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大学生中的“学渣”现象及对策分析

2015-03-28

关键词:学渣现象作业

曲 义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论高校大学生中的“学渣”现象及对策分析

曲 义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针对当下在校大学生中凸显的“学渣”现象,归纳了上课、请假、作业、考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等五类大学生学渣现象的行为表现,论述了当下“学渣”现象凸显的三大原因,提出了面对“学渣”现象的应对措施。

大学生;学渣;现象;对策

0 引言

“学渣”一词是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语言,又叫“学灰”,是对那些只在临考前才临阵磨枪,而平时基本上不学习的学生群体的一种带有嘲讽性质的称谓。总的来说,高中阶段的“学渣”群体极少,其主体当属处于竞争和淘汰机制相对松散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在读大学生。

1 大学生“学渣”现象的行为表现

当下高校大学生中“学渣”现象的具体表现十分复杂,但以日常的学习活动为准绳,与学习相关的行为现象,无非存在于上课、请假、作业、考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这五个方面。

1.1 上课

在上课方面,“学渣”现象通常表现为上而不学和不上不学两种情况。“学渣”们上而不学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勤。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中,均将课堂考勤情况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并在学生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倘若出勤率低于一定的范围,学生将被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这就意味着需要进行补考或者重修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为了避免补考或重修,“学渣”们在课堂上乐于答到,却懒于学习。更有甚者,一旦老师点完名,便伺机逃离课堂。

1.2 请假

他们请假的动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为了课程成绩而请假,其二是为了免受学生管理纪律处分而请假。因为非正当理由的缺席,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自己课程成绩和纪律等方面受到影响时,他们会于事前或事后以生病等非实际的理由找辅导员或班主任获取假条。有的甚至与家长串通,或找假家长通过电话联系来欺骗老师骗取假条。当然,也有与辅导员或班主任串通,一起欺骗任课老师和学工部门老师的学生。

1.3 作业

在作业完成方面,他们有的不能按时上交作业,有的是在交作业截止日期的前一晚才开始书写和制作,有的用从同专业的高年级同学那里获取的作业上交,甚至花钱找人代做作业。总的来说,大部分作业质量相对低劣,且存在为了赶时间和赶数量,而抄袭糊弄的特点。

1.4 考试

在度过了上课不学、虚假请假和作业抄袭糊弄的一学期后,对于“学渣”来说,如何通过期末考试才是头等大事。于是,他们四处询问考试重点范围、复印同学的课程笔记,仓促地知识充电虽然有可能通过考试,但对自身专业成长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1.5 实践与科研

在国家构建应用型、创新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寒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和专业竞赛等规定和办法的出台,均是为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将专业所学与实际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和创新能力。但是有的学生完全违背了诚信,通过假造社会实践材料、虚盖实践单位公章等提供虚假证明的手段来骗取相应的实践学分和实践经费。此外,受到经济利益和荣誉的驱使,全篇或部分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以此来骗取相应经费和奖励的现象也开始抬头,成为一种带有经济诈骗性质的行为,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

2 “学渣”现象凸显的原因

“学渣”现象的凸显,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学生在“后”高考时期学习自主性的丧失。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度过了早起晚归、书海无涯的高中时代后,终于可以在大学阶段得以自由。这部分学生或沉溺于网络,或沉湎于社交,或热衷于远游,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也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观点的影响,认为大学的专业知识体系跟不上专业发展的步伐,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学渣”群体的扩大;还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浮躁的经济利益的驱使,错误地将精力转移到了创业或赚钱活动之上。

其次,高校教师队伍中夹杂着一些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平低下的成员。专业素质低下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误人子弟,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于专业的热爱度。师德水平低下的老师则面对“学渣”数量的增加而无动于衷。如果一个教师不但专业水平差,而且师德师风败坏,那么他对学生所造成的危害就不可想象。

再次,有的家长自认为文化水平有限,对自己读大学孩子的关心多停留在物质生活方面,对其学习则基本是不闻不问。部分家长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无形中助长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游离或最终落入“学渣”队伍。

最后,高校人才培养考核审查机制的不健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的今天,部分高校受经济利益驱驶,以交钱包过、交钱买证等潜规则大肆敛财,这种情况在部分急于回笼办学资金的新建民办高校中尤为严重。也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相对严格的留级、劝退、开除、毕业和授予学位制度,但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出于人情、安全稳定和学校声誉等方面的影响而大打折扣。严进宽出的毕业标准是“学渣”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3 “学渣”现象对策分析

面对上述五类广见于各级各类高校大学生群体之中的“学渣”现象,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求知观念;遵守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按时上下课,在课堂上做到上而学,课后按时、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做到对于所学知识的及时查漏补缺。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考前临阵磨枪的被动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诚信向学的合格大学生。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育人和德育上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说服教育,应建立任课教师与学工教师之间的定期互通机制,必要时还需与家长沟通,对学生进行连动式教育。家长应将关注点更多地转向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之上,并主动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咨询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帮助其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长远来看,优良的学风是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主要落脚点,因此,高校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审查制度,补充完善学生旷课、缺勤、作弊处理办法,引入学业淘汰机制,从而对于“学渣”们起到震慑的作用。此外,还要建立学生学业管理问责制度,对玩忽职守的教师,要按照学校的相关纪律对之进行教育或严肃处理。

4 结语

“学渣”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扭转我国高校“学渣”群体渐增的局面。相信随着我国学习型、知识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学渣”问题会被彻底解决。

[1]张五洲.探索大学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8: 233.

[2]王本陆.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07.

[3]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9.

[4]左树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3-56.

[5]孙萍.大学生失信表现及其心理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265-266.

[责任编辑:李强]

2015-03-26

曲义(1985-),男,山东烟台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服饰艺术、服装服饰设计及学生管理。E-mail:947832153@qq.com

G64

:A

:1671-6876(2015)02-0162-02

猜你喜欢

学渣现象作业
从“学渣”逆袭成“网红”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学霸”“学渣”有话说
作业
班级充满相对性
我是学渣千秋叶工作室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