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审美体验
2015-03-27王小妮
王小妮
摘 要:诗歌作为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审美取向的差异和共性。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若能把握和渗透好这些审美倾向,对少年儿童的美育、德育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古诗;语文教学;艺术美
一、古诗的形式艺术美
新月诗派在总结新格律诗的形式艺术美时提出了“三美”理论,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其实,这一理论也基本符合中国古代诗歌(包括绝大部分的古体诗和大部分近体诗)的艺术特征,而编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古诗,尤以大量的唐宋诗歌为代表,几乎完全符合“三美”理论。
音乐美,即指诗歌的节奏、声调和音韵效果的和谐统一,它是诗歌作为韵文区别于散文的根本标志。教育心理学认为,听觉信息的持久性最强,最易保持,而和谐有序的声音会使人的神经中枢产生快感,进而更易刺激人的记忆中枢。而建筑美(格式规律性变化)、绘画美(内容丰富直观)则在视觉效果上使人产生愉悦、兴奋的情绪,从而获得快感。儿童的感官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对于声音、形态、颜色敏感而缺乏规律,故而存在孩子能够感知到诗歌的美,却又说不出所以然的现象。其实,针对这种现象,从直观的审美形式着手,指导学生从古诗中发现和总结获得审美愉悦的条件、特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学习孟郊的《游子吟》,诗歌起首便绘出一幅“慈母手中线”的形象,在教学中可迅速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再抓住“密密”“迟迟”两处叠字,丰富母亲的形象,增强感染力。然后抓重点词,联想读、配乐读、联系自己的母亲有感情地朗读,达到以感知形式艺术美为途径,多种感官活动和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审美效果。
形式美是诗歌的外在直观表象,是古诗教学中学生最易感知和把握的美,在这方面应下足工夫,融会到生活中,而不能孤立地局限于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中,音乐、绘画同诗歌语言合理地交融运用,听觉、视觉、口语表达、思维想象、动手操作的综合感知;课堂之外,对于名家名作的积累、赏析,某一类型诗歌(如统一词牌的词,不是指同一主题)的搜集比较,古诗配画、配乐,以至于模仿写作……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获取审美元素,对儿童情感态度的培养将大有益处。
二、古诗的思想艺术美
优秀的诗歌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其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对作品的表现形式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编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在思想内容上丰富多彩,但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华夏风采,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
2.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哲学思想。如《墨梅》《竹石》《石灰吟》《题西林壁》等。
3.赞颂真挚友情,感人亲情,培养学生体会人间真情。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游子吟》《别董大》《赠汪伦》等。
以上所举这些古诗都有着进步的思想倾向,是诗人人格和风格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必须以欣赏诗歌主旨为目的,结合对诗歌形式艺术的审美分析,结合其历史时代背景,教会学生领会、领悟诗歌的主旨。
三、古诗的意境与意象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艺术范畴,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和谐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具体、细小单位。
概念是抽象的,新课标中也没有明确提出这方面的要求,但孩子,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朦朦胧胧地感受到这种美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教师不必把体会意境美与意象美当作教学任务的完成,只需要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说到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我看过一位老师上的《长征》,出示了电影《长征》中红军过草地、夺泸定桥、爬雪山的几组充满艰辛的镜头,很好地渲染了课堂氛围,以至于有的学生立刻感动得哭起来。于是,这位老师认为学生体会到位了,便不再深究。须知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本课要感受革命先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把本该积极向上的“乐观”理解成了慷慨苍凉的“悲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长征》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但本课暴露的问题在古诗教学中是有代表性的。因此,意境与意象的审美体验还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总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正是我们在从事古诗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形式到思想内容,再到个别高层次的意境审美的原因所在。虽然小学阶段古代诗歌教学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但缺少了审美体验的记诵积累过程能算成功吗?
参考文献:
王美双.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审美研究[J].语文天地,2014(12).
编辑 黄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