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3-27刘玉珍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期

刘玉珍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学生识文断字的开始,学会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成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目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写字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今状况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现状;对策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工具,小学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主力军,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写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使写字教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更加符合汉字本身的特点,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等,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

1.写字教学时间短,基础不够扎实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小学生的压力较以往更大,学习任务更多,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往往会急功近利,更偏重升学考试所涉及的内容,而忽视基础性教学,比如写字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写字,在进行这方面教学时,通常都是简单地抄写一遍,甚至只是看几遍就直接跳过了,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写字基础不扎实的后果。

2.课堂书写时间过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看和读上,只有很少甚至没有时间用来给学生练习写字,这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有的教师虽然将写字教学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写在了教学计划中,但是当其他教学目标完成之后,下课铃也随之响了起来,写字教学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这对小学生学习写字是非常有害的,会直接影响写字教学。

3.多媒体兴起,粉笔书写的示范价值脱落

新课改提倡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此,现在很多教师上课都是利用多媒体,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粉笔渐渐远离了课堂,这固然是教学方式的较大进步,但在有些方面,多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粉笔、黑板的使用,教师使用粉笔进行书写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下意识地模仿教师写字,正是这种示范作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将字的书写方法和书写顺序一一示范出来,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视觉印象,记忆也会更加牢固,效果会更好。

4.教师的解说过多,示范过少

小学生受到其认知能力的限制,观察和模仿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就是教师,现在的课堂教学有时会忽视小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在写字教学时,教师往往更多地进行解说而不是示范,小学生对于解说通常只是一知半解,听懂了,也不一定会写,因此,目前课堂教学,教师解说过多,示范过少,也是小学生写字教学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极需要很好的解决。

二、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对策分析

1.教师提高对写字教学的重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现,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应当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认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小学生学写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首要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能力的基础,是提高自身品格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帮助学生学好写字,让每位学生都能重视写字,并能写出好字。

2.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写字是在识字的基础上对字形的进一步认识和记忆,这就要求小学生能耐住性子,认真记忆每一个汉字,直至能够熟练书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受其年龄因素的影响,通常都不够有耐心,但一旦他们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兴趣,也会耐心地坚持下去,会取得很大的效果。在这里,笔者提倡教师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尽量避免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免学生失去耐心,提不起兴趣。

3.通过榜样激励学生

汉字有着多种类型的书写变体,极具艺术性,教师在写字教学时,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和现代一些大书法家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的书法作品,同时还应当多表扬学生的字,将学生中写得好的或是有亮点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写字,会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小学生学习写字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汉字本身的要求,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要求,教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写字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让写字教学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张香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01-104.

[2]张玉其.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林区教学,2014(06):28-29.

[3]刘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6):9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