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里的中国茶
2015-03-28高海波杨慧
高海波,杨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9)
安徒生童话里的中国茶
高海波,杨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9)
作为一名对中国文化有着特别亲缘感的欧洲作家,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各种中国元素,如中国字、塔、瓷器、茶叶等,其中茶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由于产自遥远的东方古老国度,中国茶为安徒生童话营造了一种神秘氛围,同时由于其以沸水冲泡的饮用方法也为安徒生所塑造的冰雪世界平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对安徒生童话中茶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其作品,对当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亦不无启发意义。
安徒生;童话;茶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安徒生是个中国迷,”在2005年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纪念会上,会议主席艾瑞克·密施斯密特讲到。[1](p247)此言不虚。据相关传记资料记载,从孩提时代起安徒生就深深种下了对中国的向往之情。年幼的他对这样一则传说深信不疑:只要找到一个布满鲜花的花园,一直不停地挖下去,就能挖到地球另一边的中国。而对安徒生现存164篇童话作品的统计分析表明,以中国为背景的多达31篇,竟然超过古希腊罗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31篇中国题材的童话中,跟茶有关的占24篇。安徒生对中国茶文化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一、安徒生童话中的茶叶产地
茶叶由中国输入欧洲始于荷兰。1607年即中国明神宗万历35年,荷兰商船自爪哇赴澳门贩运茶叶,销往欧洲各国。1647年丹麦开始与中国建立贸易联系。18世纪末19世纪初哥本哈根港口的船只上有许多装载的就是运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安徒生生活的年代,正值欧洲兴起一股“饮茶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受这种时代风气影响,喜爱中国的安徒生无法不对茶叶产生特殊偏好。或许正是出于对茶的极度嗜好,安徒生对茶叶的原产地特地做了一番追溯。《天国花园》讲述了风妈妈和她的四个儿子——东风、南风、西风和北风的故事。故事中的风妈妈有四个口袋,如果哪个孩子不听话,就把他塞进口袋里,不让他到处撒野。南风因为在外面闯了祸被妈妈关进了袋子,这时,东风回来了,他从遥远的中国赶回来,身上还穿着一套中国人的衣服,讲起了他在中国的见闻。东风看到南风兄弟受到责罚,于是求起情来:“亲爱的妈妈,请您将南风兄弟从袋子里放出来吧!我有两包茶——刚从产地摘下来的又绿又鲜的茶,送给您。”风妈妈一下子就被这礼物打动了:“为了这茶的缘故,看在你是我最喜爱的孩子的份上,我就把袋子打开吧!”[2](p119)风从东方来,让欧洲闻到了中国的茶香。而安徒生则用他充满魔力的笔触,为中国茶进行了诗意想象。
既然茶叶产自中国,那么喝茶必然是中国人的习惯。安徒生不仅多次强调吃茶是中国风俗,而且
根据其神话逻辑推断,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沿袭,是因为喝茶能让人感到开心愉快。在《夜莺》中,中国皇帝得知有一只会唱出最优美歌曲的鸟儿夜莺,于是下令将它带进皇宫,宫廷里的达官贵人们听过之后觉得确实妙不可言,于是皇帝决定将夜莺公开展览,他认为老百姓也应该听听这美妙的声音,结果中国的老百姓同样赞不绝口,欣喜万分,“愉快的程度好像他们喝过了茶一样——因为吃茶是中国的风俗”。[3](p133)很显然,安徒生是把茶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符号来看待的,并且想象它有愉悦身心的奇特功能。
在安徒生笔下,中国茶的神奇功效可以让教子严厉的风妈妈对顽皮淘气的孩子网开一面,又可以让中国老百姓产生如饮酒般的有点儿醉醺醺的快乐,这让茶叶甚至茶具都具有了唯我独尊的优越地位。在《茶壶》里,骄傲的主人公茶壶简直不把糖钵和奶罐放在眼里,认为自己才是一切饮具的主宰,其余的不过是仆从,因此它得意地宣称:“在我的身体里面,中国的茶叶在那毫无味道的开水中放出香气。”[4](p125)茶壶的这种莫名其妙的“尊贵身份”,来源于童话作者安徒生对中国茶的由衷体认:它不仅让无味的白开水香气袭人,也让欧洲人惯于食用的奶和糖在相形之下黯然失色。
通览安徒生童话,不难发现他笔下的人物基本上都喜欢喝茶,而且每次提到茶叶时必与中国相联系。这毫无疑问是安徒生将自己的个人爱好投射给他的童话人物的结果。我们实在无法区分安徒生是由于喜爱中国而迷恋上茶的还是由于嗜好喝茶才那么推崇中国的,但这个问题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徒生知道茶叶源自中国,茶被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来认知。
二、安徒生童话中的喝茶者
茶叶在进入欧洲之初,因价格昂贵,一开始只能由皇室和贵族享用。所以在安徒生童话中,对皇室成员来说,喝茶成为一种极为平常见惯的行为。
在《打火匣》里,兵士利用打火匣的魔力变得富有之后,又想见一见人们口中美丽的公主,他便用打火匣叫来神犬,将公主驮了过来,见到美丽的公主后兵士还情不自禁地吻了她一下,之后公主被狗儿原路送回皇宫。公主是在梦境中经历上面那些事情的。天亮后,当国王和皇后在饮茶的时候,公主讲述了她昨晚所做过的那个奇怪的梦,她记得在梦里自己骑在一条狗身上,被一个兵士吻了。这个梦太匪夷所思了,所以对公主而言,这是一个奇怪的早晨;而对国王和皇后来说,只是和往常一样,一个普通的早晨,喝着茶,吃着早点。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安徒生说喝茶是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就真的认为它稀松平常。这是因为喝茶由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变为欧洲的时尚潮流,中间隔着千山万水,迢迢险阻,必定经历了种种波澜曲折。其次还因为饮茶行为在欧洲早期更多地发生在皇宫里,茶被赋予了奢侈高贵的意味,喝茶也就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是难得一尝这东方的馈赠的。
《飞箱》同样提到皇室吃茶的情景。富商的儿子坐在一个会飞的箱子里,来到土耳其,偶然进入了公主的宫殿,见到熟睡的美丽公主,忍不住吻了她一下。接着他告诉被惊醒的公主自己是土耳其人的神,然后给公主讲了许多好听的故事,公主爱听他讲的故事,他便趁热打铁向公主求婚,公主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同时也提了一个条件,叫他一定要在星期六来皇宫。公主说:“那时国王和皇后将会来和我一起吃茶!”[3](p4)到了约定的日子,国王、皇后和全体大臣依照惯例,来到公主的地方吃茶,富商的儿子受到非常客气的款待。在这个故事里,富商之子借助神奇的飞箱才得到进皇宫喝茶的机会。
根据传统社会中时尚一般由上层社会流向普通的下层社会的基本原理,欧洲皇室对茶叶的青睐为其普及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他们可以说是茶叶这种新事物扩散过程中的早期采纳者。因此慢慢地有钱人用不着特殊魔力就可以喝到茶了。《开门的钥匙》描述了有钱人吃晚茶的现象。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家臣带着一家人到佛列得里克斯堡公园去专门看皇室的人在那又小又狭的运河上划船,老国王与皇后坐在船上,由国王掌舵,二人对他们的臣民点头致意,不分上下等级,“有钱的人家特地从城里到这里来吃晚茶”。[5](p135)可能当时喝茶还不是很普遍的缘故,泡茶需要开水也是一个有用而且重要的知识,安徒生特别提到因为可以在公园附近得到开水,吃茶者便只用带着茶壶。
《柳树下的梦》讲述了一对从小青梅竹马,后来却遗憾地没能成为眷属的青年男女的故事。克努得和约翰尼本为邻居,克努得爱上了美丽而且有一副银铃般歌喉的约翰尼,可从来没说出来。长大后,约翰尼成为红遍京城的歌手,甚至得到国王的青睐。
克努得无法停止对约翰尼的想念,来京城找她。第一次见面时,“约翰尼亲手倒茶,把杯子递给克努得”;第二次见面依然是“约翰尼倒茶给他,对他唱歌”。[6](p143-147)约翰尼之所以能以茶待客,是因为她此时已经赚了很多钱。克努得则不过是一名制鞋师傅。只一杯茶便显示了二人在身份地位的差距。
至于普通人虽然也爱喝茶,但并不是那么容易。《钟声》里讲到一个城市的人们忽然听到附近森林里传来奇特而美妙的钟声,好奇的人们走入森林想一探究竟,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走,那路却总是走不完。大家回到家里以后,都说这件事很新奇,“比他们吃过一次茶要新奇得多”。[7](p123)
根据安徒生的描述,不仅人类喜欢喝茶,玩具也沾染上了这种嗜好。钱猪是婴儿室里众多玩具中的一个,不过因为他很有钱,同时还认为自己“心中有数”,非常骄傲。半夜时分,月亮照进窗子里,送来不花钱的光。有个很大的玩具提议大家玩扮演人的游戏,得到了所有玩具的赞同,因为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按照钱猪的要求,玩偶剧在他家举行,舞台就搭在他一眼就能看到台上演出的地方。演什么呢?玩具们想先演一台喜剧,然后吃茶和作知识练习。尽管他们所演的戏没什么价值,但是演员们都很投入,观众们也都很兴奋,钱猪甚至表示要和那个格外卖力以至把身上的补丁都弄松开的玩偶葬在一起。既然玩得这么愉快,“因此大家就放弃了吃茶,继续作知识练习”。[8](p45)
三、安徒生童话中的茶具
“饮茶必有器”。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衍生出对茶叶功能及其饮用方法的系统知识,也形成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安徒生对茶具没做过专门研究,但对一般的茶器还是熟悉的。例如《牙痛姑妈》里,爱好写诗的学生在家中招待他的姑妈时,炉子里烧着火,桌子上摆着茶具。更进一步地细分的话,安徒生童话中提到的茶具包括茶杯、茶碗、茶壶等。虽然较为粗略,但通过丰富的联想,这些茶具有着独特的魅力。
安徒生提到茶杯并不是喝茶的场合。《野天鹅》中茶杯被用来装沙子。故事中作为后妈的皇后,十分恶毒,对国王的十一个王子和小公主艾丽莎十分苛刻。在她进入皇宫的第一天,上上下下都在庆祝,佳肴美酒,歌舞升平。艾丽莎和王子们在玩招待客人的游戏,可是却没有得到哪怕一点点心或者烤苹果吃。他们只得到了一茶杯的沙子,这是皇后给他们的,还特意告诉他们,这可以被当作好吃的东西。《沙丘的故事》里茶杯被养鳝鱼的人用来盛酒给别人喝,他是一个幽默而有些滑稽的人,他习惯喝点烧酒,并乐于与人分享,他分给每人一杯,“如果酒杯不够的话,可以喝到一茶杯。”[9](p106)《打火匣》中的兵士在巫婆的教唆下钻进树底下取钱币和打火匣。树底下果然如巫婆所说,出现了三个门,第一道门打开后,出现了一条狗,凶狠地瞪着他,眼睛有茶杯那么大。剩下的两道门,分别跳出了一只狗,其中一只狗有水车轮那么大的眼睛,另外一只狗的眼睛简直有“圆塔”那么大。茶杯没有被用来喝茶,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也说明这种器具已经普遍到了随处可见的地步。
茶碗在安徒生童话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穷人家的旧家具。《黄金的宝贝》中的穷孩子比得出身底层社会,他乐观开朗,充满了力量,但只因为出身卑微,他遭遇了爱情的失败,所爱慕的人嫁给了一个庸俗无比的“政府高级顾问官”的少爷。后来,比得为国王演奏,一夜成名,成为了整个国家著名的乐师。他回到以前简陋的住处,愈发的漂亮,明亮的眸子,脸庞似太阳一样,开心得像国王。他抱着他最亲爱的妈妈,两人幸福地拥吻,喜极而泣。比得看着熟悉的一切,想到往日的艰辛,百感交集,对曾经熟悉的一切点头示意。“他对房间里的每件旧家具点点头,对儿时的那张睡椅点头,对装茶碗和花瓶的碗柜也点点头。”[4](p114-115)
出场次数最多的要数茶壶。在安徒生笔下,茶壶是爱唱歌的。《飞箱》中富商的儿子为了迎娶公主,要给爱听故事的国王与皇后讲故事,故事里“茶壶开始唱起歌来,但是她说她伤了风,除非她在沸腾,她不能唱。”[3](p7)这个会唱歌的茶壶既滑稽而又暗含讽刺意味,同时满足了国王爱听发笑的故事、皇后爱听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的要求。《识字课本》中烧水壶与茶壶仿佛一对爱唱歌的情侣,“烧水壶虽然住在厨房,但是它只对茶壶唱歌。”[10](p76)《香肠栓熬的汤》里,“人们听见茶壶发出低沉的声音”,[10](p76)不过大家并不清楚茶壶是要停止发声还是正准备开唱。
茶壶爱唱歌无疑是由于沸腾的开水的缘故。《接骨木树妈妈》则将茶壶与茶树联系在一起,充满了诗情画意。故事里的妈妈将接骨木叶放进壶里,
再加开水冲泡,泡出接骨木茶来祛除患有伤风病的孩子的湿气。孩子充满好奇地看着茶壶,茶壶盖徐徐上升,白嫩的接骨木花从壶中冒出,越来越大,逐渐伸展开来,最后似乎变成了一整棵完整的接骨木树。此时的接骨木树与茶壶融为一体,壶身是树干,壶盖是粗壮的枝桠,壶嘴里也长出翠绿的树叶。
有的时候茶壶也仅仅只是作为一件不经意的道具。如《白雪皇后》中的花仙子——水仙花看到有个小小舞蹈家用茶壶倒出水来,清洗他的紧身上衣和白袍子。安徒生没有让小小舞蹈家从水壶里倒水而是刻意安排他从茶壶里倒水,让这个简单的动作获得了不落俗套的效果。
在《茶壶》这篇童话中,茶壶的地位达到了尊贵显赫的顶峰,但也从顶峰开始跌落。作为茶桌上的皇后,茶壶傲慢不已,目空一切,不过不幸的是后来它掉到了地上,壶嘴跌断了,把手碎裂了,碎了一地。它曾经引以为傲的壶身被装进了泥土,从一只高高在上的茶壶变成了扎根大地的花盆,“总算是弥补了中国茶叶和开水的这种损失,也算是作为壶嘴和把手打断的一种报酬。”[4](p124-125)茶壶的这种命运显示了中国在安徒生心目中形象的变化,他对骄傲的茶壶的嘲讽,无异于对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朝的批评。
四、安徒生童话中的饮茶功能
茶叶初入欧洲,被当作药材,最初也是在药店销售。16世纪,意大利作家波特罗(Geiovamni Botero)就把茶当作草药,他认为这是一种对人身体很有好处的药材。17世纪,荷兰一个大学教授还提出,饮茶可以提神醒脑,让学生保持充沛的精神来学习。欧洲在接受的开始阶段对其药用功能的强调同样反映在了安徒生童话中。
上文提到的《接骨木树妈妈》里妈妈为患伤风的小孩泡了一壶接骨木茶。接骨木的茎枝是药材,味道甘苦,泡茶可以起到祛除风湿的作用。这里妈妈给孩子泡上接骨木茶是当治病用的。安徒生写到:“现在妈妈把孩子的衣服脱掉,送他上床去睡,同时叫人把开水壶拿进来,为他泡了一杯很香的接骨木茶,因为茶可以使人感到温暖。”[7](p99)茶叶产自热带,加上它由开水泡制而成,安徒生因此为茶赋予了温暖的意象,这或许就是他所理解的茶叶药用效果的来源。
另一则童话《开门的钥匙》提到了甘菊茶的药用功效。故事的主人公家臣自从听到关于钥匙精的传说后开始相信自己的钥匙可以预言一切吉凶祸福。杂货商人看到家臣家里的书很多,为了把自己的女儿洛特·伦培养成表演艺术家,就让她接受家臣的指导。钥匙作出的预言是胜利和幸运。但到了洛特·伦登台演出的那一晚,家臣病倒了,未能亲自见证他的教育成果。家臣卧病在家,守在他的床边只有他的太太。他得用温暖的餐巾,喝甘菊茶;他肚子外面是餐巾,他肚子里面是茶。可以看出,此时躺在床上的家臣遭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煎熬,而茶这时不仅作为药物治疗着他身体的病痛,还抚慰着他的心灵。
安徒生提到的茶的第二种主要功能是饮食功能。与中国人单纯饮用茶汤不同,欧洲人把糖、牛奶和蜂蜜等混入茶水中来调味,使得茶汤更加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还有人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加入肉桂、鸡蛋、胡椒等各种食材。经过这种本土化改造,茶由单一的饮品,变成了口味更加丰富,甚至是可以充饥的食物了。因此对欧洲人而言,与其说喝茶,不如说“吃茶”来得更为贴切。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除了《接骨木树妈妈》中妈妈为了给患了伤风的孩子祛湿,《开门的钥匙》里家臣的太太给病倒在床的家臣泡甘菊茶,这两处饮茶行为表述为“喝茶”之外,在安徒生童话其余的篇目中基本上均表述为“吃茶”,这与当时欧洲社会的饮茶习惯是相吻合的。例如,《在小宝宝的房间里》中只剩下干爸爸和宝宝两人在家,等待吃茶,为了消磨吃茶以前的时间,干爸爸带着宝宝用书搭起舞台,用玩偶扮演演员,演了一场不花钱的戏。再如《幸运的贝儿》,在这篇被视为是安徒生自传性质的故事里,他特意提到了“大家一起吃茶和碎猪头肉冻”。[11](p89)翻译家叶君健为此专门作了注释,介绍到北欧一般的穷苦人家都不吃正式晚饭,只吃一点茶和几片面包夹肉冻。碎猪头肉冻是当时最便宜的肉冻。
安徒生童话中提到的茶的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社交功能。共同用茶的活动,给上流社会的人们提供了相互认识,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机会。在这种活动中茶叶成为了重要的社交媒介。《打火匣》和《飞箱》都描写了皇室成员,包括国王、皇后、公主与大臣一同用茶的情节。《开门的钥匙》中有一个情节是家臣带着一家人到佛列得里克斯堡公园去吃晚茶,这是城里有钱人的时髦社交活动。
《柳树下的梦》中克努得和约翰尼儿时两小无猜,但后来因人生境遇不同,贫富差异悬殊,再度重逢之时约翰尼亲手为克努得倒茶,显示了上流社会的“客来敬茶”的社交礼仪。《书法家》里面有个能把字写得像打字机打出来的一样漂亮的抄写员,受雇为别人抄写文章。当别人称赞文章写得漂亮时,抄写员总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于是他也想写作,还奢望能打垮其他所有的作家。结果他所写出来的东西错字连篇。安徒生认为,这位抄写员“的确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书法教员,而且当他打着一个白领结去参加茶话会的时候,他的确也还像个样子”。[5](p160)但自不量力毁了他。在《钟声》的后半部分,为了找到神秘钟声的发源地,当所有人都止步不前时,国王的儿子继续前行,独自一人走在静寂的深林中,他耳边不停响起那天籁般的美妙钟声,除此之外就是“有时风把那个糕饼店里的声音吹来,于是他就听到大家在一面吃茶,一面唱歌”。[7](p99)人们在糕饼店里边吃茶边唱歌,说明饮茶已经变成了平民社会的社交媒介了。
五、总结
童话属于文学作品,既非历史著作,也不是学术论著,但文学创作毕竟源于生活,通过文学、史学和传播学等多种学科方法对安徒生童话的综合分析,我们还是可以得知19世纪中叶前后中国茶在欧洲传播的一些基本史实。比如,说茶叶是当时联系欧洲与中国的重要纽带,中国作为茶叶原产地的认识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同,茶叶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符号,在经过上层社会的带头示范得到迅速普及,成为日常社会交际的重要媒介,等等。当然,跨文化传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交流活动,安徒生虽然爱茶,但他对茶毕竟没有什么太过深入的研究,误读之处也就在所难免。比如在《夜莺》里当中国老皇帝病入膏肓弥留人世之际,皇宫里的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赶紧向新皇帝道贺,丫环们也开起了盛大的咖啡会来。事实上,安徒生不久之前在这篇童话中写到吃茶是中国的风俗,但当他一时写得兴起,把喝咖啡也当成中国人的社交习惯了,这显然有误。另外在《接骨树妈妈》和《小意达的花儿》中都提到睡前喝茶,以便安心入睡,让身体复原。安徒生认为喝茶可以安神补脑,促进睡眠,有违饮茶常识。
一般认为,欧洲对中国的憧憬在18世纪达到高潮,进入19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欧洲开始滋生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并且不断加剧。安徒生虽然生活在中国印象在欧洲走下坡的阶段,但他的作品中对中国总体上仍然持肯定态度。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被安徒生所接受和吸纳,成为童话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和表现载体。我们认为,安徒生对中国茶的特殊偏好,一方面来源于他童年时期的情感记忆,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气候方面的原因,茶水的温度与他笔下的诸多冰雪故事构成了强烈对比,象征着这位命运多舛的作家对人间温暖的美好向往。
总之,我们认为安徒生童话不仅是优秀的儿童文学宝库,也是见证中欧早期茶文化交流上的历史文本。希望通过本文塑造出安徒生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作为沟通中西茶文化使者的这一重要历史形象。
[1]林群.浅析安徒生童话里关于中国人的描写[J].科教文汇,2009,(7).
[2][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二天国花园[M].叶君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3][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三夜莺[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4][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二小鬼和老太太[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5][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五园丁和主人[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6][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六柳树下的梦[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7][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四祖母[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8][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七聪明人的宝石[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9][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沙丘的故事[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10][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八老栎树的梦[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11][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六幸运的贝儿[M].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责任编辑 邓年
I209
A
1003-8477(2015)11-0146-05
高海波(1974—),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杨慧(1989—),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