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线 突出重点
——思想政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2015-03-28袁守东
袁守东
(江苏省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灌云 222200)
把握主线 突出重点
——思想政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袁守东
(江苏省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灌云 222200)
高中思想政治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教材资源,根据教材的核心主线,突出重点,按照信仰的内涵特点,系统化、层次化地加以落实。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等辩证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信仰,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思想政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0 引言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成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概括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倡导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为基本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学生座谈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教育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求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且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那么怎样让学生按照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不仅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更要充分利用好高中四个必修模块教材的不同主线,在教学中有重点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
1 “经济生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经济生活”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对高中学生进行市场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相关时事政策教育,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教材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在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舞台上,按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领域的生产活动,以实现党在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为追求,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在生活与消费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消费观、金钱观教育;在投资与创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在收入与分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配观教育;在市场经济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观、发展观教育。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市场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的典型——2008年中国毒奶粉生产事件。三鹿奶粉由于添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对国内39 965名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残侵害,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牛奶的奶农中有3人被判处死刑,三鹿集团董事长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被判处罚金人民币4 937万元,时任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被免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引咎辞职,多个国家或地区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这次毒奶粉事件给我国的奶制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通过这个案例能够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在我国无论是作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还是监督者,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都应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自觉地和党和国家、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 “政治生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政治生活”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主线,从观念形态、制度层面、民主领域、民主形式、方略部署、民主实践、公民参与机制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教材其体系为: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政党→国际社会[4]。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在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与方法,加强民主观念教育;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管理,体会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制度保障,明确我国各项重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在当代国际社会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加强平等观念教育。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肯定现实中国政治生活中民主的性质,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民主目标和制度是优越的,让社会上大多数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无论是民主的性质,还是民主的表现形式都有突出的优越性。不过,要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民主最高理想目标相比,我国社会的民主在实践等环节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如果我们课堂上一味地肯定,不辩证也不全面地分析,学生也不会相信,更谈不上变成信仰了。我们应该做到有批判有肯定;有表扬有否定,认识到这些不足,其实这也正是我国民主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实事求是地肯定、实事求是地否定,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结论,在思辨中明确方向。课堂教学中不回避现实的不足,讲清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中让学生去感悟、去认同,直到信服。
3 “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处理好理性和感性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围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才能形成”这条主线,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出发,对髙中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5]。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在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中,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科学性和革命性、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加强和谐观念教育;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想方法,加强公正观念教育;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析人生的意义,加强敬业观念教育。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改革;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国与世界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开放;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所以把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和中国特色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需要在实践中接触具体事物,走进生活,需要增强感性认识,为此,教师可联系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加以印证。如2015年3月在海南省举办的亚洲博鳌经济论坛上,由我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洲经济带建设和以我国为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都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国正以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应有的大国担当。教师要善于做到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让学生信服。
4 “文化生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处理好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文化生活”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条主线,带领学生思考文化现象,认识文化作用,了解文化发展规律,感悟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价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6]。
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在文化与生活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化是通过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中要让学生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内容时,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一些与爱国主义有关的载体,如优秀书籍、影视作品、故事会、演讲等,其效果可能要比站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空洞教条的口头说教胜过十倍、乃至百倍。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优秀的文化载体,以生动、逼真的形式再现其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很容易让人心潮澎湃、情绪激荡、明理践行。而物质化的文化环境,如主题公园、名人纪念地、主题雕塑、历史遗址、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场馆、英雄纪念塔等,身临其境,也会让人回想起当年的峥嵘岁月,想像出前辈英雄的丰功伟绩,敬仰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其教育作用是喊口号所不能比拟的。建设爱国主义的物质环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动活泼的展示形式,很能深入学生心灵,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如果离开物质讨论文化、讨论精神,学生就会有看不见、摸不着之感,缺少抓手,效果低、效益差,而且失去了文化的实质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特别需要坚定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如何培养?怎样坚定?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正确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在物质的载体中进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特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处理个人和社会、理想和现实、理性和感性、精神和物质的辩证关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信仰,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3]李岚.基于主线的《经济生活》教材重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1):125-127.
[4]唐翠萍.基于主线的《政治生活》教材重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1):128-130.
[5]刘巍.基于主线的《生活与哲学》教材重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3):62-64.
[6]李岚.基于主线的《文化生活》教材重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3):65-67.
[责任编辑:李强]
2015-01-28
袁守东(1965-),男,江苏灌云人,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研究。E-mail: ysd7900@126.com
G631
:A
:1671-6876(2015)02-01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