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字部件中意象的动态考察
2015-03-28赵志刚
赵 志 刚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89)
对汉字部件中意象的动态考察
赵 志 刚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北京 100089)
从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入手,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为认知手段,从而将汉字理据的动态研究置于现代认知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理论的二维框架下,有利于冲破传统研究的藩篱,进一步探索汉字构建机理的认知模式。基于此,可得出汉字字意引申路径:第一,意象由显而隐,理据模糊;第二,意象由隐而显,理据清晰;第三,意象保持不变,理据清晰;第四,意象讹变,理据模糊难辨。这将有助于汉字的教学、研究和传播。
汉字;汉字部件;意象;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汉字是象形文字,虽历经变迁但仍有“纹理”可循。汉字由众多的部件构成,而每个部件又包含各种意象。首先由意象组合产生基本汉字义,然后通过隐喻等手段将其词义由源域向目的域积极引申,从而构成了以基本意为核心向四周扩展开来的概念网络。对于汉字来讲,华夏文化就是培养汉字的沃土,汉字是华夏民族世代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尝试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二维视角追溯汉字字源并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构成机理和古老的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汉字的构成部件取自各种意象——远取诸身、近取诸物,进而诉诸笔端对其进行符号化,即“画成其形,随体诘拙”。而以帕尔默为代表的当代文化语言学理论树立了文化意象的核心地位,“主张透过意象的窗口,来窥视各民族语言使用者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模式”[1]。
一、意象和隐喻机制
西方认知语言学范畴中的意象是人类认知模式的特殊构件,是在人们的感官和情感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Gary B. Palmer)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中借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概念并对其做出了具体的阐释:意象是指人类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这种表征是依靠人们的记忆或联想、心理图像或心理来表达一个概念或一个意识的。意象帮助人们对事物进行感知,同时对具体的感知信息进行加工,这一过程也就是抽象化和概念化的过程,进而形成人们头脑中相对稳定的语言文化符号[2]。人们需要通过已知的、熟悉的意象去表达或者了解未知的事物或者感受。在此过程中,意象实现了从一个领域向另外一个领域的过渡或者说是映射,是典型的隐喻引申模式。隐喻研究在这个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维度。
莱可夫(Lakoff)对隐喻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写道,“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事的普通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依据不言而喻或潜在的隐喻在思维和行动”[3]。以他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人们可以根据已知事物去有效地认知另一事物,用一个过程隐喻另一个过程。当谈到隐喻的动因时,陆国君论述说:“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被语言使用者创造性地用作一个能指。这个能指通过更高一层的意指跟一个与该符号所指意义紧密临接的意义结合起来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符号,然后又被赋予新的所指,即隐喻内涵。”[4]因此,隐喻既是思维方式,也是字义引申和创造性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汉字理据的特点与认知模式
叶昌元著《字理——汉字部件通解》一书介绍说,“字理”一方面指的是汉字构成不是任意的,是符合逻辑的;另一方面是指汉字本身是有“纹理”的。但是,在汉字悠久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体、隶书和楷书的演化,特别是在汉字隶变和简化之后,很多理据变得模糊了,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汉字“纹理逻辑”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一是作为基本元素的象形字失去了原始的形态;二是简化和草书等因素使一些部件趋于符号化,使不相干的部件混淆在一起,加大了理解汉字的难度;三是人为对汉字的加工——肢解和添加——掩盖了原有的汉字理据[5]。对汉字原始意义的研究可以厘清意义引申的方式和路径,有利于我们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认知思维。而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隐喻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思维模式,意义由具体的意象映射到抽象复杂的概念。这一点在汉字的构成理据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汉字的理据并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经历了显隐的动态发展变化。而汉字中理据的隐显变化取决于意象的隐显。基本遵循以下几种变化规律:
第一,意象由显而隐,理据模糊。这类汉字的理据变化完全体现了汉字发展中的“经济性”原则。在具体的意象符号化的过程中,因为拼写简化的缘故,一些原来很形象的部件被转替,而构词的理据只能通过训诂的手段追根溯源。另外,汉字构成部件的隐喻性特点对汉字字义的引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象形部件对汉字引申义的映射中,凸显了汉字构造的内部张力;从显性的构词纹理到抽象概念的大量引申,实现了汉字有效的字义转移。汉字的构成机理体现了其跨域映射的特点,即借助已知的部件概念形成一个概念系统,并利用该能指符号映射到新的所指。但是语言文字的发展需要将繁琐的拼写经济化和简单化,以使人们在使用上更为方便。彡就是典型的例证。
许慎著《说文·彡部》解释说:“彡,毛饰画纹也。象形。”在2008年谷衍奎先生编纂的《汉字源流字典》中,对其字源进行了考证:甲骨文中为象形字,像三撇(有的像五撇或四撇)。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彡。彡本意应当为鼓声之象征符号。后引申扩大为毛发、彩饰、垂穗、飘带、声响、光影、气味等各种各样条状细软、晃动之物的象征符号。如今“彡”不单用,只做偏旁。虽然“彡”只做构字的部件,但是其象形的隐喻功能对于汉字的造词来说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根据其“表示鼓声”的隐喻意象,可以延伸出与之意象相近的其他所指意象。而这些意象又是构成其他汉字的源泉。就这样,从一个部件的根本意义以隐喻为媒介映射到其他目的域,形成了一个系统而又完整的概念网络。因为鼓声所产生的波纹状,可以联想为飘逸的头发。头发的“发”繁体写为“髮”,从字形上可看出其造字机理。又映射到嗅觉域来隐喻香气的扩散如“鬱”而今简化写作“郁”。“鬱”字的下部左半边为“鬯”,按谷衍奎先生的解释是:“其甲骨文像酒器里盛着泡有郁金香草的美酒形。古人将郁金香草捣碎放在黑黍酿造的酒中,盖严以微火煮之,使之不跑气,冷后饮用,芳香浓郁,令人舒泰畅达,称之为郁鬯酒,用来祀神、赐予、敬客,故用这一形象表示香甜美酒。”虽然现在简化字体“郁”中已显现不出繁体“鬱”()字下部所表示的美酒飘香之意蕴,但是当我们追根溯源,还是能够找到“彡”的踪迹的。就这样,一个部件“彡”通过其声音域的本意隐喻映射到了视觉域和嗅觉域,跨越空间维度体现出了其活跃的构词功能。
第二,意象由隐而显,理据清晰。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因为所存在的汉字数量无法满足现实表达的需要,所以经常会假借已有的汉字来表达新意,甚至是出现“同根反义”的情况,即借助同一意象的汉字表达相反的含义。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歧义的出现,在原有字形的基础上再加上能够更为清晰表达字义的义符以便与原字区别开来。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文化对构字的影响。如“雁”和“赝”。“雁”字在《说文》中解释为:“雁,鸟也,从隹,从人,厂声。”段石羽引用徐铉等对此字的注解:“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昏礼用之,故从人。”从这个注解可以看出大雁的迁徙是非常守时的,中国古时候认为婚姻最重要的是信用与责任,并非金钱,所以古人经常将雁作为婚礼的礼物,表示像雁一样严守信用。但是,“雁”字本身还有“假的,伪造的”意思,与本意截然不同。根据段石羽先生的猜测,这可能与汉字“同根相反”的现象有关。后来在此字下面加了一个表示“金钱”的“贝”即“赝”,专指“假的”[6]。据《汉字源流字典》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赝”确实是“雁”的后起分化字。由此看来,原来表示准时有信的“雁”因似鹅非鹅而被引申为“假的”。但是应用起来会产生混淆,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加注义符“贝”以示区分。汉语中同字反义的现象并非只有一例。又如“息”字,既有“生长”之意也有“停止”义项。按照《汉字源流字典》(2008年)中的解释,“息”最初是指喘气呼吸之意,而呼吸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后引申为繁育,生长。进而引申为子女,又在此基础上引申为利钱。另一条引申线为,人在不劳动时舒缓呼吸,故而将其引申为歇休,又进一步引申为使安宁、停止等义项,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乱”。《说文》:“亂,治也。”本意为整理纷繁缠结的丝使其有条理,故引申为“治理”之意;但因其有“纷繁缠结的丝”部分,所以,反义共存,还表示“混乱”之意。段石羽先生将其解释为“阴阳互根”。笔者认为这是因果关系之间的转喻:因为乱所以需要治理。而“乱”字兼具这因果两层含义。
第三,意象保持不变,理据清晰。对汉字的历时考察研究发现一些汉字中的部件因为形状与所取意象极为相似,让人明白易懂,所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由此类部件构成的汉字理据也就相应的清晰一些。段石羽先生在提到同根相反现象时,举了两组例子。在这里稍作扩展。如“明”和“冥”,两字的读音接近,但是字义却完全相反。“明”在甲骨文中为,是指月照窗棂或日月朗照,会光明、明亮之意。后根据本意引申为“映照、天亮、清楚、政治或法纪清明等含义。”而“冥”却表示昏暗之意。《说文》解释为:“冥,幽也。从日,从六。冖声。”本意为夜晚。谷衍奎先生的《汉字源流字典》解释了其甲骨文的原始形态,在甲骨文中“冥”为从卄(双手),从冖(表蒙覆),里面为日,天日像用布幕蒙覆住一样昏暗,会夜深之意。所以,在演变中“冥”还用来指“夜晚、昏暗、幽深、阴间地府”等意。
第四,意象讹变,理据模糊难辨。有些汉字的构成部件在演变的过程中因为与其他的部件形近在楷书中被讹化。比如“则、贞、员、贼”等字中的义符“贝”,实际上是由“鼎”的意象讹变而来。因在古文中“贝”与“鼎”形近,所以以“鼎”为意象的一些汉字就演化成了“贝”,使此类汉字在楷化之后的理据很难辨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当今网络语言的冲击下,一些汉字中原始的意象被掩盖,而表层的构字特点被发挥利用从而被强加了新的含义。但因受众面广泛,这种“讹变”的汉字在网络环境的滋养下也大行其道。如“囧”字,其甲骨文像古代原始的窗户形状,墙上有洞,洞中有交叉支撑的竹子或木棍。《说文·囧部》曰:“窗牖丽瘻闿明。象形。”本义为明亮,如“妙质则囧若明珠,镶姿则朗犹玉莹”。本来此字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是因为字形和读音的缘故,被一些网友挖掘出来,赋予了这个象形字以新的“象形”——因其形状酷似人的面部表情而被用来指“窘迫,尴尬”之意。但“囧”字中原始的意象被掩盖,真正的构词理据变得模糊不清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汉字的理据分析可以揭示出古代先民的认知模式,以及文化对汉字构成的影响。从而也说明发轫于西方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文化语言学的知识可以作为研究汉字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对汉字理据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汉字中熠熠生辉的原生态思想和先民的聪明智慧以及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汉字理据教学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研究,而对汉字构词理据特色的教学符合西方人直线思维的特点,更直观也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最为重要的是,从汉字理据的构成机理角度讲解汉字可以加深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深层次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汉字理据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一些零散的或是只注重某一侧面的理据意象研究。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应尽快梳理汉字理据,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为汉字的教学、研究和传播做出贡献。
[1] 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J].外国语,2002(2):41-46.
[2] PALMER G B. 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6:28-29.
[3]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
[4] 陆国君.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07(1):117-120.
[5] 叶昌元.字理——汉字部件通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2.
[6] 段石羽.汉字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34.
A Dynamic Examination on the Images of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s
ZHAO Zhig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This article makes a dynamic examination on the motiv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by employing the theories about images in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us it is of benefit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then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ognitive mode about the constructive princip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ased on the study, four patterns of 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achieved. First, when the images in the components changes from explicitness to implicitness, the motivation is relatively obscure. Second, if the images in the components changes from implicitness to explicitness, the motivation becomes relatively clear. Third, if the images in the components keep unchanged dur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history, the motivation remains clear. Fourth, if the images undergo erroneous transformation, the motivation can be hardly recognized.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the advantag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can manifest the Chinese philosophy to some extent.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s; image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ultural linguistics
H02
A
1673-2065(2015)06-0106-04
10.3969/j.issn.1673-2065.2015.06.021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2015-05-23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软科学项目(201401A408)
赵志刚(1979-),男,河北衡水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