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回收及利用

2015-03-27赵兴明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6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现状

赵兴明

【摘 要】 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就是城市园林绿地,城市绿地系统不仅能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还能对城市品位、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升,还能对城市生态平衡进行有效维持,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的现状、中水回收及雨水利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绿地系统  景观用水  中水回收  雨水利用  现状

当前,城市绿地对资源的利用还处于粗放管理的状态,对水资源的浪费很严重。在全球水资源缺乏的大背景下,城市绿地景观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就是城市园林绿地,城市绿地系统不仅能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还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城市绿地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园林绿地系统景观用水量的极大增长,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基于此,在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中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了分析与探究的主要问题。

1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的现状

1.1 绿地景观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规划城市绿地景观时,如没有在设计中融入节约用水的观念,而只重视美观效应,这样将导致开河、造湖等较大用水量的开发,这些水景大多属于人造水景,其用水来源多为自来水,如对其用水处理、维护不好,将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等情况。为此,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将节约用水的理念贯穿于设计始终,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避免水资源过度浪费。

1.2 植物配置不合理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往往涉及到植物之间配置问题,其用水主要在2个方面:植物浇灌与水景营造,其配置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浇灌植物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不合理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生态效益不重视,如“草坪热”,在城市绿地中大面积进行草坪的铺种,致使其所占比例急速上涨,进而出现浪费养护草坪的用水量,同时选用异地引种的方式也提高了养护的难度及成本。其次,植物需水量研究力度不足。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才对植物需水量开始进行探究,如通过彭曼公式合理估算农田作物的需水量等。但这些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到广泛地应用,仅仅适用于少数植物的需水量,而大多数植物的用水问题还仅仅依据养护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这种情况下,将导致水资源的极度浪费。

1.3 城市绿地用水系统不健全

现阶段,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主要来源为自来水与地下水,并没有对再生水与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设计中也没有对雨水利用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让雨水直接顺着道路、绿地或屋面流入了城市污水管道,进而出现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即使部分用水设计中对雨水资源利用等情况进行了考虑,但在铺设管网时,因为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及后期监管力度不足,导致雨水利用率普遍较低。

2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中水回收的分析

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的不断下降,水资源已成为目前最需要处理的环境问题。在城市持续发展中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等,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回收,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实现城市绿化、美化环境,中水回收尤为重要。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在绿地系统景观用水中中水回收是其重要的解决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其水质指标相比生活饮用水要低出许多,相比污水水质标准又高出许多。对现有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发展中水回用工程,将其充分利用到城市绿地系统景观中,是处理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式。

2.1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补给用水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居住的景观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相关部门加大了重视力度,并对绿地面积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增加,这对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面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随之而来也面临着水资源浪费等情况。中水回收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绿地系统用水紧张的重要手段,通过中水利用可以对绿化用水进行有效满足。现阶段,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有45%其中二级处理率已达到20%左右,伴随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中水回收也得到了各部门的极大关注。目前中水回收主要应用于公共绿地、公园绿地的方面的用水补给。通过中水回收,可以对城市绿地养护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并大大降低了水污染,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2 住宅绿化用水补给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城市住宅小区内绿地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大,进而出现绿地用水量增加的状况。为避免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必须将中水回收设施建设在住宅小区内。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个中型住宅小区非饮用水每天的排放量大约为3500立方米,这些生活污水中通常包括2个方面:首先,重污染水,也就是粪便水,在总用水量中比例为四分之一左右,其污染程度为五分之四以上;其次为洗涤用水,也就是洗衣、做饭用水,其污水排放量占总用水量的五分之四左右,其污染程度较低,一般只有五分之一,中水处理主要是针对这部分水进行。通过中水处理、回收及利用,可以大大改善住宅区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雨水利用的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造景观水域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只有十分之一以下。我国水体景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景观用水的状况,并给环境、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城市绿地系统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其用水量的多少对美化环境、节约资源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90年代雨水生态利用技术在德国诞生,这项技术就是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人工设计,依靠水生植物系统或土壤的自然净化作用,充分结合雨水利用和景观设计,进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目的。

我市位于北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其年平均气温在14.3摄氏度。年平均蒸发量在2058.6毫米左右,但年平均降雨量变化较大,最多时能达到1000毫米以上,最小时仅有300多毫米。伴随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也逐年上升,公园、绿化带、住宅区内绿化面积都得到了极大地增加。如何利用雨水进行城市绿地浇灌,对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可选用雨水处理装置对循环用水回流问题进行处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处理装置的利用效率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对景观水补给水进行有效增加,避免自来水的浪费。经实践证明,雨水利用流程图如图1所示。

通过收集管道雨水向蓄水池内流入,并通过无砂混凝土板进行筛滤作业,对雨水中大体积的悬浮物进行有效阻挡。通常沉淀调节池对中、后期收集的雨水中的较小悬浮物进行有效处理。作为雨水利用工程最重要的环节,沉淀调节池的作用主要是沉淀、雨水存储、泥沙排除及吸水,同时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选用矿质较大颗粒的填料进行粗滤池过滤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应防止填料堵塞等问题,同时对反冲洗强度进行有效降低,以此达到反冲洗周期增加及运行成本降低的作用。随后通过生态净化系统,在细沙滤层中将水中颗粒较小的悬浮物过滤出来,湿地植物根部的微生物将有机悬浮颗粒进行有效分解。最后将水泵加压处理过的水送到清水池内,并将逆止阀与控制阀设置在水泵出水管上面,降雨结束后,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作业,进入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进步的象征,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为坚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美化城市环境,必须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用水进行科学、合理地回收与利用,采用各种措施,提供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硕.基于雨水利用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张克强,张洪生,宁安荣,王农,李军幸,韩烈保.国内外城市再生水灌溉绿地的研究与应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S1期.

[3]晏丽.浅析张家界城市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以紫舞公园与大庸桥公园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4]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5]王齐.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谭海樵,曾兵.城市雨水的统筹与共享[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钱正英.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现状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