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在品德课堂中发挥正能量
2015-03-27任皇燕
任皇燕
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程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成也萧何,败亦萧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误区:有的活动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教师纯粹是为了“活动”而设计活动;有的课堂上有很多活动,学生忙忙碌碌,兴趣很高,却什么也没学到;也有的活动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只是部分学生的专属舞台,其余都成了课堂上的观众……这样的活动可以说是无效活动。那么如何设计有效活动,让活动在品德课堂中发挥正能量呢?
一、以生为本,激发兴趣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地发挥。品德与生活课程尊重儿童参与活动的权利。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适当运用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针对低段儿童天性好动、喜欢游戏这一特点,精心创设“蒙眼取物”游戏,让学生自然真实地表现,从中遇挫,继而成功,得到启示: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能去帮助同学,那么得到帮助的同学会因你而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助人的快乐。
二、链接生活,体验感悟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1.结合生活,激活体验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一切新的经验都需要以旧的经验为前提,都是在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让它们成为学习新知的桥梁。
现在自驾游非常流行也非常方便,很多小朋友都曾经去过,所以孩子们就有话可说,他们踊跃参加,小手如林,想得非常周到全面,而且也很愿意说,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给别人,这样一个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合理利用传媒,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乐。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2.创设情境,拉近距离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一个好的情境,它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必定能发挥有效的教学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创设一种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情境,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把握节奏,动静相宜
活动中的学生不仅应该是愉快的,更应该是思考的。教师在追求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感官愉悦的同时,不能忘了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当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或参与活动后,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体验,做到动静结合。这样,学生的感受体验才能有深度,也就是说教师既要通过创设课堂情境、游戏等适应学生天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思考,培养独立探究的能力,才能做到动静和谐,提高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1.动要充分
品德课程是活动化的综合课程,但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又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顺着孩子的天性前行,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们多参与课堂,当然,课堂并不是一部分学生活动的舞台,而是全体学生的舞台,活动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活动课堂,教师需要,孩子们更需要。
2.动中求静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孔子从一个侧面阐明了教育需要静的哲理。温水泡茶慢慢浓,文火煲汤渐渐透,一堂课既需要惊涛拍岸也需要润物细无声,这就呼唤课堂的“静”。
有动就会有静,动与静是相对的,动静结合,这是生命的真谛。由此引申到我们的品德课堂,灵动的品德课堂何尝不需要动静结合?课堂上的动静结合更是一门艺术。就需要我们教师科学、巧妙地去把握,力求做到: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彼此交流情感,及时捕捉内心的感悟,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品德和提升生活能力。
四、抓好典型,循序渐进
一堂课并不是活动的无序结合,而应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并向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和循序渐进。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让活动在品德课堂中发挥正能量”这一理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年轻的品德教师,笔者将孜孜不倦地追寻。
参考文献:
鲁洁.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