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原国芳的教师观及其对成人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2015-03-28刘沂青
刘沂青
(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引言
小原国芳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并开展教育改革活动,由他创办的玉川学园久负盛名。他的思想是当下“全人”思想的渊源之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在教师观上,小原国芳认为,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教师必须首先是“全人”,才能培养出“全人”学生,即具备文化修养的全面的人。小原国芳对教师地位的推崇,对教师作用的理解,以及有关教师修养的思想,是十分全面和深刻的。
在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的时代,成人教育的发展以及成人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专业成长是成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它不仅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小原国芳的教师观,对于如何促进成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成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和提升;其次,有利于加强成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成人教师的队伍结构,提高成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再次,有利于借鉴和吸收独到的教育理念,促进我国成人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
二、小原国芳的教师观
(一)教师的地位
小原国芳认为,教师是教育的关键问题所在。教育“兴之抑或亡之”的关键在于教师,“理想、制度、课程、设备、方法、教科书等”一切都在于“人”这个因素。也就是说,教育制度的实施要靠教师,教育理想要由教师实现,设备、课程、教学方法等都要由教师亲自操作。他认为,人类思想的最高指挥者是教师。“人只有依靠人才能成为人,人若去掉教育结果,则一无所有”。因此,为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他极力主张改造当时的日本师范教育。在他看来当时的师范教育毫无朝气,学校里充满着不健康的人生观和守旧的教育思想,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为人师表。他认为,教师应当是社会的指导者,“教师问题”是最重大、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学校至高无上之宝,实乃优秀教师”。[1]
(二)教师的素养
小原国芳认为教育是一项感化人的事业,教师应当是“全人”,这样才能培养出“全人”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具有“真、善、美、健、富”全面的素养,以纯真和独特的个性来教育、培养学生,最后与其心心相印,达到彼此人格的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终用“全人”的素养来感化、陶冶学生。
1.真。教师对待真理,要像一个虔诚、纯真、孜孜不倦的朝拜者,永远记得自己的缺点,永远地去做一个用好奇目光看事物的“婴儿”,并且有扎实、深厚的学问,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使自己的“窗子常为汲取真理而敞开”。教师要确立远大的教育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而这一切都必须以正确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所以,教师就必须像哲学家一样,以细致、严谨、周密的态度处理宇宙中出现的不可思议的问题,成为与学生同行的合作者、激励者和推进者。[2]
2.善。小原国芳认为“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纯洁的心灵,道德的价值就在于“善”。教师求善不仅是完善其自身修养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要修养成“善”,首先,对道德有深入的认识,了解人生的真谛。其次,对道德有深入的领悟和有高尚的情操。他主张教师通过高雅艺术气质的训练和伟人优秀事迹的学习来熏陶自身,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增强“知善行善”的意识,有爱邻居、爱同胞、爱世界的同情心。再次,有爱人的能力。在他看来,教育理念的精髓其实就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因此他特别强调师生之间在情感及精神上的深层次交流和分享。要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真正的“爱”去教育感染学生。[3]
3.美。小原国芳认为,没有美和艺术的存在,人就如同处于荒漠之中。缺乏美的教育绝对称不上是“完人”的教育。从德育出发,他认为“拯救一般人的道德”应当靠艺术的力量;“丰富的艺术”是“伟大学问的温床”。艺术不仅仅表现在外在,更表现在人的内心。他认为教育者是美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很多伟大的教育家不仅仅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具有高雅气质的艺术家,是真善美的完美表现者。“教育本身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艺术和美的修养,而且还要启发学生的艺术修养,借助绘画、音乐、诗歌等形式进行艺术教育,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爱上美。[4]
4.健。即健全的身心。小原国芳认为,健全的人包括健全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两个方面。身体是保存生命和精神活动的重要源泉,健全的身体是指教师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为学生做好积极锻炼身体的榜样,进而更有活力地指导学生。首先,教师要有“健”的品质,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去健全体魄。其次,“健”的教育是“活生生”的体验学习。通过实践来培养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再次,教师要具有劳动意识。教育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是为了培养自我尝试、探究、劳动、操作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培养教师的劳作意识,从而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把关注点放在独创、钻研、发明上。[5]
5.富。即丰富的精神层次。小原国芳认为人们不仅需要面包、房屋、衣服,更需要有更高尚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教育者如果想要更好的培育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就必须在自己心目中有着“更高的东西是什么”的追求与欲望。教育是没有丰厚物质报酬的高尚事业,有巨大物质欲望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教师。因此,每一次小原国芳在各地作报告时,都把裴斯泰洛齐墓志铭——“一切财产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作为会议结束语。他要求教师要有裴斯泰洛齐的精神追求,从浅薄的物质主义、现实主义转向真正的现实生活,转向第一要义的生活。[6]
(三)教育教学原则
1.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小原国芳认为全人教育与个性教育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融合统一的。“只因有了辽阔、广袤、无垠的麓下原野,才显现出神圣而庄严的富士山的灵峰”。矛盾具有同一性,只有能够丰富协调人格的全人教育,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全人通过个性教育,在“爱之场中自觉地为完成自己的具体使命而活动”,学生的个性通过全人教育,使得其机能得到“全面开发与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体的人依据爱的原则,合理、有序地成为有独特个性的“全人”。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放弃“领导者”的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最终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其充分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境界,最终使其才能、心智和性情得到全面而又协调的发展。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则。小原国芳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他坚持认为,教学就是要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化触动学生的心灵,用教师的人格去陶冶学生的人格。另外,他还指出,“与教学方法相比,更加需要我们教师内在的努力”,“我们更需要的是那些能给学生以暗示和神火的教师”。他所强调的“暗示”,就是教师对学生的那种更深层次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对于意志的磨练和情感的陶冶,不可能单纯靠语言说教来进行,必须靠以师生间相互信赖、融洽真诚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教师的言传身教来达成。他认为,“信赖必须成为我们教育的根基”,教师就是学生的代理父母。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启示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而制定的对个体或某类群体具有引导性、管理性的规定,是一系列指示、报告、办法和条例的总和。成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外界力量的推动还是内在动力的激发,都需要有具体的政策、制度支持。在教学实践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能使成人教师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能够对成人教师的行为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可见,健全的制度、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于规范成人教师的日常行为,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提醒我们,国家应该为成人教师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并且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提高他们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成人教师进行持续、稳定、快速专业发展的前提是具有健全且有效的运行机制。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重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还要在政策、法律、激励机制等方面肩负起更多的责任。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成人教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所以需要制定成人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制度。
首先,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根据国家《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有针对性、应用性较强的成人教师培训实施细则,具体包括职前培训、职后培训的相关政策,建构专业发展标准,使成人教师专业发展有法可依。其次,修订现有的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其在执行过程更具有连贯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再次,强调法律法规的公正性。保障受培训教师的权益,严格规范管理者、政府机构等公职人员,避免出现法律法规执行难、形式主义等不公平现象。[7]最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尊重受培训教师的自主性,只有这样,培训才能真正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二)制定相关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报告中明确指出,师范教育必须要有严格的毕业标准和教师录用规格,唯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当教师。作为一名成人教师,首先要热爱成人教育事业,不但要具备从事成人教育所必需的责任心、事业心,而且要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的实践技能。尤其是成人教师教育的对象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是已经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学员大部分年龄较大,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求学行为更加自愿、主动。面对这一类特别的求学群体,成人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职业的共性,还要具有独特的职业个性。这就要求成人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这四方面的能力正是体现了成人教师“双师型”的特征。但目前有的成人教师还没有达到“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他们多“重科研、轻教学、轻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完善、制定相关资格认证制度。
首先,建立成人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这是促进成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机制。有了完善的成人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可以有合格的培训机构,在相当程度上确保成人教师职前教育的品质,并为其在职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健全成人教师资格认可制度。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成人教师要定位于成为具有成人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在对成人教师进行资格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学科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工作能力。再次,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资格制度。可借鉴美国的教师证书制度,将成人教师证书的获得分为几个阶段。成人教师从业之前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接受相关的成人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入职后,经过几年的教学,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师资格认证,以此不断更新证书。
(三)开展校本培训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根据学校实际需要以及为了满足每个成人教师发展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校内培训活动,其突出特点是自由度大、选择范围广、针对性强等。把校本培训引入成人教师教育,是成人教师师资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成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成人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校本培训有利于培训观念和学习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深化成人教育改革,推进成人教育创新;有利于检验和发展成人教育理论;有利于成人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成人教育机构要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校本培训计划和项目,使其既能满足成人教师的共同需求,又能重视成人教师个体的发展。这就需要更新成人教育的观念,营造文化氛围,分解成人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工作学习化。使成人教师之间能够展开对话、互相学习,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实践共同体,共创机会,共享经验,共促成人教师专业发展。此外,要注意因人而异,针对不同要求采取相对应的培训模式。一方面,增强成人教师的主动性。完善岗位进修制度,把成人教师的专业培训与自主学习纳入教师考评范围;完善激励制度,通过感情激励、事业激励、待遇激励和发展激励等措施促进成人教师专业成长;完善竞争机制,促进成人教师队伍的良性流动与优化。通过上述措施不断增强成人教师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专业引领。以校内骨干、优秀教师为榜样,落实校本培训,促进成人教师专业发展。除了利用校内师资队伍,也可以通过引进外援、邀请资深教育专家等途径,借助外力和可用资源,使专业引领更为高效。
(四)建立成人教师学习共同体
成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为成人教师个体的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合作氛围,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为成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互助与合作的平台。同时它能够使成人教师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并且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实践技能。这有助于增长成人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促进成人教师个体主体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提升成人教师职业认同感,从而促进成人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首先,为构建成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支持性条件。校长在学校决策和运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与成人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赋予成人教师一定的权力,使成人教师学习共同体正常运行。其次,提升成人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所需的能力。成人教师要有共同愿景,并注重提升自身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建立稳定、有序、合理的学习共同体。再次,建设合作型教师文化。成人教师要消除自身落后的保守意识,积极参加教师合作技能的培训,包括榜样推广和专家培训等,参加多样的教师团队活动,如课题研究小组、“师徒制”和“兴趣小组”等。
(五)树立专业发展意识
首先,积累专业知识。鉴于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成人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其特殊的规定和要求。不仅需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该涉猎成人教育学、成人心理学、成人管理学等学科。[8]作为“双师型”教师,更要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程中增加实践知识,让学员在课堂内能够增长真才实学。成人教师只有在做到求“真”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具有“真”素养的学生,也就是“学历+技能”的高质量学生。
其次,提高专业技能。成人教师在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方面,应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创造性的组织教学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等。一方面,“从做中教”。对于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真正解决问题的场景中进一步探索,才能真正的解决难题。例如问题导向学习,就需要教师能够举出真实案例,进行模拟训练。因此,成人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反思。学员处在生产第一线,每天遇到新的问题,这就对成人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成人教师具备“哲学精神”,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批判分析,将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再次,培养专业情意。教育活动首先是道德活动,道德的价值在于“善”。成人教师高尚的专业情意体现在,成人教师与成人学员之间是一种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人教师彼此之间是互相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同志关系,成人教师与其教学对象的单位领导之间是随时沟通、互相配合的融洽关系。成人教师应当以“宗教精神”和“虔诚信仰”去奉献自己的教育人生。[9]
[1][2][3][4][5][6]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8,21,27,18,7.
[7][8]孙丽红.我国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5,9.
[9]折媛媛.小原国芳的教师思想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6.
[10]王 芳.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基于Y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D].扬州:扬州大学,2014:29.
[11]张 敏.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17.
[12]刘奉越,花 月.基于专业发展的成人教育管理者学习共同体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