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传统意象

2015-03-2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鹧鸪梧桐梅花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词中,用月亮寄托情思是常用的手法,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者以幻作真,目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与赞颂。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作者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再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涵。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作者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鹧鸪已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柳:(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了作者对恋人的怀念。(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为故乡的象征。如“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为遣愁的凭借。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形象地诠释了作者此时忧愁的程度。

松柏:象征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如“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写诗规劝韦黄裳,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菊;隐逸、高洁、脱俗的象征。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猜你喜欢

鹧鸪梧桐梅花
梧桐
《鹧鸪》一调与“舞《鹧鸪》”“打散”——声诗格调与元杂剧的收场演出
鹧鸪
梧桐花开
梧桐树下
梅花
鹧鸪爷
梅花引
梧桐深处凤未归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