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回归本原——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下)

2015-03-28尹艺

中国工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学生

尹艺

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直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成因复杂、牵涉面广,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学校、社会、家长要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积极作为,久久为功,真正把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

用好制度的指挥棒

事实证明,什么样的考试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教育,因此要通过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来引导和倒逼减负。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央决策高考问题,显示出这一改革之重要与重大。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意见》提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其次,记录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最后,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这些改革措施都将大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南京一中校长尤小平说:“高考录取的时候看素质评价,这是一种导向。因为考试成绩有局限性,成绩只能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不能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他的全面发展情况。”尤小平表示,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有助于扭转目前唯分数论的现象。

……

《实施意见》的一些改革措施在社会上也存在一些质疑、争议和担忧。例如高考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在目前基本不起什么作用。据《扬子晚报》2014年10月29日报道,在现行的高考录取政策中,学生高考成绩中已包含了“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项,但此项综评成绩由中学负责判定,虽然高考报名表上注明“凡得A等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录,否则,视为无效”这一条,但实际竟有90%以上的学生都能拿到A等。“几年下来形成恶性循环,中学往好里打,高校基本不看的局面。”一位江苏高校招生负责人坦言,录取时学生的“综合评价”一栏实则是形同虚设,招生时几乎不看。但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如果真正严格实行起来,又可能会产生人为操作的人情腐败问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修改衡量人的“尺子”,试图让尺子更科学、更宽、更柔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尺子的刚性,增加了舞弊的空间与风险,带来公平性的风险。但是过度强调公平性,则强化了惟分数在选拔人才上的科学性不足。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的很多观点几乎是对立的,比如全国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分数线录取,或者主张学习美国,把招生权下放给学校,综合评价录取。无论哪一种主张,都有其道理,只是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做好艰难而谨慎的平衡,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

此外,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因腐败破坏公平的问题,《实施意见》中已有防范,在改革任务中提出: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希望教育部门“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提供一个扎根社会基层的成功支点,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

教育部门和家长如果都用升学率衡量学校教学效果的高下,学校用考试成绩、名次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势必会把所有学生都捆绑在分数的“战车”上,分分必争。再有,一个数学考90分、语文考60分的孩子,和一个数学考60分、语文考90分的孩子,尽管总分一样,但是两个人的个性、学习取向截然不同,评价他们的方式,就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分数加权,但现行评价体系的缺陷,却极易让师生陷入对分数的简单追逐中而难以自拔。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说:“从根本上说,是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减轻‘过重学业负担’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实现减负,更重要的是让“指挥棒”更加健康,真正实现“绿色评价”。

实行“绿色评价”,就是强调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比如,不仅要考量学业水平,还要考量身心健康、道德水平,更要考量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学习压力指数,睡眠时间以及师生关系等等。简言之,新的评价体系,就是从关注分数飞跃到关注人本身。

当然,“绿色评价”还要同现行的人才选拔体系相结合,让“绿色”不仅成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重要指标,也成为未来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过程中的“绿色”无缝覆盖,最终,把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

2014年11月1日在成都举行的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作为嘉宾的78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建议,制定义务教育学校评估法,明确规定不许向义务教育学校提出升学率、高分率等指标。把一些竞争性、选拔性、选择性的考试从义务教育阶段排除出去。大力精简各种名目的竞争性考试,加强道德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创建,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与学的新“规则”

“减负”的一大阻力是担心教育质量会下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增效呢?

首先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水平、教师增负等办法可以做到。“减负”,教师大有作为。

广州市某中学一名学生到一位重点学校老师家里补习数学,虽然付出了每小时200元的代价,但这位学生认为补习很值,因为他听到了自己老师在课堂上没讲到的解题捷径,很快成绩就提高了一个层次。为什么这名学生花高价补课还认为很值,就是因为这名老师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高。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褚宏启教授认为,“减负的方式是多种的,但减负应该与增效相结合——只有保证增效才是最有意义的减负”。褚宏启说:“有质量的减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各个环节上多下工夫:怎样实施精准而不是粗放的教学方式,如何少而精、能够实现全批全改的合理作业量。只有目标集中在切实让学生理解知识上,才会真正做到‘通而不痛’。”

浙江省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老师很多人都经历了一个从被“强制性”减负到“自觉”减负的过程。老师们说,从强制到自觉,背后反映出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浙江省德清县第二中学英语教师俞洁说,控制作业时间和数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得做大量的“功课”。将作业全部做一遍,精选出练习题。在选择的过程中,从预习、巩固、拓展三个维度将作业进行归类,对学生经过预习就能完成的作业作为预习作业来布置,作业当堂巩固;将拓展类的作业布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从而实现作业的最优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作业多重功能。周末,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风景区用英语采访外国游客,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胆量。美国波士顿教育代表团到德清访问期间,我根据德清本土文化设计一堂“OurHometown”的英语展示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德清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并用英语介绍,课堂上学习泡烘豆茶的英语讲解,然后由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展示学生的风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功。

俞洁说,当学生“乐学、好学、愿学”时,学习任务便得到落实与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就逐渐减下来了。

上海市奉贤区弘文学校的老师们主动“增负”——每门学科、每个教研组几乎都买齐了市面上能见到的教辅材料,进行筛选和优化,形成学生的“工作单”和“学习单”,引导学生先自学知识要点,再根据学生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做,虽然教师增了负,但学生减了负,教学效果还得到了保证和提升。

沈阳铁路五小28年不留家庭作业,尽管质疑之声一直没有完全平息,但一批批铁路五小的毕业生们不断用优异的成绩证明着“不留作业”的积极效果,他们往往是各中学争抢的“优秀学苗”。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减负还可以借鉴一些农村学校的经验,向改革要效益。事实上,很多缺乏资源的农村学校,都通过实行学生主体课堂、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佼佼者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山西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新绛中学。他们的共同经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学业成就。他们的成功实践,打破了农村学生只能苦读苦熬的悲催模式;也说明用压榨学生、拼时间拼命的方式去提高考试成绩,其实是一种不思进取、简单无能的表现。

“减负”还要求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师德与职业操守,一方面自己不搞课外有偿补课,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因材施教,完成好自己所执教课程的教学任务,让自己所教的学生不需要到校外去参加补课培训。教师这样尽职尽责地做好了,学生就没有必要到校外班参加补课,这样就能明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其次,作为学生来讲,重要的在于激发兴趣。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减负”非常重要。课业负担,主要还是知识学习负担,没有人说学校的音体美课上多了。对于学校来说,如果国家规定的课程都开不齐,把学生在校时间都集中在知识学习上,显然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和有负担。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走出学校的周末和寒暑假,应该进行一些非知识性学习,这类学习对孩子同样非常重要,但是,家长仍把他们推向补习班,孩子只不过换了个时间、空间,所做的事仍和在学校做的没有区别,如果他们感兴趣还好,如果不感兴趣,也就变成了负担。

其实,负担和有无兴趣关联密切。美国学生的负担也很重,但是他们不觉得有负担,就是因为他们以个人兴趣为前提。所以说,减负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重要的是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性质、内容、结构。状态和性质是一对关系,状态是要看学生学得主动不主动,性质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兴趣去学。结构和内容是一对关系,不能只将书本知识视为学习,必须加入非知识性学习。只学书本知识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率降低。所以说,“减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鼓励他们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德国,就不存在学业过重的现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分流,一半以上进入职业教育,四分之一进入艺术类教育,准备考大学的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相对来说竞争和压力都不大。德国职业教育的出路非常好,用人制度是适合什么就干什么。德国产品质量在世界属于一流,与人才培养质量密不可分。中国目前也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很多人在内心并不认可职高或中专,甚至连大专也不认可。我们在职业高中调查,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知道职业教育很重要,职业教育也很适合自己,但是他们不喜欢职业教育,因为觉得丢人,抬不起头来。人们心目中还是那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业、就业、成功之路只有一座独木桥——上大学。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每个人都有出路的,一定是个立交桥,适合什么就走什么样的路。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各行各业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还需要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需要像阎维文、宋祖英这样的歌唱家,满足多层次人才需求。

此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一条有效路径。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对于很多人而言,学习是痛苦的,尤其是从需要而不是从兴趣出发的学习,因此“愉快学习”这个概念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只有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才会主动学习;从更高的层次说,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他们才能更主动,并努力克服这个过程的困难和痛苦。

“减负”并不是减到什么都不用学,在已经减少作业量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兴趣引领下学习,就可以让他们感觉学习负担就不那么重了。

作为过来人,许多人在学校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些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枯燥,教室里不乏走神的学生、私下看小说的学生,甚至交头接耳的学生。许多人把这样的课程当作负担。与之相反,有些老师的课,让人听了不觉得累,越听越要听,越听越想听。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效果,除了教师本身素质之外,每门课的内容也有不可比性,而且,学生们对各类知识的兴趣点也不尽一致。

但是,深入钻研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应该是教师们不懈的追求,永远的目标。通过组织课外相关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们就会学得津津有味;同样的课业量,学生们也许就不会老是喊苦叫累。

有一位小学校长说:“教育应该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同时应该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学校、家长要给学生留下自主、自然、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如何解放?也正如陶先生开出的药方:让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说、能自主探索。意即,要充分尊重和顺应孩子们的成长特点和需求,探索科学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这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真谛: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提高其审美情操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令人难以忘却。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长者:“您以为在哪所大学您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老者说:“在幼儿园里。”“幼儿园?那种玩耍的地方,您能学到什么?”老者平静地回答:“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码放有序,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些。”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们也不想让孩子不快乐,但现行的教育体制这样、当下的竞争压力如此,我们也无奈……可是,请家长们不要忘记,分数高低是一时的,孩子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健全的人格才是终身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涂艳国指出,“很多家长坚持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点是错误的。对孩子进行非理性非科学的高强度训练,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孩子逆反,甚至造成‘反教育’的结果。很多高中生到大学阶段之后,就彻底地放弃学习,高考之后再也不碰书本的学生也并不少见,这都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提醒所有家长:“家长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特点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培养他(她)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引导他(她)读书、学习,培养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有了这些习惯与品质,他(她)就能自由地发展。要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发展,不是门门功课都得一百分,而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人的脑力和体力是有差异的,只有适合儿童的个性特征,促进个体脑力和体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包括家庭和学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种关心,不仅仅限于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也需要注重他们的人生观教育、道德意志培养及人格塑造。

少些竞争多些从容

国内教育,单一个“小升初”早把人折磨得够呛。有人形容这也不过就是人生竞争的一次试水,“惨烈”还在后边。

这可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要么在点招大军里成为牛孩,脱颖而出;要么在众多学生中,首先要成为那30%里的“三好学生”;之后,你还得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再达到“推优标准”;最后,你才获取一个“推优”名额。最终的结果,你可能推上,也可能轮空。决定命运的是计算机。

“95分与90分差别很大吗?我们为何要分得那么清清楚楚,让学生们在压力下不断竞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不解。

竞争与不竞争,谁更接近真理?

“教育,要让人成为人,成为真正的人。”杨东平说,各国对教育理念都是强调沟通、合作、团队,需要的绝对不是竞争的东西。老教育家吕型伟有一句话有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也要讲道理。

“倒是竞争、排名、考试成为了儿童生活的重心,这就是我们简单的儿童哲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

“其实,我们应当反思、检讨中国教育哲学,我们的教育哲学究竟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周作宇认为,改来改去,要改的是两样:一是秩序,一是惯性。我们要清楚调整背后支撑的东西是什么?惯性就是最后要触及的。

如果缺少对教育哲学意义上的追问,缺少了理性精神引导,我们也许只能在偏执、盲从中徘徊,常常是研究白研究、指挥瞎指挥。

“我们太急躁了,真的忘记了,教育在于发现、引导,是等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表示。

“减负”不等于在校园里游逛、吃喝玩乐、不劳而获。人生在世,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给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就必须学习。而学习又必须吃苦。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其合理因素。进行同样的学习,你不比别人勤奋刻苦,你就不能取得比别人好的成绩。学习,勤奋刻苦、拼搏争先的精神还是需要的。当然了,这种“苦”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和人性化。

其实,苦与乐是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着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我们要善于从学习的“苦”中找“乐”,以学习中收获的“乐”来化解学习中的“苦”。

广州市天河区113中学优秀班主任柯燕说:“文化课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强制,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说,如果不能从学习中收获快乐,学习很难坚持下去。”她认为,只有当学习的动力来自内部,即使是枯燥机械的内容或行为,也会因自身被激发的热情而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甚至能体验到苦中有乐,而现在大家对“快乐教学”的认识存在误解,应当是以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而不是拒绝让孩子下苦功。当孩子有兴趣,自然也就不觉得苦。“就比如现在高三的孩子,我认为更像是庙里僧侣的修行,现代社会娱乐诱惑这么多,住校备战高考,其实也是用知识抵抗诱惑,只不过现在高考所谓的知识过于狭隘,让人苦得不服气。”柯老师说:“小学阶段用快乐教学法是可以的,因为孩子刚入门,还是一张白纸,需要老师慢慢引导,让他们乐意学习。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认为学习是枯燥无趣的,他们会觉得读书真没意思,玩游戏最轻松了。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时代太美好,他们被父母保护起来,享受最好的一切,没有挫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读书已经是最辛苦的事了。”

深圳市平冈中学曾胜胜老师说,“快乐学习”应当是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这种主动求知才会是真正快乐的,虽然过程也许并不轻松。“比如说很多学生会对初三印象深刻,虽然很苦、很压抑,但他们还是会很怀念。这恰恰验证了苦读并不意味着不快乐,初三是他们人生第一次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在曾老师看来,高中阶段的苦读是必需的,要战胜高考,除非特别有天分,否则是无法轻松拿下好成绩的。“又有谁会否认压力有时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呢?”曾老师说。前媒体人、现童书出版从业者雷剑峤甚至认为:“连应试教育都搞不定的人,在那种所谓的素质教育下大多也是学不好的。”

春晓是广州一所课外补习机构的数学老师,她在自己写的《孩子,你累了吗?》这篇文章中鼓励孩子们正确面对学习中的苦和累:

孩子,你们觉得累了,所以不开心了,难过了,排斥了。可是,累和不开心没有因果关系。如果你喜欢一件事情,即使累你也不会放在心上,甚至会将累看成自己获得的勋章。也许有人告诉过你应该快乐学习。对!学习是快乐的,但绝对不是轻松的。它就像你要攀登的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你需要埋头,咬牙,坚持,才有可能越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去领略山中风景。而在这翻山越岭的过程中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却苦中作乐享受攀登的过程,享受一次次超越自我的快感。

孩子们,人生的路是你们自己走出来的,而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走也是由你们自己决定的。不祝你们一路顺畅,因为那样是温室中的花朵;只愿你们能够笑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快乐来了,学会珍惜,痛苦来了,那是因为上帝需要你学习某一样东西,迎难而上吧!

在“残酷”的评价机制、选拔机制、用人机制以及竞争压力下,可怜的孩子、无助的家长、无奈的老师,都是受害者。而症结在于“大环境”,改变“大环境”,要努力的,不仅仅是教育系统。

谈到这个问题,有着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做过大量深入调研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说:“近些年来,我们看到,教育系统内部在很努力地进行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但收效还不够明显,这就启发我们需要从教育系统之外去寻找原因。”

庞丽娟指出,要在教育体制之外寻找原因,要从人事制度、就业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上寻找问题。目前的评价机制导致教育的结果和初衷发生了背离,使得教育背离了育人的初衷,异化为单纯的学习知识,而且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培养能力,只是为了适应高考。这是导致我们的孩子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校,与家长、学校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怎么办?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用人观念,破除那种“凭分数不凭本事”的老办法、老观念,让真正人品好、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人才被选拔出来,而不是单纯地看分数、看学历。这就需要除教育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共同努力,打通部门之间的制度和利益分割,形成合力,促进人的成才和进步,促进健康的人才选拔机制的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每次两会都是重点。”德国的教育就是分级的,高中毕业后,可以根据未来的方向选择技工学校或大学,但是有一条,在德国当技工,做好了待遇也不差。要让孩子快乐,必须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选择,让机会的通道大些,再大些,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可以体面地生活。

针对用人单位以文凭取人问题,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我给‘减负’开个药方:大力推行职业证书制度。这个职业证书是有独立资格的,在就业时就具有独立效力,而不是‘高学历+职业证书’。我强调这一点,是我女儿在日本时遇到的一件事给我的启发。她的电脑坏了,电脑公司派来一名修理人员,很专业,把电脑修好了。这名修理人员是华人,不会讲日语,也没有什么学历,但就凭着他的专业特长,他获得了职业证书,从而实现就业。职业证书就要以职业为本,不要附加上学历、英语考试等等,否则就又成了学历考试。成为全才的人究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在某一两个方面显示出才能,职业证书只要能证明他的这一两个才能就行。如果我们的用人制度以职业证书为准,而不是学历,不仅学生的负担减轻下来,用人单位也会少许多烦恼,而且目前很多用人单位也反映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低的情况非常严重。”

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已经觉得很累很苦了,哪怕稍微有一点批评、语言不当的刺激,都可能引发悲剧,所以,我们要多关心体谅他们,帮助他们化解压力。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要温和,教育方法要科学,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无障碍沟通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压力。家长不应仅在学业上督促孩子,更应关心孩子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压力、困难,和孩子沟通一起面对困难,缓解孩子的学业压力。

那些因孩子不堪学习压力而以各种方式自杀的父母,事后都非常后悔,不应该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我们爱孩子,就不要硬逼着孩子走考名校找好工作一条路,我们要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走上成人成材的立交桥,在他喜欢的岗位上为社会作贡献。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