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15-03-27吴仙滟
吴仙滟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最多的学科之一。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教学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小学课堂上。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提高自己。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不断地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追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实际的操作与运用能力,经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与尝试,通过学生的不断反馈,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可以更加积极、认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探究。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任务就是具有明确的目标,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不直接讲解数学知识,而是把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更好地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实践的策略
1.合作学习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相互合作学习,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纸与生活小调查》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小组调查纸在生活中的用途,开始学生不知道怎样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提问,然后将所问问题的答案记录在本子上面作为调查结果,最后教师点评小组的成绩。在学习《美化我们的小天地》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小天地的任务,学生都积极配合,各显其能,有的学生写字,有的学生画画,有的学生粘着拉丝或纸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相互合作时的配合能力,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加深学生们学习的印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认识周围的数》时,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主要的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师在黑板上安排的数字练习,学生都积极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认真地观察着黑板上的数字。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回答的方式认识黑板上的数字,学生为了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都仔细地听同学解答,再仔细倾听教师的点评与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别人完成任务时的过程,找到正确的方法,更好地完善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比赛学习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设置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比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能。例如,在学习《花边设计比赛》时,教师给学生安排了花边设计的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生都冥思苦想,都希望自己获得优秀的成绩,大家认真地拿着笔画着,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进行比较,并给予鼓励和支持。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能,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新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在小学的开展,目的是使所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教师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断地引导学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学习数学知识。总而言之,通过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更好地扬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头脑中具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能按照正确的、合理的方法进行理解、推论、分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保霞,梁显丽,媛媛.任务驱动法在预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李丽.任务驱动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0(0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