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能”的呐喊:劳伦斯“乌龟”组诗探析

2015-03-28马若飞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血性劳伦斯本能

马若飞

(惠州学院 外语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本能”的呐喊:劳伦斯“乌龟”组诗探析

马若飞

(惠州学院 外语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一生中创作了十余部诗集,涵盖爱情、自然、生死等多样性主题。《鸟·兽·花》是他最浓墨重彩突显自然的一部,也最为学界所青睐。这部诗集里的“乌龟”组诗是“兽”中的精品,深刻地反映出劳伦斯的诗歌创作观和生死观,却为学界所忽视。从意象呈现、血性意识、生死轮回等三个方面探析“乌龟”组诗,有利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劳伦斯作品的主题内蕴与艺术特色。

乌龟; 本能; 意象; 血性意识; 生死轮回

英国作家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一生中创作诗歌近千首,其诗歌主题涵盖爱情、自然、死亡等。他中期所创作的诗集《鸟·兽·花》着力突显自然,通过对动植物的诗意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劳伦斯摆脱了诗歌创作中韵律的束缚,从而使得《鸟·兽·花》成为公认的劳伦斯最成功的诗集。此诗集由“果实”、“树”、“花”、“动物”、“鸟”以及“爬行动物”等9个独立的组诗组成,描写了大大小小几十种动植物,如石榴、桃子、无花果、杏花、蚊子、鱼、蝙蝠、蛇、美洲豹、蜂鸟还有乌龟等。其中一诗《蛇》常为学界所论及,但此外六首描写乌龟的组诗却几乎被读者所忽视,至今没有引起学界较多的关注。本文拟从诗歌意象、血性意识和生命轮回三个方面对劳伦斯的“乌龟组诗”进行探析,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劳伦斯作品的主题内蕴与艺术特色。

一、乌龟与意象呈现

意象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包含了言、声、象、意、情、理、事、味等审美要素构成……象包括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象与情、意相融合形成作品的情景、意境。”[1]33-34意象中的意是象的内核,象是意的载体。吴晟在《中国意象诗探索》中指出,意象是“艺术家内在情绪或思想与外部对象相互融化、融合的复合物,是客观物象主观化的表现”。“意象凝聚了诗人对物象形态和类属的识别与选择,以及与‘意’对应,融化的审美联象和哲学思辨”[2]14-15。西方意象派诗人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中意象派诗歌的发起人艾扎拉·庞德(Ezra Pound)对“意象”的界定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意象主义信条断言,“我们相信诗歌应该准确地再现各种别的事物,而不是表现模糊的一般,不论它是多么……具有吸引力。”[3]4-5由此可见西方意象派诗歌强调避免诗歌意象的模糊化,而是强调意象的清晰和坚实。劳伦斯没有正式加入过意象诗歌创作的组织,但在文学史上国内外都把劳伦斯划为意象派诗人,如彼得·琼斯编的《意象主义诗歌》(哈蒙兹沃斯,1972)和袁可嘉编的《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因为劳伦斯的诗歌创作手法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三原则无意识地融合在一起:(1)对于所写之物,采取直接表现、主客观统一、表现和再现相结合的方式;(2)以意象创新为目标,废弃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语词;(3)抛弃传统格律,强调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4]108。

在早期,劳伦斯创作的诗歌多为押韵诗,劳伦斯一直在尝试摆脱这种形式的诗歌创作。到了中期,劳伦斯在内容与形式上摆脱了早期自传式与韵律的束缚,转向了对大自然的尽情讴歌。加之,劳伦斯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动物世界非常感兴趣,这也是劳伦斯能够聚焦自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鸟·兽·花》这部诗集中劳伦斯总共写了9个组诗,这9组诗歌中对自然界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意象体系。其中“爬行动物”组诗7首有6首是写乌龟,分别是《幼小的乌龟》(Baby Tortoise)、《龟壳》(Tortoise Shell)、《乌龟家族关系》(Tortoise Falimy Connections)、《雄乌龟和雌乌龟》(Lui et Elle)、《乌龟的殷勤》(Tortoise Gallantry)以及《乌龟的呼喊》(Tortoise Shout)。在“乌龟组诗”中劳伦斯对乌龟有其独特的描写和用意,从乌龟的出生到乌龟成年之后交配时的呼喊,每首诗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整个组诗实际上自成了立体意象——独立的小意象体系。意象与意象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以及节奏和节奏之间都首尾呼应,相映成趣,就像在图画中相同或相反的颜色相互对应一样[5]150。

幼小的乌龟啊,你可知道

生来孤独意味着什么!

第一天,你渐渐伸出四脚

破壳而出。

尚未意识过来,

便已坠入世间,

还未真正成活[6]284。(文中诗歌除有标明外皆为笔者自译)

《幼小的乌龟》中的开头为整个组诗铺垫了基调。首龟破壳而出,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但出生时的孤独,意味着乌龟一出生就是无依无靠,再加上乌龟尚未意识过来,还未真正成活便坠入世间,于是要想活下来,乌龟就必须坚强不屈,用幼小的生命挑战周围的一切,必须成为先驱,成为挑战者,要让生命得以延续,乌龟必须寻求异性,进行交配,这形成了整个组诗的脉络。

在《龟壳》一诗中劳伦斯将幼小的乌龟赋予了神奇的色彩:

五片,五片,又五片,

绕着龟壳,

共有二十五小片

四片,一片楔石;

四片,一片楔石;

四片,一片楔石;

一共二十四片,加上一片极小的楔石[6]287-288。

《龟壳》是《鸟·兽·花》诗集中鲜有的“碎片化”的意象呈现,其它诗篇中的意象都是完整的生命有机体。龟壳这一非同寻常的意象,正象征着乌龟被赋予了生命的神奇。“爬行的四肢,楔子般用来平衡的脑袋/四加一等于五,这对一切数学是一种提示。”[6]288四肢加上楔形的用来平衡的头形成了完整的有机生命体,诗人认为这对一切数学是种提示,即:生命的存在需要人们反思理性,反思文明,尊重生命的独立。

在《乌龟的殷勤》一诗中,诗人这样描写一只雄性乌龟向雌性乌龟献殷勤求爱:

……于是他突然往宅墙下使劲,

用喙咬住她的裤管

或枯瘦的腿,

古怪、冷酷地拽住她

像条狗一样,

只是始终不作声,带着爬行动物令人敬畏的坚韧[6]295。

诗人此处描写的乌龟意象与《幼小的乌龟》开头“幼小的乌龟啊//你可以知道生来孤独意味着什么!”形成了呼应。其实乌龟出生之后将要遇到的所有艰难和曲折都在开头的这一句有了预示。诗人在《雄乌龟和雌乌龟》中这样描写:庞大的雌乌龟,小小的雄乌龟/雌乌龟毫不同情他/而他却有着爬行动物的坚韧[6]294。这里呈现着“雄乌龟”被压抑的痛苦,但是这种被压抑的“性本能”却能够“坚韧”着,因为劳伦斯认为“社会本能比性本能来得更深刻——而针对它的社会压抑则更具有摧残性。”[7]426诗人借用受压抑的乌龟来表现出工业文明对于个体的压迫,而乌龟的坚韧也表明了社会的压抑并未将个体奴役,个体没有向现代文明屈服,展示了个体强大的生命力。这在《乌龟的呼喊》一诗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雄的乌龟,在严密的雌性乌龟的陋屋后面穿过,

架好,拉紧,像展翅的鹰,以乌龟的赤裸从壳体中伸出,

长长的脖颈,长长的脆弱的四肢伸了出来……

延伸,握紧,以最大的张力延伸更多的痛苦,

直至突然地,在交配的激动中,痉挛地撞击,并且

噢!

从伸出来的颈上,打开捏紧的脸,

发出微弱的呼喊,发出尖叫[8]168。

《乌龟的呼喊》可以说是劳伦斯乌龟组诗中气势最为磅礴的一首。全诗以乌龟的性爱为主题,诗人以超强的描写能力对乌龟的交配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赤裸、直观地展示了动物的“性本能”,因为在诗人看来,性比理性更加可靠,性不是罪恶,对性的压抑才是罪恶,才是反自然的。劳伦斯“有一种惊人的移情力量,他在欣赏大自然时,能设身处在景物之中,把意象与情趣相契合,或则能把一尾鱼或一只乌龟的异样生命用其自己的语言再现出来。”[5]43通过描述乌龟交配过程中的冲突与交流,雄性乌龟的努力和痉挛,微弱的呼喊和响亮的尖叫,以及生命的形成和神灵的降临,诗人展示了生命诞生的过程。可以说诗人对乌龟交配的描写是“露而不脏,直而不淫”,正是展示了动物强大的生命力。

在《鸟·兽·花》这一诗集的意象体系中,劳伦斯之所以能够如此完整地通过“乌龟组诗”构建出乌龟这一小的意象体系,得益于劳伦斯在诗歌的节奏和形式上摆脱了早期的束缚实现了自由。爱德华·马什曾经对劳伦斯诗歌的节奏表示不满,劳伦斯在心中回道:“你不知道吗,我认为的始终的节奏很适合表达我的情绪。如果情绪脱节,节奏也常常跟着脱节。我一直力求让一种情绪自然发展而不加任何变动。”[5]208诗人将其“洞察力蕴涵于节奏之中,而节奏又是意义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5]222。形式、节奏、意义三者之间的融合使得劳伦斯“乌龟”组诗中本能的意象呈现显得更为深刻更有感染力。

二、乌龟与血性意识

劳伦斯在其作品中表达了他的基本观点:有活力才有生命,失去了活力等于死亡,不会有第三种可能。价值的基础是身体力行,这是劳伦斯所有作品中的主旨。劳伦斯认为,肉体接触是一种具有唯一性的联系方式,它比视觉相会等其它方式更强有力,因为肉体接触在感官与情感上都是两人之间的密切而强烈的体验与交流[5]183。在《鸟·兽·花》之前劳伦斯已经创造了多部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劳伦斯一再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工业文明不仅破坏了美好的自然环境,还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本能。在劳伦斯看来,“性爱与美是同一个东西,象火之于火焰一样。你仇恨性爱必然会仇恨美。你如果爱活生生的美,那就就会对性爱持尊重的态度。”[9]5劳伦斯曾经在给一位朋友的回信中说道:“我最大信仰是,血、肉体,比理智更聪慧。我们的理智会犯错误,但是我们的血气所感到的、所相信的和所讲的话永远是正确的。”[10]162劳伦斯在其小说中也一直努力在寻求“灵”与“肉”的统一,他“血性意识”的“践行者伯金和厄秀拉、梅乐士和康妮,他们的‘灵肉合一’更多更侧重的是表现为得到激情和谐和性满足。”[11]83因此,劳伦斯基于“血性意识”的视域,认为人类已经失去了对于性爱和美的直感,“对于性爱和美,也就是对于凭直觉来生活和自由自在的动物与植物所享受的如此令人钦羡的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泉源,我们所持的态度是摒弃的”[9]6。

在诗集《鸟·兽·花》中,劳伦斯依然凭借“血性意识”的目光,来关注生命的本能。《鸟·兽·花》中的动植物无不体现了它们的本能和生命的张力。在《无花果》一诗中,诗人写道:

无花果是非常守密的果实……

它似乎是男性的

但是,当你更进一步了解之后,你就会同意罗马人的观点

它是女性的……

有一朵花曾在内部,子宫的内部开放

现在有了一颗果实,就像成熟的子宫……

无花果,女性秘密之果,遮蔽在内部[8]145-147。

在这里,诗人描述了无花果的本能及其生命的张力,成熟的无花果象征这孕育的新的生命。在“乌龟组诗”中,乌龟从出生到献殷勤求爱再到最后完成交配都遵循了乌龟的本能,展现出了乌龟的生命力。乌龟在第一天破壳而出时,“尚未意识过来/便已坠入世间/还未真正成活”[6]284。可是在本能的驱使下,乌龟成了“挑战者”、“先驱者”,这为不可征服的先驱承载了所有的生命。

在《龟壳》的开头,诗人写道:“十字架,十字架/达到超越我们知晓的深度/比生命更为深厚/穿越骨头/直入骨髓。”[6]287这首诗里乌龟被赋予的神秘色彩,正是基于乌龟的本能,也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让乌龟开启了求爱之旅。诗人劳伦斯血性意识的突显在乌龟的本能中得到了最强烈的突显。在《乌龟的呼喊》中,乌龟在交配的激动与撞击中所发出奇异的微弱的呼喊与响亮的尖叫,胜过了以往听到的第一次震撼了心灵深处的夜莺的尖叫和咯咯声、小母牛发情时的哞哞声、恋爱中的猫的怪诞声等等。因为“性,击碎了我们的完整、我们单独的神圣/以及我们深深的沉默/从我们身上撕出一声叫喊/性,把我们劈成声音,迫使我们透过深处/呼唤,呼唤,为整体的完整呼唤”[8]171。在这短短的诗行里,诗人实现了他在小说中对血性意识探索未能够实现的目标,在完全的本能驱使下,乌龟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呼喊,找到了生命的奥秘,实现了“灵”与“肉”的统一,这也可能是劳伦斯所说的他在诗歌中实现了他在小说中未能实现的东西吧。也正因为如此,《鸟·兽·花》才成为劳伦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乌龟与生命轮回

“乌龟”组诗描写了乌龟从出生到顽强地生存,从成年时期的求爱再到交配,表面上是写出了乌龟的一生,实际上写出了生命的轮回。乌龟出生时尚未完全意识,还没完全成活,但是乌龟要生存下去,它必须成为挑战者,成为先驱,在交配时乌龟已是“咧开的老人的嘴”。“爱的高峰体验或性的高峰体验是和死亡的体验相似的,极度的快乐又极度虚无。在性爱的高峰瞬间,心里的感觉欲仙欲死,强烈的肉体与精神的震撼使人有魂飞魄散之感。”[12]221乌龟在交配时强有力的、有生气的呼喊,实际上也是预示着乌龟的死亡。在《乌龟的呼喊》的结尾,诗人写道:

乌龟身上的呼喊

仿佛来自基督的身上,

地狱判官的放任的呼喊……

整体的东西被撕成碎片,

分散的部分通过宇宙又找到了整体[8]168。

乌龟高潮时的呼喊,仿佛实现了灵魂的升华,但也仿佛是地狱判官在召唤的声音,这对看似矛盾的意象此刻却在本能的乌龟身上实现了统一,实际上也就是此时的乌龟实现了生与死的统一,即生死之轮回。在基督教中,“从死中获救就是解救,使人重新建立与上帝与自己的关系……使我们能生,也能死……能生包含着能死,反之亦然。”[13]114

在劳伦斯的整个诗歌创作中,生死轮回贯穿始终。在早期诗歌《农场之恋》中,劳伦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节奏和情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性爱与死亡共通的本质,即性爱的高峰体验与死亡感受具有共通性。在《无花果》一诗中,诗人通过花-果实-熟透的果实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在“乌龟”组诗中,诗人借助于乌龟意象体系完整地描写了生命的过程:出生-存活-成年-繁衍-死亡-新生,突显出了有机的原始生命力和生命的整体性,通过“移情”的手法说明人和动植物一样,可以与生命之体融为一体。“乌龟”组诗也是劳伦斯探寻生命历程、探索死亡的重要诗篇,为诗人晚期诗歌中集中表现死亡埋下了种子。“死亡是人的最高限定,是生命历程终点,又往往是精神运动的最高点和情绪波潮的巅峰。”[12]46-47晚期诗歌《灵船》中,“诗人借‘灵船’来表达自己对死亡的感怀,死亡既是终点,却又是新的起点,死亡能够让旧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从而构建一个生命的轮回。”[14]87-90如果说《鸟·兽·花》是劳伦斯诗歌创作的重镇,那么“乌龟组诗”无疑是这座重镇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堡垒,也是劳伦斯整体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闪光点。

四、结语

通过对“乌龟”组诗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乌龟”组诗构建了乌龟这一小意象体系,成为了整个诗集中大意象体系的子集,实现了劳伦斯小说中未能实现的意象叙事追求。诗人透过生命的本能,在这一组诗里展现了“灵”与“肉”的统一,同时通过生命的高峰体验,劳伦斯对死亡的认识比早期又更进了一步,也为后期诗歌聚焦死亡意识埋下了伏笔。劳伦斯的“乌龟”组诗,凝聚着他鲜明的本能呼吁、血性意识和生死哲学,反映出他诗歌创作中的意象思维艺术,是其诗歌园地里一丛馥郁芬芳的花朵。

[1]王平.文学翻译意象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吴晟.中国意象诗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汪耀进.意象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4]庞德.回顾[C]//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6]Ellis, David . The Complete Poems of D·H·Lawrence[C].London:Wordsworth Editions. 2002.

[7]考德威尔.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C].陆建德,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8]吴笛译.灵船——劳伦斯诗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9]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选[C].马澜,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10]理查德·奥尔丁顿.劳伦斯传[M].毕冰宾,译.天津:天津文艺出版社,1989.

[11]钟鸣.论劳伦斯的“血性意识”[J].湘南学院学报,2011,32(1):80-83.

[12]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13]E·云格尔.《死论》[M].林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14]马若飞.劳伦斯诗歌与小说的互文性探索[J].惠州学院学报,2014,34(5):87-90.

Shout of Instinct:Analysis of D.H.Lawrence’s Tortoise Poems

MA Ruo-fei

(HuizhouUniversity,Huizhou,Guangdong516007)

The British novelist D.H.Lawrence composed more than ten collections of poems in his life,concerning multiple themes of love,nature,life and death.His poetry collectionBirdsAnimalsFlowersfocuses on nature to a great extent,which has aroused critics’ appreciation.As the masterpiece of the animal poems,the tortoise poems in this collection reflect Lawrence’s viewpoints of writing,life and death.The analysis of these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mage,blood-consciousness and reincarnation would further readers’ deep comprehension of the themes and art of Lawrence’s works.

tortoise; instinct; image; blood-consciousness; reincarnation

2015-09-0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劳伦斯诗歌美学研究”(GD10XWW02)。

马若飞,1972年生,男,湖南新邵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I106.4

A

1671-9743(2015)09-0099-04

猜你喜欢

血性劳伦斯本能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血性中国兵
血性中国兵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