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错引领,资源利用

2015-03-27李宝石羡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错题资源策略

李宝石羡

摘 要: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作为老师,要认可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承认教育的差异性。关注错误,正视错误,在错误资源中挖掘各种生长点,珍视并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错题;资源;策略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课堂差错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的产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完善到完善,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这才是真实的课堂。课堂应该敢于暴露学生的思维误区,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作为老师,要认可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承认教育的差异性。所以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老师如何看待差错,怎样有效运用差错,帮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怎样把课堂学习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我们必须去反思、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错误的原因,养成反思的习惯

二、注重生成性错误,展现思维的误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针对学生的想法找到学生思维的误区,以便对症下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的老师怕学生的错误是对自己教学的否定,是自己讲解不到位,所以对待学生的错误比较简单,这样,久而久之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捕捉那些有价值、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利用错误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有一位老师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导入教学中,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尝试着算一算它的面积,并说说怎么想的。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用两条邻边相乘的这个错误信息,以此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学生回答:5×4=20(平方厘米),我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想出来的。这方法显然是错误的,可老师没有马上否定。

师:“你能联系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很好,但这个想法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必须来验证,师课件演示,拉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使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面积越来越小,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两条相邻的边相乘来计算。师:“在拉动的过程中,相邻两边的长度没有变,面积为什么会越来越小呢?”经观察讨论,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

师:“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拿出平行四边形纸动手探究,再联系学过的有关旧知识,推导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该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捕捉到了对课堂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一错误信息,不仅让学生学会区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不同,而且对此加以引领,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探究,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透彻,思维也得到训练。

三、善待错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或做练习时,出现的错误是司空见惯的,是正常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既不能直接奉送“真理”,也不应该怕耽搁时间而回避,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利用错误中有价值的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让学生识错、思错、纠错。通过讨论、比较、操作、实验等探究活动,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我在教学比例尺时,这样一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6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平面图上的面积是多少?”

一石激起千层浪,生3这种方法的展示,学生意见不一,开始发表意见了。有的认为是对的,求图上距离用乘法;有的认为错的,图上不可能画那么大;有的学生也认为错的,但找不出错在哪里……此时教室鸦雀无声,老师再次启发学生观察、讨论思考。这时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比例尺1:1000,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而不是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生3学生的做法是用面积比来求,应该根据比例尺,把对应边即图上的长和图上的宽求出来,再计算图上的面积。通过引导学生“纠错”“评错”“悟错”等一系列的思维碰撞活动,学生清晰了解题的思路,也为后面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作了铺垫。只有把“错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点,才能从错误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才能找到问题正确的解决方法。

四、注重典型性错误,积攒解题的经验

在课堂上,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其容量是丰富的。而错误信息本身也存在着重要和次要、有用和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我们敏锐地判断,特别关注那些典型错误资源。

1.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

指导他们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整理、记录。定期阅读“错题本”,让曾经出现过的错误不再重现。

2.指导学生交流错题分析

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加上基础不同,所犯的错误也有差异,通过交流错题分析,学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扬长避短。

例如,这样一题“4.5÷1.5=3”的意义叙述为“4.5是1.5的3倍”是对的。而叙述成“4.5是1.5的倍数”是错的,因为“倍数和因数”是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数学中“几倍”和“倍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生一直混淆的。

又如,“一张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2]≈41(片)。“去尾法”后,得40片。然而,本题却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让学生画草图,从实际长和宽来考虑,正确的解法是(16÷2)×(8÷2)=32(片)。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学生比较典型的错误,像这样的错题让学生记录下来,进行对比,再设计些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深刻了。课堂需要老师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但绝不是强制灌输,而需要老师的教学智慧,让课堂演绎精彩。

总之,错误不管是来自学生还是来自老师,都是很珍贵的课程资源,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能够蹲下身来,聆听每一位学生思维的声音,用心去思考犯错的原因,找准学生的思维误区。关注错误,正视错误,在错误资源中挖掘各种生长点,有效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错中成长,这样才会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才会让师生张扬个性、充满灵性。

参考文献:

华应龙.课堂因差错而精彩[J].江苏教育研究,2008(10).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错题资源策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