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EED-NC我国棕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03-28潘海泽陈梦捷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棕地污染

贺 建,潘海泽, 陈梦捷,缪 玮

(西南石油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基于LEED-NC我国棕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贺 建,潘海泽, 陈梦捷,缪 玮

(西南石油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棕地越来越多的出现.土壤危机的加剧、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和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使得城市用地日益趋紧.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缓解城市用地压力,对棕地进行可持续发展已是必然.通过分析国外棕地成功经验,结合目前国内棕地现状,基于LEED-NC提出我国棕地发展建议.表1,参11.

棕地;LEED-NC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国外发展理念的大量引入,以往只注重经济而忽视环境的做法渐渐地遭到摒弃,为适应时代变化,传统老旧的产业模式必须改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过程中,以往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工业厂址向外搬迁,产生了大量的棕地,棕地的出现严重阻碍着城市向前发展,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5月份发布的《中国废弃物管理:问题与建议》,我国大约有5 000处棕地,针对这一突出问题,LEED-NC有关建造高性能绿色建筑中关于循环利用这个主题而言,棕地的循环利用将是解决棕地问题得根本途径,棕地的循环利用也将大大地减少绿色地带的开发[1].

1 棕地的研究

1.1 棕地的概念

棕地(brownfields)是与绿地(greenfields)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最早是出现在英国1980 年初期的规划文献中,当时英国环境局将棕地定义为落后的生产工艺导致的厂址周边的污染,但能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得到修复的场地 ;英国国土资源部门利用数据库对棕地的定义进行了扩大,把已经遗弃的厂址、建筑物和另作他用的工厂场地也归纳进棕地中[2].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把棕色地带定义为遗弃的、废旧的、空闲的或部分使用的厂矿和商业性地产,由于其已经被严重污染或正处在污染之中,因而给重新利用和再开发带来了困难.文献[2]等又认为只要未充分发挥作用的任何土地也应该叫做棕地,而这种说法把棕地范围延伸得过大,特征不具体.2002年1月11日美国又通过的公共法107-118(H.R2869),即《小企业责任减免及棕地再生法》,通过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棕地定义确定的合法删减和补充,对“棕地”做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 “棕地”是指一种不动产,其已存在或潜在存在危险物质和污染物,使扩建、再开发和重新利用变得困难的用地.”[3]在我国,棕地理念引入较晚,世界银行于2005年发布的《中国废弃物管理:问题与建议》把我国的棕地归类为基于废弃物处置不当引起的土地破坏,主要是从污染物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定义[1];文献[4]则通过棕地的一系列特征出发,较为全面地进行了总结,即“已经开发过、部分或全部得以利用以及没有利用的、可能污染或潜在污染的和再开发困难的土地”.但到目前为止,棕地的定义还没有统一定论.

1.2 棕地的类别

棕地的分类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从污染源[5]的源头,这样分类可以对污染进行相应有效的治理;二是从污染的程度进行划分,这样可以有效地判断棕地是否还有再开发的价值和判断再开发的困难程度;三是可以从工厂类型出发,这样分类可以有效地对各种类型工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四是可以从再利用途径着手,如此可以做到对场地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安排.基于LEED-NC 2009中的棕地再开发的考虑,该文将从棕地的污染源头和再利用途径两点划分,而又因为棕地主要产生于工业的遗弃地,因此将从工厂类型的角度为例.

土地的污染源根据其化学特性可以将其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是指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和无机盐、酸等其他污染3种,其中放射性元素危害最大,重金属次之,其他污染物做小;有机污染物主要有机洗涤液、农药、石油、橡胶等.该文根据主要土壤污染物类型结合具体实际,将棕地分为有机污染棕地、无机污染棕地以及混合型污染棕地3种,其中无机污染棕地又重点突出重金属污染棕地、放射性污染棕地和其他污染棕地三类.

从再利用用途出发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该文将城市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共用地、工业用地.相应地将棕地又分为居住棕地、商业棕地、公共棕地、工业棕地四类.

1.3 棕地的修复

棕地的修复目标主要是解除或减缓棕地的污染程度,从而减少对人健康的威胁,达到适宜的居住活动的目的.根据棕地污染物来源分析,对棕地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这些修复方法的基本原理相似,都是通过一些技术措施,消耗、降解、转化和转移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土壤中的污染程度降低,达到能够被再利用的标准.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相对复杂且成本较高,效果相对较差,不易将污染清理干净,还易产生对土壤的二次伤害,因此要谨慎选择.生物修复方法根据生物种类,又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类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吸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因而生物的修复方法不仅费用成本低,而且对土壤的彻底,效果最好,同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棕地修复方法的最佳选择.

近50年来,棕地的修复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在美、英、荷、德、法等一些欧美国家尤为突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少费多用、循环再生”的环保思想的指导下,在棕地修复中就接连出现了旧金山的吉拉德利广场、德国的鲁尔工业地区和西雅图的煤气厂公园等棕地再开发成功的案例.自1993年以来,芝加哥棕色地带倡议已成功推动城市中12座主要旧厂址的整顿和转型.我国的棕地修复发展较缓慢,目前主要以植物修复为主,但是也具有着巨大的潜力,如:2014年12月,我国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主题为“城市土地环境治理、再生及复兴”的2014城市水环境、棕地治理、生态规划及景观创造研讨论坛[6].

2 LEED-NC下的我国棕地再开发

2.1 我国棕地概况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谷庆宝的观点[6],我国的棕地主要是指污染地.污染地是因为生产使用储存处理处置或其他方式承载了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危害风险的空间领域.我们国家污染场地的来源和主要类型,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由于目前大多城市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导致城市一些污染企业倒闭搬迁,在城市的中心区遗留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和国外的情况对比来看,这些污染场地是棕地.第二类污染场地主要是矿山和石油开采厂址的污染,这样的污染场地面积比较大,污染的深度也比较深.第三类污染场地是农业污染场地,主要是历史上的一些污水灌溉造成的农田污染.第四类污染场地是其他污染场地,包括工业、运输、污染事故、电子垃圾非卫生填埋形成的污染场地.棕地是污染场地一部分,特指城市中的土地.根据棕地的来源调查研究,可以得出我国棕地的污染类型主要有:①有机物污染,如农药厂、石油、煤场等;②金属污染,如电子厂、铁矿厂等;③其他污染,如化肥厂、化工厂等;④混合污染,如垃圾填埋场等.

近年来我国对棕地可持续发展[7]越来越重视.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展了全国污染土状况及应对措施[8]的调查工作.2008年6月,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奥运会期间又发布了一部关于场地污染的管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放置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务院同环境保护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和工业信息部门四部委又联合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企业搬迁以后指导棕地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同时,一些相关的规范措施也相继出台.进来又颁布了对污染地进行调查监测评估的法规,这一系列的举措,推动着我国棕地再开发进一步发展.

2.2 国外棕地治理经验

2.2.1 美国棕地治理成功经验

在美国,除了突出城市中的棕地之外.还依据产业的类型衍生出了灰色地带(grayfileds)和黑色地带(blackfileds)两个概念作为棕地的补充.其中灰色地带,城市不动产的另一种形式,是指萧条的或废弃的且场地不一定被污染的建筑物.一般而言,爬楼梯的住房通常都属于灰色地带.例如,2004年6月,沃尔玛公司列出了394处待售的房产,规模从251~15 050 m2不等.如今被遗弃的大型百货店叫做魔鬼盒子——灰色地带.目前处理这种不动产类型的策略有:①适应性再利用:把魔鬼盒子转变为办公场所、娱乐场所或者是轻工业制造场所;②百货店临街改造:大门面对街口、营造商铺处在“主干道”面貌、加强同附近住房的联系、使用方便行人方案;③拆除再利用:拆除老式的百货店为新的零售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④通过社区条例去阻止灰色地带和魔鬼盒子的产生:一些社区正在针对百货商场设置一个最大规模的账户管理机构,其中就涵盖了将来拆除百货大楼的成本.而黑色地带指被遗弃的煤矿厂和已发现的原煤矿区域,诸如宾夕法尼亚东部,这儿被遗弃的矿山带和地下矿产相当于费城规模的三倍,并且据估计将要求高达160亿美元的整顿费用.同时,这些区域的地表水都呈酸性且受到铁、铝、锰和硫酸盐的污染.

目前美国针对棕地治理[9]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与制度.在机构组织上,由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主导,针对棕地制定一系列的基本规范和措施,再倡导各个州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积极地参与到棕地再开发活动中,确保棕地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展开;在法律法规上,出台了《超级基金法》、《小企业责任减免及棕地再生法》和《减免税收和健康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保障棕地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优惠政策上,USEPA设立了棕地再开发的超级基金,各个州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这些都快速有效地激励了开发商对棕地再开发的积极性.例如,根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关于棕色地带的信用准则,项目团队可以考虑不是被美国环保局官方认可的棕色地带场地作为建筑用途,前提是该项目团队能够说服美国环保局证明其选择的场地满足棕色地带的特征要求,同时美国环保局同意签署证明.同时,周边居民也积极地参与到棕地的环境改造中.在这些一连贯的的举措下,美国的棕地再开发获得了巨大成功.

2.2.2 欧盟棕地治理成功经验

欧盟国家在棕地的治理中也是成绩显著,如,德国鲁尔地区棕地的再开发的成功.在欧盟的引领下,建立了欧洲区域发展基金和发展协调基金,专门针对棕地的再开发进行积极的融资和协调.各国也注重法律的制定来防止棕地的进一步污染.如,荷兰、丹麦、法国及英国等欧盟国家相继出台了棕地的法律和政策,对棕地的治理和再开发进行保障.同时,大量颁布的有关棕地治理的优惠政策也是进一步促进了棕地的治理.例如,2002年公布的第六环境动议项目,税收优惠政策和基金补贴双管齐下,加之严禁土地的污染,对棕地的再开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3 国外棕地治理成功原因

综合国外的经验,棕地治理成功包括了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大部分.

从棕地本身而言:①棕地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处于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发达;②棕地的再开发能有效地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③棕地的再开发能有效地解决再生能源开发与环境的矛盾,同时还能缓解对绿色地带的破坏,改善环境.

从外部条件来讲:①完善的法制制度与规范制度的保障作用,法律上棕地再开发做出的指示,杜绝了棕地的扩大,同时相关的规范制度(如LEED-NC与Green Globle),对棕地再开发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②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激励政策推动了棕地再开发的高速发展,政府通过一些减税、基金补贴、降息贷款等方式,鼓励引导了相关开发商进行棕地的再开发;同时,相关机构的奖项措施也大大 鼓励对宗地的再开发.③棕地再开发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棕地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棕地信息的定期公布,调动了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

2.3 LEED-NC 2009中棕地再开发的评分标准

LEED-NC 200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可持续场地评分点3(SSc3),针对棕地的再开发利用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减轻对未开发用地的开发程度,二是对被列入为棕地的场地进行合理的适度的再开发.首先是对场址进行考察评估,以明确是否有环境污染复杂情形,而棕地中的污染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可见污染.随后进行的风险评估,以决定是否建议开发和需要什么样的修复.此处的修复主要是指把地下水或土壤中的危险物质运走,典型的修复方法包含了在场内实施和场外实施的方法技术.有时施工现场会残留被污染的水土,对这些被污染的水土通过使用现场处理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泵和加工处理剂”,或者是保留在原点通过自然的分解作用使其稀释扩散,如果将污染的水土在延长期限内保留在原地不被看做是一种负担,也可以进行适宜的密封.在施工现场外实施的处理方法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对于场外搬运必须谨慎记录证明.如果这些废弃物没有被合理正确进行净化处理,则会对其他的建筑物施工造成污染负担.在施工场地外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中,业主必须慎重考虑处理的成本是否会给场地带来另外的污染负担.

目前针对褐地的再开发适用的两部联邦法律分别是:综合环境应对、补偿和责任法案(CERCLA)、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案(RCRA).一般而言,作为超级基金的CERCLA是一项用来帮助提供修复成本的计划.RCRA最初用来促进回收利用的法案,但是现在通过内容补充和拓宽,还包括了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LEED-NC 2009给出的有关棕地再开发评分的目的、要求,可行的技术路线和策略、参考标准(见表1)[10].要求提交的文件中包括确认已建工程项目场址被污染,还包括对污染和采用的修复方法的详细描述,对于监控清理效果的方法也要进行叙述.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第Ⅱ阶段文档上交,有执行总结就足够,不需要详细说明最低程度的污染水平,同时污染可以扩散或局部化.

表1 LEED-NC 2009棕地再开发评分标准Tab.1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Credits and points under LEED-NC 2009

2.4 我国棕地再开发的建议

基于国外棕地再开发的成功经验、LEED-NC 2009中棕地再开发的评分准则以及结合我国棕地具体情形,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出发,本文将给出以下六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及政策体制.当前,我国1995年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适用性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当前的棕地再开发评估标准的需要,对于居住等城市用地的参照价值甚小.建议在当前全国土壤背景和污染状况的调查基础上,结合国外的一些成熟标准,加快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以满足对场地污染评估等棕地再开发前期研究的要求.同时,在环境的各要素当中,除土壤外,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等都有了专门指定的污染防治法.但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如侵权责任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相对分散且不成体系,针对性弱,且各个法律之间缺乏协调性,操作起来困难.建议尽快制定专门的适宜土壤污染的防治法,使得棕地再开发的法律依据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高.

2)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激励棕地的再开发.目前,我国棕地再开发面临融资投资难等问题,而且有关棕地再开发的激励措施匮乏,因而棕地的再开发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诸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策奖励等措施.

3)从源头上减少棕地的产生.根据LEED-NC中的内容,减轻对未开发场地的开发程度,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对土地的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棕地的产生.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危机,可耕种的优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保护土地资源至关重要.因而,节约用地,尽量减少对绿色地带的开发,同时厘清相关企业的权责,减少土地污染,从源头上遏制棕地的产生.

4)建立棕地再开发适宜性指标评价体系.根据LEED-NC指出对被例为棕地的场地进行合理适度的再开发.棕地的再开发,一定得基于棕地污染程度的研究,考虑棕地再开发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建立棕地再开发适宜性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棕地的再开发.

5)引进和推广国外棕地修复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棕地的再开发的起步较晚,加之区域发展不均衡,棕地类型多样,棕地特征变异性,污染类型复杂,技术要求多样化等,导致我国对棕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相对落后.因而,学习国外成熟的先进的棕地修复技术[11],对于我国棕地再开发至关重要.建议在国外一些成功的棕地修复案例中,结合我国具体实情,制定出适宜于我国棕地修复的技术方案.

6)建立棕地再开发的信息化系统.棕地再开发与公民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很有必要构建棕地再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实时公布最新的棕地信息,做到信息的透明、公开,达到对棕地再开发的密切监督,做到棕地的因地制宜.

3 结 论

基于LEED-NC 2009,一是进行了国外棕地成功治理的分析,二是结合我国棕地发展状况给出了我国棕地可持续发展的六点对策及建议.虽然目前我国棕地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诸如LEED-NC 2009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不断引入,相信我国的棕地可持续发展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 梁德星,杨 倩.我国棕地现状及治理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154.LIANG De-xing,YANG Qian.China brownfield situation and Governance proposal[J].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2013,(27):154.

[2] Alker S.,Joy V.,Roberts P.,Smith N.The Definition of Brownfleld[J].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00,43(1):49-69.

[3] Christopher W.G.,Crawford -Brown D.Measuring Site -level Success in Brownfleld Redevelopment: A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and Green Building [J].Environment Management,2007,85: 485 -495.

[4] 曹 康,何华春.“棕地”揭秘[J].中国土地,2007,8: 43-44.CAO Hong,HE Hua-chun.Uncover the secrets of brownfield[J].China Land,2007,8: 43-44.

[5] 陈晶中,陈 杰,谢学俭,等.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J].土壤,2003,35(4): 298 -303.CHEN Jing-zhong,CHEN Jie,XIE Xuejian,et al.Soil Pollu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J].Soils,2003,35(4): 298 -303.

[6] 毛怡群 ,项佳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谷庆宝:中国棕地环境修复现状[EB/OL].[2014-12-7].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4127/203035.htm.MAO Yi-qun,XIANG Jia-bo.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ofessor Gu Qingbao: Status of China brownfiel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EB/OL].[2014-12-7].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4127/203035.htm.

[7] 哈泽尔巴赫L.LEED-NC工程指南:工程师可持续建筑手册[M].单英华,蒋冬芹,胡春艳,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Haselbach L.LEED-NC Guide to engineering: engineers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Manual [M].DanYinghua,Jiang Dongqin,Hu Chunyan,translated.Shenyang: 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9.

[8] 陶贵荣,王莉衡.浅析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27(6):4-7.TAO Gui-rong,WANG Li-heng.Discussion on Soil Pollution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y[J].Chemistry & Bioengineering,2010,27(6):4-7.

[9] 杨 勇,何艳明,栾景丽 ,等.国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综合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0):92-98.YANG Yong,HE Yan-ming,LUAN Jing-li,LIU Jing-yang,GUO Yu-wen.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of International Contaminated Sites[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35(10):92-98.

[10] 方 彦.棕地再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FANG Yan.Study 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D].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9.

[11] Charles Kibert.SUSTAINABLE CONSTRUCTION: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Delivery,Second Edition[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2007.

Biography:HE jian,male,born in 1990,M.S.,Research dire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LEED-N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ownfield based

HE Jian, PAN Hai-ze, CHEN Meng-jie, MIAO We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China)

In recent years,brownfield appears increasingly due to China's urban expans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Soil crisis intensified,the acceleration paceof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ing make urbanland useuse increasingly tighte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reduce the pressure on urban l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brownfield is necessary.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brownfiel-dmanagement,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brownfield,theSuggestions of brownfield Development inour Country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LEED-NC.1tab.,11refs.

brownfields;LEED-NC;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5-06-20

国家安监局项目(编号:2014-3264);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3zb201)

贺 建(1990-),男,四川邻水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2095-7300(2015)04-034-06

TU984.113

A

猜你喜欢

棕地污染
什么是污染?
什么是污染?
浅析我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棕地改造——以宁波生态走廊规划设计为例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棕地土壤治理的研究进展
棕地再开发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博览会景观中棕地再开发利用的特性
城市棕地信息识别及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