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
2015-03-27温慧娟
摘 要: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科研(包括教研)任务。教科研是为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又为教科研提供了研究的课题和实践检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工作要与教学工作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科研;教育教学
科研,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应该包括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是大学、大中专院校(以下简称大学)老师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作为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应该是国家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性质(课时相对少,不坐班)也给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与大学老师相比,中小学老师的工作任务是相当繁重的,除了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也同样需要付出很多。每天早来晚归,在学校期间,除了上课,还要不断批作业、改卷子,管理学生的吃饭、自习、纪律、卫生,处理各种学生之间的纠纷等,忙得焦头烂额,回到家基本就没有什么精力再做其他了。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对中小学老师的教科研工作要求相对要弱一些。但是,这并不是说教科研工作对中小学老师而言就不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中小学老师的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那么,在工作任务繁重的前提下,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让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了。
一、中小学教师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林永柏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师的科研能力差,教学工作好也好不到哪去;教师的科研能力强,教学工作差也差不到哪去。”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水平与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水平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了新问题、新现象,就要思考如何去解决,即教科研研究的课题;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最终寻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并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教科研的过程、结果和意义。时间久了,教师就会形成一种探究精神、探究习惯和探究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都会轻松解决,教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教师的科研成果,还会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仅以教育管理为例。目前,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都非常高。不能体罚学生,不能训斥学生,教师如果还按照旧有的观念和办法去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会给学生、家长带来伤害,也会给学校带来麻烦。网上经常报道教师因为批评学生或对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学生家长找到学校闹事,甚至遭受身体乃至心灵的伤害的事件。家长的做法是过于偏激,因为他们只在意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却不太了解现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状况和难处,但教师也有责任为了避免诸多的麻烦,教师在工作中就要多些智慧,而这智慧就源于教科研。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找到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拿出更好的策略,教师的教育管理智慧就拥有了。具备这样的智慧,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就不会再有这样的麻烦了。
二、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科研工作的构想
明白了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利害关系,就要重视教科研工作。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科研意识
要做好科研,首先要强化科研意识。由于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杂,既要教学,还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多采用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致使学生的作业量加大,教师的批阅任务就变得繁重。班级学生人数多,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管理工作的任务也很费心费神。教师整天忙于这些事物,身心疲惫,很少有人去想着搞科研,多数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其实,之所以大家都那么忙碌、忙乱,恰恰是因为我们缺乏科研意识,不做科研导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做科研有利于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花费点时间还是非常值得的。魏书生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教育家,就在于他一直重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察和思考,所以,他不仅工作轻松自如、成绩显著,而且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理论上,也颇有造诣,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启发和指导。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钱梦龙先生,正是基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及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思考和总结,才创立了语文导读法。钱梦龙先生对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研究,不仅把自己塑成特级教师、劳动模范,其研究成果还对推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改进语文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所以,我们要树立科研意识,乐于并勇于做一些研究工作,工作的愉快与轻松、社会公众的认可与尊重、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或许就在其中。
2.善于观察和思考
做科研首先要有课题,也就是问题。没有科研意识,就很难发现问题,或者看到了问题也不会做系统深入的思考,和没发现问题一样。但是,有了科研意识,有时候反倒不会,出现四处找课题但一直也找不到合适题目的现象。其实,这种摆着架子做科研是做不出什么科研的。
做科研,首先要学会留心,留心观察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留心别人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比如,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问题”孩子,平时,对于问题孩子,我们多是抱着只要不出大事差不多就行,包容多于教育。其实,问题孩子之问题都有其特殊的产生根源。笔者曾经带过的一个教学班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平时孩子不爱写作业,上课也总是迟到,还经常说谎,怎么批评教育都不管用。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个孩子,就要深入了解这个孩子。通过家访和了解其邻居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奶奶带着。奶奶对孩子要求挺严,但是年岁大了,管教方法不太得当,孩子缺少心理温暖和关怀,性格变得孤僻和固执,对学习没兴趣。于是,我就开始试着多关心和鼓励孩子,有时候周末还会带孩子回家给他做点好吃的,帮他辅导功课,指导他完成作业,给他讲奶奶和父母对他的爱,讲奶奶和父母的不容易和对他的期待等。孩子在慢慢变,两年之后,这个问题孩子已经没了“问题”。后来,我把问题的发现、思考及相应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提炼,写成《关于问题孩子的教育思考》发表出来,对别人有什么启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确实有了深入的思考,并收获颇多。这是通过做科研获得的。
3.要有创新精神
做科研,还要加强学习,并树立创新意识。有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思考了,也想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总觉得效果不是很好。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创新精神,我们给出的方法多是囿于传统的观念。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现在的孩子每天都在变化着,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要勇于创新。比如,工作中我发现,因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不同,如果一个标准去对待学生,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于是,我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经过参看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和有关生态学方面的理论,我最终想到了留层级作业的办法。即学习能力强的,学习效果好的学生,我留少量作业或不留作业;对于学习能力弱,不太用心的学生,我就稍微多留些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还可以自己申请留作业的量,但是,要和学生签协议,减少作业量必须保证一定时间内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成绩赶上来的,可以减量,成绩下滑的,要增加作业量。这个办法,既可以为成绩好的学生减轻学习负担,避免浪费时间,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多看看课外书等,又可以激励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提升学习效率。开始,我把这个想法和同事们说,但是,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太冒险,没有人这样做过。我认为,别人没做过的不等于不可行,都按经验去做,还谈什么发展?发展需要创新实践。于是我坚持这样做了。实践证明,这个办法确实灵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来,我申请了省社科院的课题,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成了《层级作业与教学减负》咨询报告,顺利结项,课题成果还获了奖。
做科研,会使教师的眼睛变得更敏锐,思维更敏捷,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或视而不见的问题;心思更缜密,能够对教育问题和现象有深入的、独特的思考,并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创新之法;业务能力更强,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会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高手,逐渐把自己打造成优秀的教师了。
参考文献: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04).
作者简介:温慧娟(1983-),吉林省吉林市欢喜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小学一级教师。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