[J].航海技术,2009(6):2-5.

[7]李永鹏,陈爱玲.极地航行的相关规则及最新进展[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2(4):36-38.

[8]IMO.GuidelinesforShipsOperatinginPolarWaters[M].London: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 2010.

[9]IMOadoptsmandatoryCodeforShipsOperatinginPolarWaters[EB/OL].[2014-07-22].http://www.imo.org/MediaCentre/PressBriefings/Pages/38-nmsc94po-lar.aspx#.VMD1tkSXrsw.

[10]国际海事组织通过极地航行新规则[J].航海教育研究,2014(4):77.

[11]COUNCILA.ArcticMarineShippingAssessment2009[EB/OL].(2011-09-12).http://library.arcticportal.org/1400/.

[12]IceNavigationTraining[EB/OL].[2014-07-22].http://www.makarov.gumrf.ru/eng/training/course_ice_eng.html.

[13]CanadianCoastGuard.IcenavigationinCanadianwaters[EB/OL].[2014-07-22].http://www.ccg-gcc.gc.ca/Icebreaking/Ice-Navigation-Canadian-Waters.

[14]上海海事大学.极地航行船舶船员适用STCW公约培训研究[R].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13.

HTW2: 客船特殊培训要求修订草案获得认可

2015年2月召开的IMOHTW2原则上认可了有关客船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和其他人员的培训和资格最低要求的STCW公约附则V/2和STCW规则第A-V/2节修订草案。

附则V/2修订草案要求,在客船上任职的人员应完成与其能力、义务和责任相适应的客船应急熟悉训练。客船应急部署表上紧急情况下负责协助船上旅客的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和其他人员都应参加密集人群管理培训。

新STCW规则第A-V/2节草案涉及客船应急熟悉训练和对在客舱直接服务乘客的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

分委会认为现有修订草案尚需进一步完善,为此计划于HTW3完成终稿。对客船船员特殊培训要求的审查是2012年1月意大利邮轮触礁事件后有关客船安全的长期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文献来源:IMOHTW2会议报告(2015-02-17) 编译:鲍君忠

2014-09-29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602);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c2012067);上海海事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2013bxlp006)

顾维国(1966-),男,副教授,高级船长,主要从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

U676.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6-8724(2015)01-0037-04

猜你喜欢

冰区极地北极
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成功开展冰区试航
重覆冰区220kV双回路窄基钢管塔设计及试验研究
极地恐龙生存赛
可怕的极地雪融
冰区船舶压载舱防冻方案研究
北极有个“放屁湖”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北极
北部海区专业救助船冰区救助研究
极地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