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型备考之材料作文

2015-03-27李水兵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尘埃观点土壤

李水兵

【考点透视】

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或后话题作文,此类作文只提供材料,不提供话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写结合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它跟话题作文一样,具有写作范围宽泛、思维空间广阔、立意角度自由、文章体裁开放等特点。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材料作文仍占有一定的比重,考生在备考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应对策略】

写材料作文,处理好材料是关键,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把握“五字诀”

1.要“深”读

读文题,明确写作范围,了解写作要求,按规定一一辨明写作文体、写作形式、人称、语言等;读材料,要读懂、读细致、读全面,准确领会材料的内容,抓住材料的核心是作文的关键。

2.要“宽”析

材料信息量往往较大,因此要多作分析,对材料进行筛选压缩,从而找出关键性句子或表现材料主旨的句子,用辩证的眼光,多角度地思考材料中体现出来的倾向性。

3.要“窄”选

要善于取舍,结合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方面去发挥。

4.要“新”立

要善于依据材料而又高于材料,只有立意不落俗套,构思才会精妙。

5.要防“失”

议论文要防止在引述材料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使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对材料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练的要点;或文章立意过偏、过浅等。

二、要恰当地对待两种“材料”

材料作文有两种“材料”:一是命题者提供的“准备材料”,二是考生写作必须运用的材料。对待两种材料要注意:选材要在题目的范围之内;要围绕中心选择,一切为中心服务;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善用突出主题的材料。

三、要按“体”而行

“以事诠释观点”的记叙文类和“以理诠释观点”的议论文类是材料作文的两种主要文体。以事诠释观点,开头要联系材料,交代清楚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形式上可以采用议论性的开头,或使用题记,用材料入观点。也可在文末写出所叙之事与材料中观点的联系(或用后记),或在叙事中夹叙夹议,指出文章与材料观点的印证关系。

以理诠释观点,其主要结构是“引—议—联—结”。在材料的使用上,“引”要引用材料,要能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而得出合乎逻辑的观点;“议”要运用材料,对论点进行道理和事实的论证;“联”要联系材料,对材料进行横向或纵向思考,从其他方面阐述论点;“结”要深化材料,得出新颖独特的主旨,收束全文。

【原题呈现】

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4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

思路点拨

材料作文最大的特点是哲理意味浓厚,因此,“破解”材料中所蕴含的哲理是写作的第一要务。此则材料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刻。材料的题目为“土”,内容与“土壤”有关。“土壤”在脚步车轮之下,在草木果蔬稻麦之下。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脚步车轮,没有了草木果蔬稻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或令人鄙夷的“尘埃”?是对人的贡献!说“土”,显然只是个象征,借土说人,托物言志,才是真正的立意。

考生可以立意为:把握人生,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明确位置,体现价值。也可以立意为: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要脚踏实地做土壤,不做飘浮的尘埃;个人只有根植于集体,才能避免成为飘浮在空中的尘埃等。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人的价值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却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换一种思路:许多人是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些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误入歧途,上演人生的悲剧。考生在作文时要精心构思,把握主题,言之有物,切忌盲目感慨、空发议论。

【考场佳作】

“毒特”的舌尖

河南一考生

“附着在大地上,你便是土壤;飘浮在空间里,你便是尘埃。”有的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坚守了初心,成为了滋润大众的“沃土”;有的人却为一己之私,抛却了初心,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雾霾般的“尘埃”。请欣赏“‘毒特的舌尖”。

第一集:厨房的秘密

夜幕降临,晚风拂面。正在烤串的钱多多奋斗多年后,依旧未能做到人如其名。他至今单身,养着一只猫咪,他发下重誓,无论生活多么困难,也绝不用猫肉做烧烤。

烤串生意有着不菲的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隐秘的进货渠道。就在店后门的秘密角落,一桩桩神秘交易开始进行。趁着夜色,小王又送来了两大包食材,钱多多并不关心小王的发型是锅盖还是毛寸,也不关心送来的是禽流感中“英勇就义”的鸭子还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误食毒饵的老鼠,他唯一关心的就是如何把它们烤成美味的肉串,再转化成白花花的银子,周而复始。

当用烧烤钎子穿过的那一刻,各种肉串们拥有了同一个名字——“羊肉串”。钱多多把“羊肉串”放到炭火上,肉与炭火预示着新的“和谐”,动物油脂与孜然在高温下达成了一种默契。跃动的火焰映衬着钱多多得意的笑脸,也预示着生意的红火。

第二集:转化的灵感

它是化学博士牟良新的精心制作。

牟良新,化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即开始创业。他起初立志把地沟油提炼成燃油,报效祖国,然而经过半年的商业实践,他发现国外把地沟油当垃圾卖,而国内则把地沟油当食用油卖,并且价格比国外高很多,因此将地沟油提炼成燃油根本没有任何利润可言。

受挫之后,牟良新的未婚妻也成了别人的老婆,据说那个人的瘦肉精生意做得很大。泪水流干,牟良新认清一个真理:钱就是钱,没有干净与不干净的区别。于是,他决定从欧美市场回收地沟油,提炼成食用油在国内出售。

牟良新知道要让自己的地沟油畅销,精湛的提炼工艺无疑是关键。牟良新宅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试验着,将泔水油加热脱水,然后加入各种硫酸化合物,去除杂色和异味,一遍遍尝试着变废为宝的奇妙变化,希望能制作出更符合中国人味蕾的新型地沟油。终于,牟良新的新型地沟油研制成功,以其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所向披靡,供应了中国北方数万家餐馆。牟良新也因此成为了受人尊敬的“有钱人”。

借着迎娶美娇娘的机会,他在五星级酒店里大宴宾朋,众人酒足饭饱后得意而去,唯有他蹲在厕所里,久久无法出来。这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菜用的是地沟油,是自作自受的结果。

第三集:……

点评

1.高屋建瓴,立意大胆。本文围绕“土”这一诗歌材料作文,去关注食品安全,文章描写了钱多多和牟良新两个犹如“尘埃”一样的人物为了一己之私昧着良心做坏事,他们犹如“尘埃”必遭唾弃。

2.构思新奇,讽刺辛辣。文章构思精巧,文脉清晰,结构模仿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分为“第一集”“第二集”……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极具警示意义。且语言也完全模仿《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来设计,读罢让人忍俊不禁。但笑容之下却是遮掩不住的沉思,“钱多多”“牟良新”实为“钱不多”“没良心”。名字或取反义或取双关,极具讽刺意味。

猜你喜欢

尘埃观点土壤
土壤
不染尘埃
灵感的土壤
尘埃有多老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尘埃不定
观点
灵感的土壤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