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5-03-28孙越
孙越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长沙 410007)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孙越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长沙 410007)
近年来,由于资源需求量和使用量的增加,循环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在循环经济的体系中,垃圾分类处理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都总结出一套科学且实用的方法,这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启示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堆放所占据的土地,又在很大程度上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缓解,除此之外,对于节约资源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长期积累的经验,发达国家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更加成熟先进。
1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方法
1.1日本的垃圾分类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都做得很好,日本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这一工作上有一些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相关立法执法工作十分完善。日本为回收垃圾制定了三层法律,其中包括制定并实施关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政策。两部关于控制使用过的物品回收以及促进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法律。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性质制定具体的法律。第二,明确垃圾分类工作中权责主体,国家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与平民,所有人都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1.2德国的垃圾分类
德国对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德国在垃圾回收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例如《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法》等,并强化配套相关实施条例。德国垃圾分成3类(德国拜仁州,其他州有部分不同):黄色桶为塑料,每个月收1次垃圾。绿色桶为报纸、纸夹,与黄色桶一样,每个月收1次。唯独黑色桶,收集的是厨房垃圾或不知如何分类的垃圾,每2周收1次垃圾。另外,每隔几条街就会有专门的垃圾桶,用来回收各种玻璃瓶子,家具、电器等要在市政府约定时间来人收取。
1.3比利时的垃圾分类
比利时也是较早进行垃圾分类的国家,其垃圾回收率居世界前列,具体有以下做法。第一,强调公众的参与意识。比利时的垃圾分类较细,不同性质的垃圾要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装起来,如果不按要求执行,垃圾收集工有权拒收。第二,专业化运作。比利时循环利用材料的出售给比利时政府带来了约7亿欧元的收入。比利时有两家专业处理垃圾的公司,用于处理工业包装垃圾和生活处理垃圾。
中国在垃圾分类方面起步比较晚,所以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垃圾分类的发展,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2 发达国家对中国垃圾分类的启示
就现阶段来看,中国大多数地区对于垃圾分类都是采用传统混合收集法,直接将各类垃圾混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这样混合的收集方式虽然可以节省人力,不受时间的限制,方便集中,但是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例如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不利于垃圾的再利用,混合的收集方式并不环保,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垃圾分类技术水平相对较差,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努力。
2.1完善法律法规
在对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进行总结的时候我们发现,其他国家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体系十分完善,从制度上明确参与主体的责任与目标。例如,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德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美国对于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是最全的。反观中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有部分条文规定,但是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还是很少。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事
2.2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
之所以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上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正是由于公众的参与度非常高,中国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公民都具备这种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小抓起,日本的中小学校很重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小学教师会教给学生怎样更好地对垃圾分类(哪些垃圾可以归为一类)。除了从小抓起,还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途径对垃圾分类进行反复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方法。
2.3改善垃圾分类的方法
在下一阶段,我们可以积极借鉴日本、比利时的垃圾分类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垃圾,固定一个时间到小区进行收集。此外,对于部分试点小区,可以要求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不同颜色袋子装入不同的垃圾,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垃圾清运工可以拒绝收集。
2.4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
可以积极借鉴美国的做法,对根据垃圾性质与垃圾量进行分类的家庭,减少收取垃圾的费用,相反不按照要求操作的家庭,就提高费用。使用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垃圾乱丢、乱放行为,提升公众的自觉性。
3 结语
由于中国垃圾分类起步较晚,所以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较好的经验来不断完善中国的垃圾分类事业,以此促进中国更好地发展。
[1] 孙晓杰,王洪涛,陆文静.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分类方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10):179-180.
[2] 应俊辉.中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5):79-81.
X705
A
1674-8646(2015)12-0128-02
2015-08-19业的发展,中国应加紧对垃圾分类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对已有的法律要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完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