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可忽视情绪激励
2015-03-27周琳钰
周琳钰
勿庸置疑,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绪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动机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使之“乐学”,对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不断地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处于“自我表现”的心境中,并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让其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是每个教育成功者的必由之路。
一、调整问题难度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内容“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而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时,才能被儿童有效地接受。因此,确定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非常重要。问题过难,往往引起学生的挫折感,激起他们的消极心境,造成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太容易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进取心,因为过易的问题会渐渐降低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只有当问题适宜,接近“最近发展区”,才能最有效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了解其最近发展区,实施分层要求,分层教学。
调整问题难度依据的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所以每个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教师要转变观念,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升学”的关系。不为升学考试而教,就到了教学的高境界,当然考试的内容会越来越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我们这方面的担心会越来越少。教师要注意调整好问题的角度,使之合理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某些问题并不是过难,而是提问设置的角度不恰当,如果我们认真考虑换个角度提问,学生会豁然开朗。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学生好奇心强,趣味性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总是具有吸引力的,如果将问题趣味化,他们就会始终被吸引。
二、沟通师生情感
因为情绪在学生的学习中确实具有动机作用,所以,愉快的学习氛围无疑会提高学习效果。当学生怀着探究的好奇心来到课堂,如果遭受的是教师的冷面孔,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也要通过教育工作,体验到自己人格深化的存在。因此,课堂应成为师生互相交往、互通情感的主渠道,良好的师生情感,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班集体。
日本心理学家高濑等将学生移情体验分成了五类:接近感——“感到放心”“撒娇”等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开始接近;安定感——“亲近感”“仰慕”等等,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对于教师的和睦关系,自己受到教师的承认与肯定那样一种安定感;共鸣感——“感动”“感化”等等,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体验到教师的言行,从而受到感动的内心世界的积极感情;信赖感——“感谢”“信赖”等等,是在教师信赖学生,学生受到教师支持这一种感觉下形成的“合一”的心情;觉悟与决心——“充实”“立志”等等,仍然以学生信赖教师为基础,凭着自己的责任与决心,热情地实现自我的充实感。
三、适时鼓励表扬
教师的鼓励表扬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对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上是智力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所任班级的学生中,哪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实际上,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可是八个月后,教师就像期待的那样,发展了这些特定的孩子们的智力。更有趣的是,教师在关于学生品行的评定中也给了那些学生以好意的评定。
教师寄予很大希望的学生,事实上他的成绩果然显出提高的情形。对于被寄托了希望的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并不涉及其他学生。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长处都寄托期望,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产生罗森塔尔效应,这才是人们所期望的。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那些已被认为是“学困生”的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对他们的发展更为重要。有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的“发现闪光点”就是为了适时进行表扬。“一分钟表扬”的管理方法很有参考价值。表扬的要求是及时、正确、具体。教育者要抽出时间发现学生的成绩,当学生“基本正确”时就给予表扬。
四、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学困生。科学建立班级学习小组,营造氛围,提供平台。制订契合语文学科的学习小组评价方案,鼓励生生合作。教师要提高指导合作学习的能力,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及时化解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座位设置,因生而异,要更多地关注小组合作的内在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发挥跨组合作、师生合作的学习优势。
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语文方面字词要掌握、要求背诵的部分要牢记。中间学生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利用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优等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辅导学困生,来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陈爱华.浅谈学习心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2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