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三个选择”
2015-03-27胡世刚
胡世刚
(黄冈师范学院 教务处,湖北 黄冈 438000)
略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三个选择”
胡世刚
(黄冈师范学院 教务处,湖北 黄冈 438000)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坚持面向就业市场需要,对接学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行业,依据就业需要的核心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企业共建专业、共建教师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产学研,是地方高校实施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行业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内涵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式出台——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应对转型发展的新任务,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三个选择”,作为一种思路,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积极应对、主动转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态度选择
我国2013年具备独立招生资格的879所本科院校中,除112所重点大学外,其余767本科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本科或办在省城以外的地方高校,本文所说的地方高校就是指的这些本科院校。2013年4月底,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提出了推动和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倡议,针对的也主要是地方本科院校。之所以教育部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实施转型发展,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一)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调整结构、分类发展的政策需要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发现新规律和新事物,建立、丰富并完善新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产生质的飞跃。而应用科学研究主要是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通过方法创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领域,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发明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新方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向前发展。[2]社会发展既需要研究性人才,也需要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系要涵盖学术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模式和学科知识属性的必然要求。[3]所以,大学不能都是研究型的,应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其他类型。从教育部有关部门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所做的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重要启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国家竞争力、实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虽然研究型人才对国家非常重要,但是,应用技术类人才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例更大、需求量更多。荷兰、芬兰、瑞士、德国等国家,之所以竞争力在世界上排名靠前,而且失业率较低,是因为这些国家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办的应用技术类大学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因此,“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明确要求。鉴于此,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可构建起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改变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因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既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有了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既可与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对接,也能与侧重应用性的专业硕士对接,[1]从而构建起各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中间”通道。
(二)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由于缺乏政策层面的分类指导,地方高校的发展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跟风升格、模式单一的局面。[1]由于办学基础、师资结构、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始终难以跟上老牌大学学术追求的步伐。从现实发展的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高校既无法复制、也无力照搬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之路。因此,合理定位,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赢得并拓展学校自身发展的空间,是地方本科院校获得特色发展的机遇所在,诚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化解就业困境的现实需要 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年和2014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699万和727万人之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7.8%,“985”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其次为“211”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相对较低。[4]而来自各地的调查显示,能够及时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匮乏。这一现象表明,地方高校过于追求招生规模,尽管培养了大批学生,但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在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既要拷问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也要追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地方高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与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办学思路直接相关。目标趋同、模式单一,没有明确的服务面向,不顾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一味追求高水平、升大学、上层次,没有切实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办学失去应有的地方性和区域性;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明显,培养的学生理论水平拼不过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又比不过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就成为必然。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积极主动转型发展,立足于培养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实用人才,是从根本上化解就业困境的唯一出路。
二、立足地方、对接行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选择
高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和策略,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学生发展、学校未来发展等具有引领作用。地方高校怎样为所在区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这既是政府的需要,也是学生及其家长的期盼。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很好解决,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数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准。[1]近些年来,众多的地方高校纠结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等名词,致力于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甚至于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试图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自身又没有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发展条件,发展困难重重,前景不明。不少学校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争取硕士学位授权和更名大学,形式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则冲击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无法安心教学,勉为其难地追逐科研的项目和成果,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毫无意义,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年下降,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缺乏直接的贡献。当然,也不乏定位准确的地方本科院校,坚守教学型办学层次,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实际操作中囿于惯性思维,尚处于“自发自为探索阶段”,仍然沿袭传统本科的办学思路,亟需指导和支持。因此,国家提出转型发展的战略,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引导。
转型发展,主体是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1]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这将有利于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依据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立足于为本地区各行各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必须与行业对接。转型发展的前期要扎实开展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依据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地方本科院校要切实改变盲目“跟风”办专业的错误做法,依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高的应用技术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学科专业竞争力;二是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深度合作。作为办在地方的高校,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只要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就能够通过服务地方来赢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高校要争取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等方面,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阔。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前期与黄冈市政府的充分沟通,学校于日前与十一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就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产学研合作等出台了一系列合作政策和措施,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保证毕业生能够达到就业要求的培养过程上下工夫,走“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发展模式。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高校首先要增加改革的紧迫性和主动性,要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渗透到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专业、每一项课程、每一个教师,使学校成为产业的大学、城市的大学、社区的大学。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打破现有封闭的办学模式,全面构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的教学制度,具体来讲,目前主要的工作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立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专业办学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首要的任务是大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不能仅仅立足于校内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招生市场,要着眼于本地区的就业市场需求,专业设置要仅仅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申办本科专业的合作机制,保证专业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使得各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地区性社会和经济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每个本科专业要积极寻求对口合作企业,实现专业办学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保证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集群)覆盖率达到100%,提升本科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地方高校要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要邀请合作企业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率要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保证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全程参与,使学生做到“学”“用”结合。
(二)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地方高校要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地方高校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要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行业特点明显的高校可以与行业部门、行业组织、大型企业实行共建共管或共现组建教育集团;专业门类较多的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或专业集群,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或参加教育集团。
(三)与企业共建共享“双师”结构的特色师资队伍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缺乏实践经验,自己本身没有技术专长,这样的师资是无法适应转型发展的。[1]因此,地方高校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方面要让教师“走出去”, 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并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向“双师型”教师倾斜,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大量聘请行业骨干技术人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要适时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方便兼职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切实保证教学效果。同样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以来,采取长期聘用和短期任职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办法,注重从企业中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优化教师结构,采取多种形式聘请200多名地方及企业专业经验丰富、业绩优秀、能力较强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来学校兼职或兼教。通过兼职教师开设的技能类的选修课、讲座,或开展的专项培训,提高师生的工程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操作素质和素养。同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严把关口、注重考核,提高其教学效果,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四)与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 地方高校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建立创业教育体系。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五)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与中高职院校联动,面向小微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当然,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部即将出台《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则已经先行出台政策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在目前良好的政策支持下,作为转型发展的主体,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1]董洪亮. 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N]. 人民日报, 2014-05-08.
[2]严欣平, 陈显明. 深化改革 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之路[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 (Z2).
[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11.
[4]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1.
责任编辑 付友华
G640
A
1003-8078(2015)01-0090-04
2014-10-17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1.23
胡世刚(1967-),男,湖北麻城人,黄冈师范学院教务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