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
——以陈亮、辛弃疾、陆游创作为例
2015-03-27张丽丽
张丽丽,范 伟
(1.河北联合大学 出版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9;2.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
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
——以陈亮、辛弃疾、陆游创作为例
张丽丽1,范 伟2
(1.河北联合大学 出版管理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9;2.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
辛弃疾、陈亮、陆游无疑是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的代表作者,他们不仅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各有丰富的抗战主题奏议文,虽然他们的文章微有差异,但是依然展现出鲜明的雄辩文风,奏议的论辩层次鲜明清晰,他们的文章是南宋中期文坛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文;论辩层次
北宋几大散文家所作奏议,尤其是北宋中期文章派、经术派和议论派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他们的奏议文大都论辩层次鲜明、逻辑清晰、一目了然。南宋中期,议论之风复兴,辛弃疾、陈亮、陆游等主战派作者也不例外,所以他们的奏议多有着清晰的论辩层次,说理严谨充分,是雄辩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辛弃疾的奏议文
辛弃疾在词史上与苏轼并称,在奏议文写作上也很好地继承了苏轼的议论化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奏议文的论辩层次。前面提到苏轼的奏议在总论点和每一个分论点提出之后,多会博引历代史实,对论点做强有力的解释,然后结合现实分析论点的正确性。辛弃疾不仅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而且在论点的解释上手法更为多样。
杨庆存先生的《宋代散文研究》在论述“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成就”一节时说到:“细绎其散文结构布局的安排,叙事论理的层次和方法,亦深得兵家布兵行阵秘诀之助,融兵法于文法,使得文章结构严整,节制有序,布局合理,主客分明,层次清晰,富于变化。”[1](P246)虽说辛弃疾的散文在布局上并不一定与兵法有直接关系,但辛文论辩层次的严谨清晰是毋庸置疑的。
辛弃疾在《美芹十论》的序言里就提到:“故罄竭精恳,不自忖量,撰成御戎十论,名曰美芹。其三言虏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当行。先审其势,次察其情,复观其衅,则敌人之虚实吾既详之矣;然后以其七说次第而用之,虏故在吾目中。”[2](P3)这已经说明“十论”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审势是不要惑于金国表面的强大;察情是说不要惑于金人表面的和战立场,要勘察金人的真正目的;观衅是说金国统治下的汉人痛恨金人,宋军可以联合北地人民,这三点是说明虏人的弊端。然后将余下七论次第行之,先自治国家,绝岁币、都金陵,使人有战心;再守淮,加强边备;再屯田,保证后勤、团结归正人;再致勇,砥砺将帅士卒的勇气,使之敢战;再防微,防止民心之变;再久任宰相,使之通览国政;最后详战则是北伐中原的具体策略。
《美芹十论》在整体上是前后衔接严密的,而每一篇单独的奏议,在论点的论辩上也能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比如第一篇《审势》,此篇的大体意思是说,表面之形与实际之势力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虏人地广、才多、兵多而未必能转化成战场之优势,又况虏地民族驳杂、等级森严、积怨已深,加之虏人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正是可乘之机,故金人虽有强大之外形,而我有实在之优势。
奏议是应用文,语言不能拖沓,《审势》篇开头即言到:“用兵之道,形与势二。不知而一之,则沮于形,眩于势,而胜不可图,且坐受其毙矣。”[2](P3)这里辛弃疾先说明一种客观的道理,并不是开篇就提建议,而是娓娓道来,渐渐引入主题。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对自己的论点做了个解释:“何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土地之广,财赋之多,士马之众,此形也,非势也。形可举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2](P3)道理说的更清楚一步之后,又用了比喻手法形象说明形与势的不同:“譬如转嵌岩于千仞之山,轰然其声,嵬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堑留木拒,未容于直,遂有能迂回而避御之,至力杀形禁,则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势则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济。譬如注矢石于高墉之上,操纵自我,不系于人,有轶而过者,抨击中射,惟意所向,此实之可虑也。”[2](P3)说明表面的形就如同在崎岖的山崖转动岩石,虽然可畏,但是用壕沟阻挡、用大木抵御,它就不会起到作用;然而实在之势就如同埋伏了万千弓箭,无人能够躲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形”与“势”之不同,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自己的观点又有了进一步的说服力。
以上是对一种道理的解释,接下来转入对现实的讨论。具体到宋金之关系上,提出《审势》篇的中心论点:“虏人虽有嶔岩可畏之形,而无矢石必可用之势。”[2](P3)到此自己的论点其实已经很有说服力了,但是真正的论辩高手不会徒逞口舌之快,必须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事实服人,所以辛弃疾在下文具体分析形势。
辛弃疾的论辩往往爱用驳论、对比之法,即先列反面之观点,或列当前之危害,再逐点驳论之,对比论证,孰利孰弊,一目了然。即如《审势》篇,具体形势之分析,作者先列出自己的对立面:“虏人之地,东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极于蒙,地非不广也;虏人之财,签兵于民,而无养兵之费,靳恩于郊而无泛恩之赏,又辅以岁币之相仍,横敛之不恤,则财非不多也;沙漠之地,马所生焉;射御长技,人皆习焉,则其兵又可谓之众矣。”[2](P3-4)辛弃疾用句式多变的语言,说明虏人外在之形的强大。下面分条一一驳论之:“盖虏人之地,虽名为广,其实易分”,[2](P4)虏人地广难治,其统治区域内群雄各自为战,一有纷争则成割据之势,并举辛巳之变,魏胜、耿京等人的起义为例,说明了金国地广是不足为惧的;又说“虏人之财,虽名为多,其实难恃……公实取一而吏七八之,民不堪而叛”,[2](P4)是说金国财虽多而官吏占据的多,用来富国强兵的少,而且贪吏易激起民怒;“若其为兵,名之曰多,又实难调而易溃”,[2](P4)虏人之兵,民族驳杂,积怨已深,而且地广,调兵困难,说明金国兵多也是不必畏惧的;最后总结为:“臣故曰‘形与势异’,惟陛下实深察之。”[2](P5)用事实做依据来说明虏人的“形”与“势”实为两样,照应了前文抽象道理的分析。
可见,一篇奏议,有抽象道理的提出,有对道理逻辑又形象的解释,而且还能极有针对性地结合现实来分析利弊,既用道理服人,又用事实服人,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证据充分,说明了金国不过徒有其表,是不必畏惧的。具体论述上,虽然意脉曲折,但是作者娓娓道来,层层深入,形成了一篇结构完整、逻辑谨严、层次清晰的议论文。
《美芹十论》的其余诸篇如《察情》、《观衅》、《屯田》、《致勇》、《防微》等,其他篇目如《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等,虽然具体方法稍有不同,都能做到论辩层次的清晰严谨,这成为辛弃疾奏议的一大特色。
二、陈亮的奏议文
陈亮十分推崇欧阳修的散文,他在《书欧阳文粹后》中提到:“公之文雍容典雅,纡余宽平,反复以达其意,无复毫发之遗”,[2](P253)这也是陈亮散文创作的追求。综观陈亮的奏议文章,其叙述脉络较为曲折,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所有论述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针对每一个小论点又多能驱使各种手法反复论证,真可谓“纡余宽平,反复以达其意”,总体上呈现出意脉曲折而又层次清晰、议论严谨的面貌。
就拿淳熙五年《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而言,这篇奏议开篇即用极为响亮的音调写下:“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岂天地之外夷狄邪气之所可奸哉!不幸而能奸之,至于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虽天命人心犹有所系,然岂以是为可久安而无事也。”[2](P105)开门见山又掷地有声地说出宋朝廷偏安江南之不可为,下面的论述全是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意在劝谏皇帝不能安于偏居江南之现状,要以恢复中原为念,勤政有为,砥砺士气。
分析了与金议和、偏安江左之不可为的原因之后,笔锋一转,帮助孝宗出谋划策,并于当时各方面的问题中提出两项当务之急,一为迁都建业,一为经理荆襄。
提出迁都建业,是因为当时的首都钱塘不足以承载王气:
夫吴、蜀天地之偏气也;钱塘又吴之一隅也……秦桧又从而备百司庶府以讲礼乐于其中,其风俗固已华靡;士大夫又从而治园囿台榭以乐其生于干戈之余,上下宴安,而钱塘为乐国矣……陛下据钱塘已耗之气,用闽浙日衰之士,而欲鼓东南习安脆弱之众北向以争中原,臣是以知其难也。[2](P110)
至于提出经理荆襄地区,从历史上看,是因为光武帝、诸葛亮、周瑜、鲁肃、吕蒙等人都在这里取得功业,从现实看是因为其“东通吴会,西连巴蜀,南极湖湘,北控关洛,左右伸缩,皆足为进取之机。今诚能开垦其地,洗濯其人,以发泄其气而用之,使足以接关洛之气,则可以争衡于中国矣。”[2](P111)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论证了经理荆襄之必要。所以陈亮最后总结自己谏议皇帝的策略为:
陛下慨然移都建业,百司庶府,皆从草创,军国之仪,皆从简略。又作行宫于武昌,以示不敢宁居之意。常以江淮之师为虏人侵轶之备,而精择一人之沈鸷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荆、襄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2](P111)
也就是说要迁都建业,经理荆襄,发奋有为,以蓄实力。文脉几经曲折,一篇奏议才完整呈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陈亮的这篇奏议虽然几经曲折,但是全都围绕反对议和、反对偏安这一中心论点而发,包括对于偏安之弊的分析,对解决策略的提出,都围绕这一点;而且每一个分论点提出之后,必定用历史的与现实的各种手法反复论证之,使论辩既符合情理,又符合事实,最终为读者展现了严谨清晰的论辩层次。
三、陆游的奏议文
陆游同为南宋中期抗战派的代表文人,他的抗战主题奏议虽没有陈亮和辛弃疾的多,篇幅上也没有二人的长,但是同样有精彩的作品,也将雄辩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他一首给孝宗的《上殿札子》就展现了严谨清晰的论证层次。
同辛弃疾、陈亮一样,陆游在这篇奏议中开篇先说理:“臣闻天下有无穷之变,而有必然之理。惟默观阴察,能得其理,则事变之来,虽千态万状,可以坐制而无虞矣。”[2](P208)说明了事物虽有千变万化,但是总有它的规律。接下来举例说明这个道理:“天下之变,最幽眇仓卒不可测知者,莫如雷霆鬼物。然雷霆冬伏而春作,鬼物昼隐而夜见,则其理之必然,有不待智者而知之矣。”[2](P208)下文类比到现实中:“所虑之变,惟一金虏。虏,禽兽也,谲诈反覆,虽其族类,有不能测,而臣窃以谓是亦有可必知者。”[2](P208)以下引用靖康之役到隆兴之和之间,金人和战不定,反复变诈的历史,意在说明“变诈”是金人的“必然之理”,所以在时下宋金相对和平的环境里,更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忘记金人的变诈不定,所以在文末陆游提出自己的策略:“伏望陛下与腹心之臣,力图大计,宵旰弗怠,缮修兵备,搜拔人才,明号令,信赏罚,常如羽书狎至,兵锋已交之日。使虏果有变,大则扫清燕代,复列圣之仇;次则平定河洛,慰父老之望。岂可复如辛巳仓卒之际,敛兵保江,凛然更以宗社为忧耶。”[2](P209)全文虽然不是太长,但是足以展示清晰严密的论辩层次。
综上所述,辛、陈、陆所作抗战主题奏议,一般是在为皇帝指陈具体策略之前,先表明一种道理作为铺垫;然后是道理的解释,在对道理进行解释时,有时是做进一步抽象地说明,有时用比喻修辞形象地阐明,有时又效仿议论派的苏轼,广引历代史实,对道理做强有力的解释;做好这一理论铺垫之后,就会转入对现实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核心论点,然后再以事实为依据,对论点做强有力地证明,证明的过程中或先罗列反面观点,再一一驳论之,或针对现实之弊端,一条一条地提出改善之道,做到了以事实服人。所以,他们的奏议先说道理,再说现实,有理有据,层次鲜明,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三人是南宋中期主战文人的主要代表,他们的奏议文也是同时期最优秀的,三人奏议的议论化是这一时期抗战主题奏议议论化的缩影,正因为他们严谨清晰的论辩层次,才使得奏议中的观点策略更具说服力,才能更好的打动皇帝,所以说同文章气势一样,说理的议论化是南宋中期抗战主题奏议雄辩文风的组成部分。
[1]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75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张吉兵
I207.22
A
1003-8078(2015)01-0059-03
2014-10-28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1.15
张丽丽(1988-),女,安徽合肥人,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