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中的淮河风貌
2015-03-28邱瑰华
邱瑰华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入主中原,北宋宣告灭亡,南宋王朝建立。从此,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直至元人灭金亡宋。正是在这一年(宋高宗建炎元年)①是年农历五月改元。,在中国诗歌史上与陆游并称、以“诚斋体”闻名的诗人杨万里出生。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公元1154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及第后,开始走向仕途。公元1189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接受王命,充任金国贺正旦接伴使②宋金对峙时期,双方外交往来十分频繁,规定每年正月初一,双方互遣使者向对方祝贺,称“贺正旦国信使”,简称“贺正旦”,或称“正旦使”。,往来于江淮之间:“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遣骑迎家,久稽来讯》)[1]卷二十八③本文中所引诗、文如果没有特别加注,皆出自《杨万里集笺校》。船行于淮水之上,他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淮河及其两岸的景况和情状,写下了许多诗作。这些诗作大略可分为三类:
其一,关于淮地美食饮品、商贸活动等风物民情的描述。杨万里初次品尝到了闻名天下的淮河美味“淮白”(一种通体洁白的鱼),便赞不绝口,并在此后津津乐道、念念不忘:“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糟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三尺围。”(卷二十七《初食淮白》)“冷落杯盘下箸稀,今年淮白较来迟。”(卷十一《晚晴独酌》其一)“春暖著人君会否,不教淮白过江南。”(卷八《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其二)“天下众鳞谁出右,淮南双玉忽尝新。未知丙穴果何似,只恐子鱼无此珍。”(卷十一《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其一)“秋水寒鱼白锦鳞,姜花枨实献芳辛。东坡玉糁真穷相,得似先生此味珍。”(卷十四《白鱼羹戏题》)行次盱眙,他看到壮观的的玻璃泉,品尝到用泉水烹制的佳茗,不禁称赏道:“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熔出玻璃开海眼,更和月露沦春芽。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卷二十七《题盱眙军玻璃泉》)他还写了雨中淮河渡口的人事活动:“细雨如尘复似烟,两淮渡口各收船。南商北贾俱星散,古庙无人烧纸钱。”(卷二十七《雨作,抵暮复晴》其二)
其二,关于淮河的风、水、浪、冰、雪和淮山的白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杨万里擅长描写自然,这类作品也就最多。往来淮水之上,他便把所看到的、经历过的、令他叹为奇观而又“心悸魂惊”的自然景象以及刹那间的感受,以他特有的浅易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现出来:“天寒春浅蛰未开,船头一声出地雷。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东海复东几万里,扶桑顷刻到长淮。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似闻海若怒川后,雨师风伯同抽差。夜提横水明光甲,大呼一战龟山颓。老夫送客理归棹,适逢奇观亦壮哉。”(卷三十《渎头阻风》)“却思两日淮河浪,心悸魂惊尚未平。”(卷三十《过磨盘,得风挂帆》)“为爱淮中掌似平,忽逢巨浸却心惊。怪来万顷不生浪,冻合五湖都是冰。碧玉湖宽容我到,白银地滑没人行。兹游只道清无价,清杀诗翁老不胜。”(卷三十《过甓社诸湖,进退格。东西长七十里,南北阔五十里》)“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宵兼两日。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细问晚潮何时来,更待玉虫缀金钗。”(卷三十《至洪泽》)“三日颠风刮地来,不成一雪肯空回。何曾半点漏春信,只怪千花连夜开。顷刻装严银世界,中间遍满玉楼台。琼船撑入玻璃国,琪树瑶林不用栽。”(卷二十七《淮河舟中晓起看雪》其一)“天惜淮山不惜银,浑银砌起一长城。淮山裹在银城里,半山诸峰越样青。”(卷三十五《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其一)
其三,关于淮地名胜景观等的描写。经过淮阴,他拜谒淮阴侯韩信庙,感怀淮阴侯的盖世功业及今日韩信庙的荒凉冷落:“鸿沟秪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兵火荒馀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卷二十七《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前用唐律,后用进退格》其二见)经过淮安,看到龟山(亦称“军山”)雄踞淮口,他感叹道:“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银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逆血腥膻化为碧,空馀风雨鬼啾啾。”(卷二十九《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其一)不一一类举。
二
无论是描写淮河的自然景物,还是描述淮地的风物民情、名胜景观,杨万里常常在其中渗透自己对于淮河作为宋金对峙时期界河的独特感受。这些诗作在他的诗集中都是最具特色的。
首先,从他笔下淮河的文化含蕴来看。淮河成了南宋的北方边界,也成了南宋诗人们眼中、心中难以触动的哀痛。杨万里兼有金国贺正旦接伴使的特殊身份和天才诗人特有的敏感,因此,他笔下淮河的水、风、浪、禽鸟、人物等等,也就带有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印迹和他的独特感受,多了些中原沦丧、山河破碎、南北相隔的哀怨和悲愤。
他登上楚州城,望见作为界河的淮河,便生出中原虽近在眼前,但淮河冰封,难于渡越之悲哀:“望中白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卷二十七《登楚州城》)登临盱眙军东南第一山,遥望中原大地,又不禁愁肠欲断:“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汀隔岸明。”(卷二十七《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其一)他来到淮河,凝望中原失地,顿生出国土沦丧的失意之悲。曾经,界河是那北方遥远的桑干河;如今,却成了眼前的这条淮河。本来属于自己国家的北方领土,现如今却为外族侵占,一条淮河将其隔开,虽在咫尺,却无法逾越。他何止天涯之感,更多山河破碎的悲愤:“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卷二十七《初入淮河》其一)“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卷二十七《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其二)
杨万里作为“王人”、淮河以南的“宋人”,到了淮河便顿感“意不佳”;当他出使到金人统治区,听到了中原遗民不堪异族蹂躏的悲诉,听到了他们渴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心声,也只能无奈地叹息:如今“和戎诏下”,南宋朝廷偏安南隅,淮河两岸统一无望,南北骨肉相隔,竟不能如鸥鹭般自由往来:“中原父老莫空谈,逢著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卷二十七《初入淮河》其四)“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只馀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卷二十七《初入淮河》其三)面对淮河水,面对中原父老的“空谈”和“诉不堪”,面对南北分裂的现实,他激愤难抑:造成如今淮河南北国土分隔的局面,该怨谁?怨金人的强悍和入侵?还是怨北宋朝廷的卑弱和丧国?抑还是怨南宋朝廷的苟且和无能?独立秋风,隔淮相望,只能让失意、哀怨而又无奈的泪水流淌:“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卷二十七《初入淮河》其二)另外,像“今日非昨日,南风转北风。霍然香雾散,放出一轮红”(卷三十《过淮阴县》)、“全盛向来元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金汤再茸真长策,此外犹须子细论”(卷三十《望楚州新城》)等,也是具有深厚意蕴的作品。
其次,从他笔下淮河的意象来看。杨万里描写淮河的诗中有许多意象在他的诗集中很少见甚至是未见。
也许是杨万里初见淮河时正值冬季,作为南方人对冬天的景象更为敏感;也许是因为他独特的接伴使身份,更能深切体会到北方沦落区人民和作为宋人内心的悲凉和屈辱,他描写淮河的诗中便多了些雪、冰、霜、冻等冬天苦寒意象:“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昨来牵夫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卷二十七《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风打波头波打船,并来枕底搅清眠。先生夜起篷窗看,月满长淮雪满天。”(卷二十七《淮河再雪》其一)“四大海潮打清淮,三万里风平地来。龟山横身拦不住,潮波怒飞风倒回。欲晴不晴雪不雪,并作苦寒冻人绝。古寺大钟十字裂,东山石崖一峰蹶。劝君莫出君须出,冰脱君髯折君骨。”(卷二十七《前苦寒歌》)
淮河南岸成了南宋北方的边地,也成了战争的最前线。曾经的富庶之地,出现了田亩“生棘”的萧条景象,这在杨万里的淮河诗中也有表现:“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卷十三《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其一)“煮海谁为崇,沿淮困不胜。”(卷六《送乘叔羽寺丞持节淮东》其一)“索寞淮阴县,人家草草中。”(卷三十《过淮阴县》)
宋金对峙,“旌旗”“鼓角”等军事意象也出现在杨万里的淮河诗中:“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卷二十七《过扬子江》)“生憎两岸旌旗脚,引得霜风分外多。”(卷二十七《淮河中流肃使客》)
最后,从他淮河诗歌的风貌特点来看。在宋代诗坛上,杨万里诗歌以轻松自然、富有谐趣的“诚斋体”独树一帜。有的学者认为他的诗歌偏重于“对社会政治的淡化,对个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处理和对自然景物的关注”[2]。实际上,杨万里是对国事极为关心的诗人,如《宋史》其本传载:“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3]卷四百三十三另外,杨万里论诗讲求“感物而发,触兴而作”(卷八十三《应斋杂著序》),而他“所谓‘物’,不仅指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禽兽鱼虫,更重要的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人和事。而且,即使是自然景物,在诗中也实际是人化的自然——同样是人类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客观之‘物’,即现实生活矛盾斗争的刺激,是引发诗人创作激情爆发的第一推动力。”[4]因此,他许多关于淮河题材的诗歌如上文所引述的《登楚州城》《初入淮河》等,虽然也体现了“诚斋体”活泼、幽默的特点,但却多了些深沉厚重、沉郁悲凉,以至于有人把它们看作是爱国主义诗篇、忧国忧民之作[5]。此类诗作亦谐亦庄,与他的《小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晓行望云山》等类作品迥然不同。又如《江天暮景有叹》:“只争一水是江淮,日暮风高云不开。白鹭倦飞波正阔,都从淮上过江来。”(其一)“一鹭南飞道偶然,忽然百百复千千。江淮总属天家管,不肯营巢向北边。”(其二)诗中“都从淮上过江来”“不肯营巢向北边”的白鹭,分明象征着淮河北岸沦落区的遗民对“天家”、对南宋朝廷深深的眷恋。再比如:“絮帽貂裘莫出船,北窗最紧且深关。颠风无赖知何故,做雪不成空自寒。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便能吹倒僧伽塔,未直先生一笑看。”(卷二十七《嘲淮风,进退格》)“淮水中流各一波,南船小住北船过。生憎两岸旌旗脚,引得霜风分外多。”(卷二十七《淮河中流肃使客》)“碧琉璃地展青罗,横作一波仍万波。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争先打岸终谁胜,淘尽浮沙奈汝何。借与楼船泄馀怒,摇来兀去尽从他。”(卷二十七《嘲淮浪》)诗中“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的“淮风”、“两岸旌旗脚”所引起的“霜风”、“突起银山倚空立,碎成雪阵掠人过”的“淮浪”,分明蕴含着作者对金人强势入侵的嘲谑、对宋金军事对峙局面的怨恨。另外像《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等也是这样的作品。
三
淮河,在北宋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而在南宋却成了界河,有着标注和见证历史的意义。因此,南北宋文人笔下的淮河自然会展现不同的风貌特点。从前面所引述的杨万里诗作可见南宋诗人淮河抒写之一斑,下面再略举两位北宋诗人所描写的淮河。
淮阴人徐积(1028—1103)有一首描写淮水的诗,最能代表北宋中期淮河景状:“淮之水,春风吹,春雨洗。青薰衣,绿染指。渔不来,鸥不起,潋潋滟滟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今古愁兮将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我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和。”[6]卷六三四春风拂动,淮水清清;波光潋滟,帆船点点;鸥鹭云集,鱼儿阵阵;渔歌唱晚,笑语盈盈;把酒相对,和乐融融,好一派安适和美的景象。
与徐积同时,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苏轼(1037—1101)也多次往来于淮河之上:“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其一)[7]卷十八“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淮上早发》)[7]卷三十五他写过多首关于淮河的诗作,有的描绘了淮河山水的清嘉秀美,如“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淮上早发》)[7]卷三十五、“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万顷穿银海,千寻度玉峰。”(《正月初一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7]卷二十五、“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送程七表弟知泗州》)[7]卷三十有的描述了淮河风物之佳美,如在《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一诗中,写到老朋友亦官亦隐于景色清幽、人民生活和平安乐的淮河岸边:“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霭霭藏孤寺,泠泠出细泉。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却望临淮市,东风笑传语。”[7]卷十在《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一诗中,更写到其四川老乡任师中竟卜居淮水边,乐而忘乡:“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7]卷十一当然,苏轼也写到淮河两岸的萧条冷落,如“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宣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没疮痍存”(《答吕梁仲屯田》)[7]卷八,但这是黄河泛滥所带来的危害,与金兵入侵对淮地造成的灾难不同。
对比杨万里与徐积、苏轼的诗作,我们不难看出南北宋文人关于淮河的抒写,无论是内涵、意象还是情调、风格,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杨万里笔下的淮河,正是宋金对峙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淮河的感性写照。
[1]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215.
[3]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92.
[5]胡传志.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4.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11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苏轼.苏轼诗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